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旅游管理系,江苏 苏州 215104)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中的核心城市,将被注入更为强劲的经济驱动力。据彭华的“不同区域旅游发展动力模型分析”,旅游地类型可分为资源吸引型、经济吸引型、需求推动型和综合驱动型。[1]这里提到的经济吸引型就是所谓的经济驱动型城市,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虽无明显优势景点,但经济联系广泛;经济以大流通业为主;综合环境好,景点建设速度快、旅游服务质量优。[1]根据以上特点,芜湖可以作为经济驱动型城市的研究案例。
会展旅游是指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它以展览、会议为主要吸引物,吸引参与者前往举办地,去参加展览、会议以及相关活动,满足人们人际交流需求[2]。国内学者就会展旅游的概念、特征、意义及我国会展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等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从城市类型的角度来探讨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城市吸引力在于城市的形象,良好的城市形象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形象不佳或缺乏城市形象的城市很难向游客促销,也就缺乏竞争力。发展会展旅游强调城市形象和城市吸引力。我国的经济驱动型城市大都在塑造城市形象上有所成就。例如,大连定位为“北方香港”,上海则努力打造“健康、文明、现代化都市”的形象。
经济驱动型城市的经济氛围和商业文化是塑造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基础。
发展会展旅游必须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从国际上看,欧洲承办的国际会议次数最多。其中,世界上最重要的150个专业展览会,其中有近120个在德国举行,这与其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是密切相关。新加坡虽然地域狭小,但因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发达,其会展旅游稳居亚洲前列。由此可见,发展会展旅游必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从城市看,2001年承办各种国际会议数量前10的城市,如巴黎、伦敦、日内瓦等,几乎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我国的香港、上海、北京等城市会展旅游较为发达,其中地理位置优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些城市也都可以归为经济驱动型城市[3-4]。
纵观国内的经济驱动型城市,大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2000年举办国际性会议数量最多的前10个国家和城市,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在1万美元以上,其中瑞士以3.361万美元,居世界第一。瑞士人口仅680万,面积4万平方千米,而其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排名世界第九位。会展旅游对城市功能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通信设施等。只有提升城市公众休闲、城市娱乐、文化、康体、商贸、购物、通讯、交通、邮电等城市功能,才能吸引会展旅游者。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交通、净化环境等,以此吸引投资者和会展旅游者[3-4],是其会展旅游成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发展会展旅游的地方通常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或城市,也可以说是经济驱动型国家或城市。经济驱动型城市最大的特点也就是具有发达的城市经济和完善的城市功能,经济越发达、城市功能越完善,会展旅游发展的空间就越大。
现代化的会展设施是开展会展旅游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许多会展旅游目标的实现也都得益于良好的会展设施。著名的国际大都会如巴黎、法兰克福、慕尼黑、底特律、纽约、米兰、伦敦、东京都有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现代化展馆,其中,汉诺威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展览场馆,会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筹办到招展、展出,涉及的部门很多。在时间、人员、空间、物流等各方面都需要运筹帷幄;同样它的专业性也很高,从设计、布展、服务到打造品牌,都需要专业素质很高的人员胜任;会展旅游业还有着很强的政策性,需要熟知法律常识、经济政策、善于运用“游戏规则”,因此,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发展会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3-5]。
在众多的经济驱动型城市中,很多兴建有大型的会展设施,且聚集有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它们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优异条件。
1.城市形象。芜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一座“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千年鸠兹”和“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形象相融合,呈现了芜湖市文化的多元;同时芜湖也是一座休闲城市,市内汇集众多国内一流的休闲场所。这些都为芜湖发展会展旅游创造了吸引力的基础。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芜湖紧邻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与中西结合部,有着连接东西的战略区位优势,同时又是沿江重点开放城市,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陆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地区最大的客货集散中心之一,还担任着皖南、皖中地区产品拓展,客货中转枢纽和水陆运输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华东第二通道的开通和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芜湖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南京的第三大水陆交通枢纽,华东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廊道。目前一个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航空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已经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网络必将进一步拓展芜湖会展旅游的发展空间。
3.经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芜湖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沿江开放城市,拥有国家级外贸码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800亿元,GDP年均增幅连年位居安徽省第一,2012起年人均GDP达到2.8万元。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功能的完善为芜湖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物质保障。
4.会展设施和会展人才。芜湖会展设施众多,以2006年建成的芜湖国际会展中心最具代表性,其占地约30万平方米,由可容纳2 00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五星级宾馆、商品城以及配套的广场和停车场等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人民币。自2012年9月芜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芜湖举办大型展会的硬件条件得到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芜湖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以芜湖奥体中心、芜湖老体育场等为有力补充的展馆展场体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特点,适应不同规模和档次展会的举办。
芜湖同样是个人才和高校聚集的地方,有各类高校十几所。随着新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未来的芜湖接待大型会展旅游的能力会大大增强,会展旅游发展的设施基础和人才基础将更加夯实。
芜湖会展旅游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菊花节,2000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芜湖旅游产品博览交易会”以来,目前已拥有动漫交易会、旅博会、科博会、电线电缆展四个国家级展会和汽博会、建博会、茶博会等十几个区域性品牌展会。2012年,全市举办各类展会58个,展览总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成交额突破15亿人民币,参展商6 000多家,观众50余万人次。
近年来芜湖会展旅游发展风生水起,在《芜湖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括会议、商务、公务活动在内的会展旅游占显著地位,自2006年被中国贸促会评为中国会展新锐城市以来,芜湖市作为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已初具规模。
芜湖旅游发展应当采取以会展旅游为核心的模式,将观光、度假、宗教、美食、红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辅助和有益补充,同时,二者又可相互促进:会展旅游为其他旅游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其他旅游产品则可丰富会展旅游的外延。
1.城市经济活力是主动力。城市的经济活力是经济驱动型城市会展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就芜湖的情况而言,临江、港口、商埠等不但是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会展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其会展旅游发展活力的培育依赖于城市经济的持续活力。
2.会展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是主要途径。芜湖是会展新锐城市,全市已经形成浓郁的会展旅游发展氛围。会展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就是要搞清楚会展旅游在芜湖城市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把会展旅游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在城市各项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会展旅游发展的要求,把会展旅游开发融入城市建设[3-6]。
3.景区建设成为有益补充。会展旅游给城市经济带来的贡献的同时,也可以为那些吸引力不大的旅游景区增加市场机会;反过来,良好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环境会更有利于会展客商轻松愉快地完成会展旅行,为其在业务之外提供更好的去处,从而,进一步增强城市会展吸引力。由此可见,会展旅游和景区建设有着高度的互补性。完善传统旅游景区、新建新型旅游景区,提高旅游景区的质量和内涵,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会展旅游、发展的需要[6-7]。芜湖的传统景点改造和新景点建设都要有精品意识,结合城市的特点,突出商贸和休闲氛围。
4.加强合作是必然趋势。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除了可以进行城市自身的条件塑造,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是必然趋势。就芜湖而言,地处长三角的边缘,长期受到南京的屏蔽。发展会展旅游,同样也有来自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城市的竞争压力。只有加强与这些城市的合作,在联合中错位发展,芜湖的会展旅游才能在竞争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客观上讲,芜湖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城市,然而,如果借力于强劲的经济驱动,其会展旅游会有更加快速更加广阔的发展。推而广之,一个地区,如果其内部具有良好的经济驱动力,即使旅游资源不够丰富,也可以通过经济的有力拉动,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人文景点的塑造,同样可以在会展旅游上大做文章,成为一流的会展旅游目的地。
[1]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1-5.
[2]何建英.论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8-99.
[3]曹新向,李永文.会展旅游发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5):11-14,84.
[4]卞显红,黄震方.发展南京会展旅游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1,8(4):30-33.
[5]李佳.解析中国展览业[N].中国贸易报,2000-12-26(4).
[6]彭华.汕头城市旅游持续发展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75-81.
[7]彭华.试论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以汕头市为例[J].地理科学,1999,19(2):140-146.
[8]汪升华,陈田,刘洋.经济中心城市的商务旅游主导型发展模式—以温州市为例[J].财贸经济,2005(11):84-86.
[9]冯雅力.宜州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基于IFE和EFE矩阵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11-16.
[10]彭华,钟韵.关于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初探[J].经济地理,1999,19(1):111-115.
[11]朱竑,戴光全.经济驱动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5,20(2):41-46.
[12]王言秋.推动烟台会展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的探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2):26-30.
[13]陈燕.产业链视角下提高无锡会展产业延展效应的对策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