春秋吴国对江南城市发展的贡献

2013-08-15 00:52曹林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吴国

曹林娣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史学界以六朝为分界,将六朝以前的江南地区文化称吴越文化,以后则称江南文化。[1]

“江南”的区域范围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定义也是漂移含混的。学界认为,江南概念有三重涵义: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长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历代都有所变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与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①2007年11月9日—11日“江南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本文所指江南,地域相当于江东地区,也就是人们习惯所指的苏、松、常、镇、宁、杭、嘉、湖以及苏州府划出去的太仓州,即“八府一州”,同属太湖水系,亦称长江三角洲或太湖流域。但亦包括经济文化形同江南的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泰州地区等,以及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太湖以南和钱塘江以东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

自商末泰伯建“勾吴”,到公元前472年为越王勾践所灭,时间延续约650年。

春秋时的吴国,经寿梦苦心谋制,阖闾精心磨砺,直至夫差悉心征战,国力达到了空前强盛:西破强楚,南败越国,北平齐国,威逼晋国,荣登“黄池”霸主宝座。南征北战的战争辗转,颠沛流离的难民迁徙,促进了吴、楚、越、陈、晋地文化的相互渗透、交流和融合。吴地人文郁起:季札观周乐,推重“和”之盛德,开孔子论美之先声;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南游至姑苏,有弟子3 000人,名闻诸侯;号为南方夫子的孔门十哲弟子之一的文学子游言偃,道启东南,文开吴会,吴下遂为文化之邦。

古吴文化对江南文化乃至对东瀛日本和环太平洋文化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在江苏区域范围内,南京、苏州、扬州三城长期具有较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常州亦为区域内的经济文化重地;绍兴在浙江城市发展史上举足轻重。而这几座城市的最初兴建,其中扬州的兴盛发展,都源自春秋吴国,吴国对江南城市的发展贡献甚伟。本文以此为题,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吴文化研究的重视。

一、阖闾都城及越国“蠡城”

英国哲学家培根早在1625年就著文指出:“文明的起点,开始于城堡的兴起。”[2]上古时代,我国就有建城的记载。《汉书•食货志》载:神农之世“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3]505《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3]511《汉书•效祀志》载:“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于执期。”[3]551-552考古发现江南地区一座5 000年前的290多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同时代中国最大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专家称之为“中华第一城”。

吴国都城即今苏州,建于公元前514年,早于苏州而建的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公元前11世纪周朝的都城丰和镐,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而苏州城市的位置、规模,甚至城门的名称,历经两千五百余年而至今无大改变,在全国独一无二,历史学家顾颉刚说:“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物。”[4]春秋时期吴国在修筑阖闾大城时,由于战争的需要,都城四周曾先后建有大批不同类型的“城”,史料有明确记载的就有近20座,仅称为“阖闾城”的就有无锡、上海、湖北省阳新县等。重大的考古发现固然可以刷新传统观点,但必须是在全面勘测、大规模进行考古挖掘,找到足够的依据之后。时至今日,由于苏州古城数千年城址未变,不可能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考古挖掘,而上述考古发掘,也还没有可以动摇阖闾大城城址就在苏州市的证据。这些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暂且不论。

吴国都城的礼制规模、象天法地的设计理念和“龟负仙岛”的建筑造型,体现了春秋城建思想,使之成为了中华民族王都文化的“化石”。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苏州古城有大小两座城垣,东汉袁康等《越绝书》曰:“阖庐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5]9大城周长37里,小城周长12里,基本符合《周礼•考工记》规定的王城原则上是“方九里”,即周长三十六里左右之制[6]。

王城四面各开辟两座水陆城门:东娄、匠,西阊、胥,南盘、蛇,北平、齐,具有均衡对称等礼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了中华城市礼制建筑文化的典型特征。八城门中南面的“盘、蛇”二门,用的是十二生肖的方位:越方位处“巳”位,即蛇位,故筑蛇门以朝越,蛇门上还制作了一条象征越国的木蛇,蛇头向着西北,象征越国臣服和朝拜吴国;吴的主位处于龙位,其方向在辰,以龙克蛇,吴必胜越,龙以盘为稳,相传当时城门上曾刻置一条九曲蟠龙,面朝越国,因名盘门。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7]25用其尊卑以天地为法象,其交媾以阴阳相配合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土壤的性状与肥沃程度,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如《史记•律书》中说:“阊阖风居西方。”[8]1248吴王城西建阊门以象天门,引入阊风以通天上。天帝所居的中垣紫微,有十五星,它们分左右两垣像左右卫士一样护卫着紫微宫,左垣由少丞、少卫、上卫、少弼、上弼、少宰、上宰、左枢等星组成,右垣由上丞、少卫、上卫、少辅、上辅、少尉、右枢等星组成,而左右两垣之间是天门阊阖。所以,虽然《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没有明确记载吴王城中紫宫的所在地,但“阊阖门”的设置,就说明王城的营建正是以“天宫”为蓝本的。符合周代营构都城的理念。

为了“受天永命”①见《尚书•召诰》。,周武王嘱咐周公旦,“定天保,依天室”。“天保”就是天的中心北极,最后在伊洛平原发现了“无远天室”②见《逸周书•度邑》。,遂营建了洛邑。

此后“象天设都”成为设计王城的基本指导思想,秦始皇按“天邑”造秦宫,汉刘邦建都长安,取象南北斗,称“斗”城,隋唐的长安,皇城象征着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天象,都蕴藏着天地相应、象天设都的文化含义。直到北京紫禁城的建筑布局,体现得更为直观。

如今,“象天设都”的春秋时期王城苏州是硕果仅存者。直接受此影响建都的是浙江“蠡城”。公元前490年,当了吴王夫差阶下囚的越王勾践,被赦回国后,就由范蠡观天文、卜地理,利用卧龙山为屏障,在其东南麓筑起越国小城,即会稽小城。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拟法于紫宫。”[7]107只是规模很小。《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周千一百二十二步”[7]107;《越绝书》云:“勾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今仓库是其宫台处也。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曹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5]58后来,小城逐步扩建,逐渐发展成为山阴大城,作为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史称“蠡城”,即今绍兴城。

二、吴铸剑的冶城(南京)

南京“城”的“胚胎”相传为吴王夫差(前495—前473)所筑冶城。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江苏省暨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资深文物考古专家蒋赞初先生说:“古冶城遗址,现在的地名叫朝天宫。朝天宫所在的山岭古称‘冶城山’,相传是春秋吴王夫差铸造兵器的地方,据说在冶城山下,还有一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剑池’。吴国素以出产锋利 的兵器而闻名,南京地区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西南郊的铜井镇和铜山一带很早就发现铜矿,也有少数锡矿和铅矿。这些都是铸造青铜兵器所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我们认为这个传说是有根据的。”[9]殷维翰先生在《南京山水地质》一书中分析说:“南京是介于吴、楚两国之间的军事上的争夺要地。出于用兵称霸的需要,吴王夫差于公元前495年在现在的朝天宫后山上建立了冶铁作坊,铸造兵器,取名冶城。”①殷维翰:《南京山水地质》,地质出版社1979年版。关于冶城的设置时间尚存争议。后历代帝王多在此建寺庙宫殿。今江苏南京市水西门内的朝天宫,发现了江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1956年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吴王夫差的青铜剑据说出自冶城。“冶城”之名因吴国冶铸而得名。

春秋吴国的青铜文化独呈异彩,据说,吴国的工匠已经掌握了铜、锡、铅三元合金的配方技术,所铸宝剑质地坚硬,锋利无比。《战国策•赵策》载赵奢之语:“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②见刘向《战国策》卷二十“赵策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

苏州八城门之中有“匠门”,因各种工匠聚居于此,传说铸剑名师干将曾在此门外设坊铸剑,又名“干将门”,至今尚有匠门塘(当时的冶铸工场,在今苏州大学北校区附近)、欧冶子庙和干将墓等古迹可寻。一说“匠”为干将的变声。《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和《吴地记》都记载了“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从中国兵器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剑的铸造发生较晚,春秋中叶以后才逐渐兴盛,战国时期极盛,此后又不占主要地位了。剑是步兵作战的主要兵器,春秋时期虽然仍以车战为主,但吴国步兵作战的传统已经很久,著名的铸剑匠师自然受到特别的尊重。吴国国都特辟匠门以作纪念,这是史所罕见的。

铸剑名师在铸剑前,要“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7]26,冶炼时有三百人“鼓橐装炭”[7]26,所铸雌雄双剑,“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耶,鳗文”[10]。论者以为只有经过硫化处理,既不易生锈,还会有美丽的“龟文”和“鳗文”。

吴国冶铸的刀剑类兵器还有以产地“吴”命名的“吴戈”和“吴钩”名扬天下,叠见记载:《楚辞•九歌•国殇》有“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成为战国将士们争相炫耀的先进兵器。

证以出土物,吴国所铸剑都是青铜铸造,未见铁制品。1958年在安徽寿县出土了“吴王光鉴”,此鉴为阖闾嫁女淑姬而铸,鉴口满布鱼翅纹,器两侧有龙形饰物;1972年在安徽南陵县发现考古出土的“吴王光剑”,剑上阴刻镶嵌鸟篆金字铭文,工艺精湛,剑上纹饰已经是书画艺术的滥觞。20世纪80年代虎丘出土了一柄剑,式样奇特,横断面呈弧形,中间坟起像一叶小舟,经专家考证,此剑乃干将所铸“雌雄剑”之一。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称“吴作钩者甚众”[7]27,说明武器制造产业已是吴国除了农耕经济以外的著名产业。

三、吴邗城、邗沟和扬州

春秋吴国已经具有很丰富的人工开凿运河的经验,在开凿邗沟前,吴国已经开凿了“堰渎”和胥浦两条运河。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吴王阖闾伐楚,命伍子胥开堰渎运粮。沟通太湖和长江的“堰渎”,一名“胥溪”③据《尚书》,帮助大禹治水的高级助手名叫胥,洪水平定后被尊称为“水平王”。汉王符《潜夫论》:“盖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太湖中有胥王庙。自后这一地区就称姑胥或姑苏(“姑”的发音为辅音G,这是当地土语的发声词,无意义),古代吴、楚“胥” “苏”同音。姑苏山又名姑胥山,东山莫厘峰旧称“胥毋山”(见王鏊《姑苏志》),其得名都与他有关。《潜夫论》说“范蠡收债于故(姑)胥”,也即指此地。。“自是,河流相通,东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成为东连太湖西入长江的第一条运河。

胥溪起自胥门,入太湖(这段运河苏州人称为“胥江”,胥江至太湖的入口处名为“胥口”),胥江从苏州往西,经宜兴、溧阳、高淳,在安徽南部的芜湖注入长江,全长约225公里。当时,京杭大运河还未贯通,胥江对苏州城来说,引来了源源不绝的太湖活水,并通过东、西、南、北八道水城门,流入城内纵横有序的90公里(现在尚存35公里)的水巷里,供全城百姓饮用和交通。

可以说,胥江是水城苏州的第一河。即使后来江南运河连接贯通之后,胥江也是运河充沛水量的主渠道。太湖发洪水,可以通过胥江迅速排掉;农田需要用水可以从胥江取水灌溉。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吴破楚,伍子胥以功封于申,被称为“申胥”。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伍子胥在今上海金山县境内凿河,自长泖接界泾而东,尽纳惠高(泾)、彭巷(港)、处士(塘)、沥渎(塘)诸水,东抵张泾,为上海最早的人工河道,由太湖通向东海,后人称为“胥浦”。

胥浦沟通太湖与今浙江北部诸水系。当时吴国开挖以图与南方的越国抗衡,是吴越争雄的产物,但在客观上起了沟通太湖与浙江西部诸水的作用,使上海西南部上游来水在杭州湾分流入海,对于联结沪杭航运至今仍具重要意义。

吴国舟师成了吴军的主力,已能制造各式大中型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楼船、突冒、戈船等,大型战船艅艎尤为著名。今在淹城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独木舟,被誉为“天下第一舟”。

邗国(今扬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邗叔的封地。寿梦灭邗国,邗国后来变成了吴国的一个邑。吴国已经攻克了楚国、越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于是,“吴城邗,沟通江淮”①见《左传》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西北2.5公里的蜀冈上修筑了一座“邗城”,以戍军屯粮,是一座军事要寨,吴王夫差北上争霸的前沿堡垒。专家还认为,夫差自称“禺邗王”,邗城还是他的临时都城。

邗城确切地点尚待考证。据专家对比春秋时的城池,大致推知吴王夫差所筑的邗城,城的南沿贴近蜀冈南麓的断崖,断崖下即是长江,故邗城无南门。城呈方形,板筑城垣,周长约十华里。北面有一水门,东西设有城门。

邗城建成后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楚并越,楚怀王始称邗城为“广陵”。汉代吴王刘濞在邗城遗址上修筑内城。三国(255)东吴孙亮命人修筑广陵城。589年隋文帝遣太子杨广任扬州大都督,邗城始称“扬州”,营建了江都城,规模空前扩大,成为行政中心,曾下辖长江南北16个县。唐朝扬州城以蜀冈为界,蜀冈之上称“子城”,蜀冈之下称“罗城”;后周在唐罗城东半边的范围内重筑新城,称“周小城”;北宋在周小城基础上扩建城墙,称为“宋大城”;南宋又在唐子城旧址上筑堡城,后在南北两座城之间筑夹城以通来往,史称“宋三城”;元代袭用宋大城;明嘉靖间扬州建筑新城,新旧二城功能分区明显;清代至民国,城址均沿用明代扬州城。名称虽不断变更,城址都在蜀冈上。②邗城究竟在哪里,目前学术界比较通行的有三种说法,一说邗城在仪征六合,一说在湾头,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在平山堂后的蜀冈中峰。以后随着长江航道的南移,蜀冈脚下的冲积平原逐步向南扩大,西晋、东晋和南朝时期的广陵城也开始向蜀冈以南扩展。目前更多的学者认为邗城在大明寺后的蜀冈中峰,因为这里曾是汉代广陵城的旧址,并且出土了很多的汉墓。

“吴城邗”之后,吴王夫差为了运输粮草兵马,必须有一个便捷的通道。过去长江和淮河之间没有通道,历史上称扬州城北有36湖,只要把这些湖泊挖通、串连,长江和淮河之间就可以形成一道水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中说:“昔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③见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淮水”。“沟通江淮”,就是把长江和淮河挖一条运河连通起来。夫差下令在邗城城下开凿邗沟,邗沟南引长江水,再从如今观音山旁的邗城西南角,绕至铁佛寺稍南的城东南角,经螺丝湾、黄金坝北上,沟通江淮,有185公里长,以便运输军队粮草。

今扬州蜀冈古“邗城”下的瘦西湖是“邗沟”最早的开凿地。至今扬州的螺丝湾至黄金坝一带,尚存有古邗沟遗迹。古代邗沟两岸修筑御道,绿柳成行。每当寒尽春来,清晨雾霭缭绕,傍晚夕阳西下,万千垂杨临风摇曳,如烟如雾,充满诗情画意。邗沟运河有排水功能,把多余的水排到了长江和淮河,使这儿逐渐从低洼沼泽地变成了米粮田,造福了民众,使得扬州逐渐从刀耕火种的狩猎民族逐渐向农耕、蚕桑过渡。

西汉,吴王刘濞开邗沟文道。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开挖通济渠时,又开邗沟至江都入扬子江,沟通江、淮,成为隋代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逐渐完成了2 400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其功能有两项:一是漕运,二是盐运。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食盐专卖制度的建立,造就了扬州明清盐商的传奇与城市的繁华。[11]

吴王夫差是扬州的“开城鼻祖”,使扬州人脱离原始社会走向文明;邗沟使扬州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要地,给扬州带来了日后的繁华,因此,历史上扬州人把吴王夫差捧为财神。扬州有大王庙,百姓称呼“邗沟财神庙”。邗沟财神庙的门口当年有一副对联:“一殿两王天下无,庙门正北世间少。” “两王”指吴王夫差和汉代的吴王刘濞。

四、常州淹城

淹城遗址位于常州武进区湖塘镇淹城行政村。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载:“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5]15据《尚书•周书•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覆。”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周公告召公,作《将蒲姑》。”《正义》曰:“周公摄政之初,奄与淮夷从管、蔡作乱,周公征而定之。成王即政之初,淮夷、奄国又叛,成王亲征之,成王东伐淮夷,遂践灭奄国,以其数叛,徙奄民……”《疏》曰:“成王既践灭奄国,将迁其君于蒲姑之地。”①见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第十九”。奄国灭后,奄君率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

至春秋时称“延陵”,为吴王寿梦四子季札的封邑。季札,春秋时代吴王寿梦之子。后因食邑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

《史记》载:“吴公子季札所居,是为延陵之邑。”[8]1476

《越绝书》云:“毗陵,故为延陵,吴季子所居。……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东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县十八里。吴所葬。毗陵上湖中冢者,延陵季子冢也,去县七十里。上湖通上洲。季子冢古名延陵墟。”[5]15

《史记》集解引《皇览》曰:“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至今吏民皆祀之。”[8]1476

《晋太康地理志》:“故延陵邑,季札所居,栗头有季札祠。”[12]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记载,公子光杀了王僚“遂自立,是为吴王阖闾也。……季札使还,至吴,阖闾以位让。季札曰:‘苟前君无废,社稷以奉君也。吾谁怨乎?哀死待生,以俟天命。非我所乱,立者从之,是前人之道。’命哭僚墓,复位而待”[7]22。

近人以为今常州城南十八里淹城遗址,淹城东北五华里有留城遗址,淹延双声相通,留陵双声相转,古韵亦近,故或曰淹留二城即古延陵也。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淹城,在(常州)府东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堑深阔,周广十五里。”②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南直七”。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是座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从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三道城墙依地势逶迤起伏,三道护城河清波荡漾,游鱼如织。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亦呈方形,周长1 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 500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 500米,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其规模正好与《孟子》里记载的“三里之城,七里之廓”[13]相吻合。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陆建芳经过多年研究后认为:淹城是吴国的一个军事城堡,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春秋时期唯一保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墙形制的军事设施。[14]据史书记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墙基宽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当然,吴国对江南城镇的开发远不至此,其他江南著名的古城镇如常熟、太仓、木渎等都发轫于春秋。

[1]熊月之.上海通史: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3.

[2]培根 弗朗西斯.人生论·论园艺[M].何新,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199.

[3]王先谦.汉书补注[M].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

[4]顾颉刚.苏州史志笔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37.

[5]袁康,吴平.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姬郁逸.春秋时期姑苏城营建制度初探[M]//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吴文化研究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34.

[7]赵晔.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蒋赞初.南京史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33.

[10]陆广微.吴地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25.

[11]罗晓翔.发达的城市群体及其文化特色[M]//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苏卷.北京:中华书局,2013:277-283.

[12]晋太康地理志[M]//史记: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1451.

[13]杨伯峻.孟子译注·公孙丑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0:86.

[14]世遗会六月召开各地掀“申遗”热[EB/OL].(2004-04-03)[2013-05-26].http://www.cctv.com/news/entertainment/20040403/100843.shtml.

猜你喜欢
吴国
车身间隙面差在线测量技术及应用
Optimal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Susceptible Malware Propagation Model in Heterogeneous Degr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GLOBAL STRONG SOLUTION AND EXPONENTIAL DECAY OF 3D NONHOMOGENEOUS ASYMMETRIC FLUID EQUATIONS WITH VACUUM∗
吴国良花鸟画选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吴国平
书法古诗
一所学校 一名老师 一辈子坚守
十年帮扶路浓浓鱼水情
粮食也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