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3-08-15 00:48:38李艳红
关键词:科学政治思想

李艳红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涉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原则方法、新的目标任务、新的评价标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审视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将科学发展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同时,以人为本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保证。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以人为本”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也是其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对象是学生,为此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代表学生的根本利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作为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学校一切工作都应服务于这个主体。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一味采取单向的观念说教、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中走出来,给予教育对象充分的尊重,建立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关注、指导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自觉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坚持全面发展观,克服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根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中心内容,是党的全部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复杂过程抽象为物质资料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三类。就人类自身生产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而丰富的含义,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这里,“全面的本质”涉及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等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理论上启发学生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理论,克服实用主义倾向和片面性理解,切实把握人的本质观并建立起全面发展的思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不仅要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上、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目标上。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未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象,比如,在形式上存在注重单向灌输,缺乏思想互动;在内容上注重教育和管理,缺乏服务,忽略解决实际问题;在目标上只注重某些方面,忽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的,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激发人的创造性,最大程度地提高和完善个人现代化素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刻反思“道德人”、“政治人”、“经济人”、“工具人”片面发展发展的危害,按照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教育中坚持做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原则,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就是强调发展在空间上的结构优化性,充分考虑系统和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寻求系统发展最佳平衡状态,追求各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关注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平衡性,主张人类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要相统一,应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将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确立为处理各种矛盾冲突的准则。全面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中心的同时,既要促进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掌控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平衡点,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达到相互衔接,从而达到有机统一。可持续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建立起既立足当前又能着眼长远,保证工作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和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理念的体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在注重竞争发展的同时,树立远大目标,坚持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的协调统一,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纠正不顾长远、只图眼前、忽视理想信念的发展取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三贴近”原则,借助鲜活的实例和可操作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学生。探索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引导身边人的教育方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从学生中遴选出树理想、战苦难、肯努力、敢拼搏、成大器的典型,让这些身边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避免“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的错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内化为受教育者实现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进行整体性和战略性思考。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2]周爱云.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德育教育[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3]李延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J].文化建设,2007(3).

[4]邓星泽.对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2011(2).

[5]夏建平.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3).

猜你喜欢
科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