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玲
王书怀的诗以细腻刻画见长,他的诗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使读者仿佛可以重温那个时代,他的诗又仿佛是时光照片的回放,展现出人的内心深处情感敏锐之处。而这一切皆缘自他对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学习,快板的诗歌样式,强烈的诗歌韵律,通俗的语言表述,这一切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诗人的赤子之心——贴近民间,贴近乡土。
有人说,王书怀诗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搭车》:“四十里路上叙乡情,满腹心事信口掏,千言万语一句话,道不尽人民公社好。”的确,这些文字有依附政治之嫌,有盲目歌颂社会主义之嫌,但在那个红色年代,诗人无不如此,不能只单纯归罪于某个人。其实这一切都是文学现实主义的折射,王书怀的诗紧紧地拥抱现实。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文学形式的大巧若拙,都使得他的诗富有着苦春的泥土气息。因此,他的诗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精神激励,但其诗并不蕴含深刻的思想境界,如《串门儿》反映出乡村爱情的执着和单纯,而《野姑娘》则反映的是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主题。
作为黑土地上的一位个性诗人,王书怀是黑龙江反映农村生活特色的优质写手,他的诗以乡土民歌为基调,节奏明快,质朴清新,生动形象,其诗如同他的精神一样自由。他用长短句式,形成诗歌内容的衔接和文本的对称,如《满园春》:“翠生生,水灵灵,东院韭菜西院葱。”他经常采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叙事手段,给人层次感的同时,把诗的情节推向高潮,进而达到情感抒发的目的。而他的过人之处正在于面对政治语境的多次束缚,他给予了诗歌一个自由发展的活动空间,用民间最淳朴的乡土情怀,营造了一个类似桃花源的和谐境界。
打开现在所有的当代文学史,我们几乎找不到王书怀的影子,更找不出关于对其诗的长篇累牍评价,但是用真情去书写诗,用乡音去感动人,却不是每个作家真正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