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2013-08-15 00:49王全康
关键词:盐业文化遗产旅游

陈 倩,王全康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沙坪坝400047)

巴渝盐业是从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盐泉与出露地表的岩盐开始的。巴渝地区历史上隶属四川,四川作为全国最大的井盐产区,曾在机器化生产以前一度成为我国重要的11 个产盐区之一①,其制盐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巴渝地区的盐业是古代四川盐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且因自然盐卤的存在令其独具特色,所留下的众多文化遗产,成为今天不可复制的盐业旅游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进程中,须高度重视对各地区域文化的研究[1],因此,本文就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分布、分类及旅游开发的价值进行探讨。

一、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分布

我国的盐资源按照盐卤产生的自然环境和制盐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海盐、井盐、湖盐等几大类。由于经历了1 亿6 千万年前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的两次地壳运动,造就了四川盆地及渝东地区丰富的岩盐资源,在巴渝地区现已探明的盐矿中,除了彭水郁山盐泉来自奥陶纪地层外,其余的则主要分布于三叠纪、侏罗纪岩层中,均与海水蒸发沉积相关[2]。

巴渝地区的盐矿地质环境,决定了盐岩之富,盐泉之丰,尤其是巫巴山脉地带,涌流不绝的源泉促使了中国早期人类“巫山人”的产生,同时还留下了大量如瓦渣地遗址、中坝遗址、哨棚嘴遗址、温汤井遗址等以烧制巴盐而产生的先秦社会盐业遗址。由于巴渝地区古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留下了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古盐业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古盐井、古盐业作坊、古盐业建筑群、古盐业栈道遗迹、古盐道等。

总体而言,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均有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综合《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食货志》、《宋史》、《元史》、正德 《四川志》、嘉靖《四川志》,以及有关州县方志材料,能够得知巴渝地区的盐井在不断地废弛与增加,但无论如何改变,历史上的主要盐产区则集中在三峡地区的以下三个区域:一是以忠县、云阳为中心的瞿塘峡以东长江宽谷地带;二是以巫溪宁厂盐泉为中心的大宁河流域;三是以彭水郁山为中心的川鄂湘交界地带[3]。

具体来讲,由于盐岩的自然属性使然,巴渝地区盐井的开凿多在依山傍水之处,因而古盐业遗址、古运道等依托井盐而生的可供旅游开发的古盐业文化遗产也大多分布于此。因巴渝地区大部分盐井地处偏远,所以从盐场到其所在县市或到巴渝地区区域中心均有一定距离,加之古盐业生产方式的衰退,古盐场缺乏有力的保护和科学的整合规划,以致多数盐场废弃于野而造成可达性较差②。

同时,因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依山傍水之处,此类遗产的自然生态等附属资源较好。如巫溪县大宁盐场,前依大宁河,背靠大巴山,地处北亚热带东北大巴山系湿润植被带结合部位,周围的植被主要是北亚热带落叶及常绿阔叶林,包括有榆、柏、女贞、泡桐、栾树、擦木、白杨、盐夫木林等众多木材,动物还有大鲵(俗称娃娃鱼)等国家级珍惜动物[4]。

二、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分类

巴渝地区境内保留着众多的古盐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这些盐业遗产既可以顺应文化旅游的大背景,被开发者积极打造成能满足旅游者精神追求并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又可以被开发成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遗产,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梳理其特质。旅游资源按本身的基本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古盐业文化遗产则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所以笔者以为针对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古盐业文化遗产按其存在形态又可从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物质文化遗产类

根据1972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 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指出,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和人类文化遗址。本文亦遵循此原则,将巴渝古盐业的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以下三部分:

1.历史文物

在古盐业物质文化遗产中,从历史、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应当是古盐井,它是能反映盐业史上各时代、各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生产的实物。古盐井是食盐生产的源头,也是古盐业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主要提供盐卤,是整个制盐的基本环节。古盐井按其难易程度和发展顺序可分为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和人工井四种基本类型[5],和四川地区的富荣、犍为等大盐场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以人工井为主,而巴渝的三个主要产盐区域则以原始井为主,这也是巴渝古盐业物质文化遗产独树一帜之处。没有经过艰难的人工开凿,盐卤资源浑然天成,其品质从视角感官而言与四川自贡、乐山等地的人工井所出卤水迥异,是古代四川(含今重庆)井盐中的特色,若因地制宜的进行旅游开发,可以让游客有不同的视角感受和游历体验。

此外,还有关于记载巴渝盐业的历史文献、盐业运输的碑刻,反映盐业制造情景的墓室画像等其他文物,这些文物虽不成规模,但也能成为盐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力补充。

2.历史建筑(群)

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中,历史建筑(群)不在少数,主要是与古代制盐、运盐、销盐、祭祀、居住等活动相关的建筑,涉及到盐卤的采集,盐卤的熬制成盐,食盐的运销、盐商盐民的居住等方方面面。既可是单体建筑(盐业作坊、盐神庙等),又可以是由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盐业古镇等)。

此类资源是巴渝古盐业旅游开发的核心。该类资源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是古作坊,古代从事食盐加工主要靠小作坊来完成,其主要工种是把抽汲起来的盐卤熬制成盐,是制盐的中间环节。通过对古盐业作坊的复原可以再现当时的制盐情景,使旅游者十分直观地了解古代人们制盐的全过程,了解制盐的生产工艺及生产工具,同时植入一些让旅游者参与的项目,例如让游客参与熬制盐的全过程,增强盐业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在巴渝地区,几处主要的产盐区如彭水郁山镇、巫溪宁厂镇等不仅均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原始土法熬盐的作坊,且遗留了较为完好的盐业古镇面貌,如龚滩古镇自古是川、湘、黔客货水陆转运中心,历史上有“大业”、玉成”等十多家知名盐号,有祠堂会馆等20 多所,至今仍有武庙、川主庙等建筑,是当今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3.人类文化遗址

因巴渝地区产盐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为考古界所发现,并成为今天盐业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特殊资源。其特殊性在于:古代四川(含今重庆)产盐历史悠久,但成都平原或川中丘陵许多古代产盐或古今都在产盐的地方,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大量食盐制造器皿的堆积遗址,能证明先秦以前存在盐业制造的遗址却在巴渝地区。这些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在忠县一带,代表遗址有中坝遗址、哨棚嘴遗址、瓦渣地遗址、李园遗址以及邓家沱遗址,此外还有巫溪宁场盐业遗址、开县温汤井遗址以及奉节迹坝盐业遗址[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

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升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众多旅游景区的特色资源,盐业旅游亦是如此,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也十分必要,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将此类资源大致分类如下。

1.与盐相关的各类民俗

重庆古盐业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部分,首要、直观且利于旅游开发的是各类盐业民俗,主要分为生产民俗、祭祀民俗和饮食民俗。

生产民俗的代表是大宁盐场每年十月初一换引卤水的竹笕,据《舆地纪胜》载:“大宁盐井引泉踏溪,每视用一镶。其视与镇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阵,郡守作乐以临之,并民歌舞相庆,谓之‘绞篊节’”。在那天“盐厂以是日换笕竹,各灶以酒食飨工丁”[7],此俗从宋代开始,元明清一直流传到民国晚期。

祭祀民俗的代表是詹王会和猎神纪念。相传詹王是位有名的厨师,因回答国王世界上最美的食物是“盐巴”而被杀害,之后国王逐渐体会詹王言之有理,又为詹王平反,于是每年8月12日饮食业都要纪念詹王,同时也表明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个重要祭祀民俗就是祭祀猎神,相传是猎神发现了巫溪宝源泉,于是当地人筑猎神庙以兹纪念(至今大宁盐场有猎神庙遗迹)。

饮食是旅游六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与饮食有关的民俗自然成了旅游开发中的特色资源,重庆地区与盐有关的特色饮食民俗有泡菜、咸菜以及腌制腊肉等,这些资源同时也可以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供游客消费。

2.古盐道③

古盐道是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中的重点和亮点。从战国至明代,巴渝地区的井盐产量都还十分有限,所产食盐多在产地附近销售,清代中期随着产盐数量的增加,所产食盐才大规模往外运销,主要销往湖北、湖南、陕西和贵州等地。其运输方式与主要依靠水运的海盐,和完全依靠陆运的池盐有所不同。因为井盐的地理位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产盐地的盐运都必须经历陆运和水运两个环节。

水运是盐运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井盐自然属性的特殊性,巴渝地区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如开县诸井位于清江东溪河畔,云阳县云安诸井位于汤溪河畔,忠县诸井位于涂井溪、井溪、盐井沟、小井溪畔,彭水县郁山镇在乌江支流郁水河畔,大宁盐场位于大宁河畔[8]。尽管水运道现在大多已被进行了旅游开发,如大宁河已成为三峡旅游的一部分,但目前该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深度不够,多停留在对自然资源观光的层面上,并且其营销推广与盐业无关。

关于陆路运道,线路复杂节点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渝鄂、渝湘、渝黔运道。渝鄂运道:因鄂西的恩施、神农架地区受东部山麓阻隔,淮盐无法进入,故历史上有食川盐的传统,于是川盐翻山越岭的进入湖北,留下了不少陆路运道;渝湘古盐道:该盐道主要分布在湘西武陵山脉区域,境内层峦叠嶂、地势险恶、群峰壁立,主要形成了“龙山线”,“沅水线”;渝黔古盐道:由于贵州不产盐,川盐就成了销往贵州的重要物品,经年累月在巴渝地区形成了以“綦岸”、“涪岸”等为节点的重要运道。因中国古代的食盐实行专卖制度,“产有定场、运有定商、销有定地”,加之古代四川开凿道路的艰难,致使陆上盐道一旦形成而难以改变,同时也成就了诸多因盐道而兴起的聚落城镇,留下了许多与盐有关的特色建筑群,如彭水郁山镇、云阳云安镇、巫溪宁厂镇、巫山大昌古镇、忠县涂井镇、石柱西沱镇、酉阳龙潭镇及龚摊古镇等众多因盐而兴的运盐古镇。可见,以古盐道作为依托,能将盐业旅游的开发范围拓广延伸。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所在地区位缺乏优势,可达性较差等诸多原因,目前利用程度不高,但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同时,在古盐业运输中值得特别提出的盐道就是古盐业栈道,它不仅是川渝乃至是全国盐业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亮点。古盐业栈道是古代食盐外运的陆上通道,主要承担着盐卤水外运到其他地方的重任,是产盐中心对外供给食盐保障人民生活必需的途径,也是传统盐运道受阻时防止产区食盐滞销的渠道。针对旅游而进行的栈道运输盐卤水的复原开发,必定会成为盐业旅游中的特色。

3.与盐有关的生产技艺及生产工具

传统盐业的制作从汲卤、熬卤到制卤,几乎全部依靠人力,全手工的制作为今人所罕见,最主要的是随着传统盐业的没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盐业制作工艺面临失传,因此,通过寻找传承人再现制盐的传统工艺,不仅体现文化旅游价值,增强盐业旅游的体验感,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

4.有关盐的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作品

盐之于民众不仅在于是生活所必须,也是艺术创作的题材。人民在生产运输盐的过程中,逐渐创作出了与盐有关的艺术作品,例如生产时的号子,还有反映制盐时劳作辛苦的诗歌等,这些资源可增强盐业旅游的文化内涵。

三、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

人类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向来相伴相生,如影随行。在全球保护共识下,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后果一直争议不断,建设与破坏的矛盾在开发过程中始终成为开发者进行价值评估时需要权衡之处。但诸多事实一再证明:没有保护的开发是缺乏根基的开发,没有开发的保护是不科学的保护。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数量较丰,对该类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是大势所趋,本文则主要讨论巴渝地区旅游开发的几点特殊价值。

(一)促进巴渝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城市形象

巴渝地区的盐业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在3 个主要产盐带中,彭水郁山盐场以及巫溪大宁盐场都才将盐业旅游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并分别纳入2010年彭水郁山古镇旅游规划及2012—2025年巫溪县旅游的总体规划之中,相比江苏、四川等地区已经成型的盐业旅游业态还相距甚远。

虽然起步较晚,但将巴渝地区古盐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和推广,理论上能有效促进巴渝区域经济发展。该地区古盐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县市。以大宁盐场所在地巫溪县为例,虽矿产丰富,含煤、石灰石、磷矿、硫铁矿等数十种矿物质,因其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一般相对高差达1000 米左右,开采及运输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向外辐射的交通不便,导致支柱性工矿企业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想提升当地经济,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发展旅游为抓手不失为良策,以现有盐业文化遗产为基础,深入挖掘巫溪的盐文化,结合巫溪固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加强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宣传以盐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形象,最终形成以盐业旅游、自然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巫溪经济支柱产业。依次类推,巴渝地区的其他盐产地也能依据自身特色打造盐业旅游精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巴渝地区的古盐业历史悠久、作用重大,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传统产盐业的没落,所遗留的文化遗产已不被重视,加之主要盐产区又地处巫巴山地腹部,可达性较差,造成这些盐产区的知名度远远不够。巴渝地区以盐业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不仅能促进其经济发展,也能契机提升区域城市形象。这种形象的提升可以通过节庆活动等途径进行。巴渝地区亦可以盐业文化遗产为载体,打造相关节庆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反之,城市形象的提升又有助于旅游的推广和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巴渝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巴渝地区在“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已逐步由过去三峡旅游一枝独秀发展成为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武陵风光等旅游精品,并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初提出“一心两带”的旅游发展目标,即把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建设成为 “长江三峡黄金国际旅游带”,把渝东南建设成为“民俗生态旅游带”。综观上述旅游精品,多以停留在供游客欣赏层面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而供游客进行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类旅游精品仅以大足石刻为代表,但依据世界旅游的趋势和随着人们素质的提升,对于人文旅游资源的青睐,使包括部分遗产旅游在内的致力于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文化旅游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

巴渝地区盐业旅游的开发,正是迎合文化旅游这一趋势的的助推器。为突破巴渝地区的旅游形象,重庆市政府在2011年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口号。“非去不可”,不能只是对武隆卡斯特地貌这一世界自然遗产,或者是长江三峡等自然风景的游览;也不能只是对巴渝现代都市的观光,对火锅美食的品尝;还需要对该地区文化内涵的深层感受与理解。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以为除了该区域的传统民俗、大足石刻等,另一个值得开发挖掘的就是盐文化。没有古代巴渝地区富庶的盐矿,就不会有在三峡地区发掘的中国早期原始人群,以及神秘的巫文化。没有古巴渝地区的盐业文明,就不会遗留给今天众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古镇。因此,盐业旅游的开发能促进文化元素的极大发掘,推动巴渝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三峡旅游的有力补充。

(三)实现巴渝盐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赢格局

古盐业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搭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对古盐业文化遗产的打造,就是在保护与开发的二律背反中平衡前行,有些遗产类资源的过度旅游开发,可能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一旦改变文化遗产的生存常态就无法恢复,其带来的损失将无法估量,所以近年来,“保护”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一个主旋律[9]。而巴渝地区的盐业旅游资源却是例外,从前面部分对盐业文化遗产的分类可以看出,盐业旅游的开发对古盐业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决定性的优势超过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因子。

目前,重庆市政府或者古盐业遗产所在地的当地政府与企业,对古盐业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和旅游开发力度不够。时至今日,无一盐区推出了盐业旅游产品,对盐业资源保护或开发的力度和脚步落后于其他盐区,和临近的四川比较,也存在一定差距,四川对于盐业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已走在前列,以特色而言有遂宁盐区的中国死海,以体系而言有自贡盐区的整体打造,自贡从盐卤水的采集、生产制作盐到后期的以盐为主题的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销售已自成体系。这些盐区除了满足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要素外,十分注重对盐文化的深度发掘,让旅客在游历的时候能感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

巴渝盐业旅游开发的相对滞后,除了现实的资金不足、可达性差等客观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主观缺乏对巴渝盐史和盐文化的认知与重视,以致众多盐井和遗址没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如果加大盐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势必形成良性循环,依靠旅游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能更好地保护古盐业遗产,古盐业遗产得到保护后会反哺旅游行业,为该行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双赢格局。

注释:

①1915年四川丰旺井开始安装机车采卤以前,四川(含今重庆)地区的采卤或靠人力或利用耕牛。因此,本文对古盐业的时间下限定为在生产环节使用机车生产以前。

②如彭水郁山盐场,距离彭水县城50 公里,距离重庆600 公里左右,从重庆出发没有直达郁山盐场的专车,若游客想去参观郁山天然盐井飞水井,要在彭水县城转乘,且彭水到郁山的路况较差。

③近几年“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作为一种新的遗产保护形式,越来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组织的关注。在国际上,文化线路逐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国内学者赵逵、杨雪松等研究川盐古道的学者,一直将川盐古道认定为“文化线路”,故本文将古盐道归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

[1] 周兴茂,张晶晶,丁益:论巴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中的地位与作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9.

[2] 任桂园.三峡地区盐资源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三峡盐文化简论(一)[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4,(4):8-14.

[3] 李小波.三峡地区古代盐业经济的兴衰及其原因[J].盐业史研究,2004,(1):40.

[4] 巫溪县志编纂委员会.巫溪县志[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109-115.

[5] 吴其付,朱敏.四川古盐业遗址与旅游开发[J].盐业史研究,2004,(4):33.

[6] 杨雪松.巴盐古道及其变迁[D].武汉大学,2008:121-122.

[7] 重庆市志:民俗志[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3.

[8] 赵逵.川盐古道——文化线路视野中的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7.

[9] 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

猜你喜欢
盐业文化遗产旅游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实施三品战略 推动盐业健康发展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中国盐业双周新闻榜(2018.12.01—2018.12.15)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