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013-08-15 00:43朱小群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 朱小群

11月12日,举世关注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亮点在于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大提升了民营经济的地位,民营企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

“市场”从“基础性”到“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前的提法是“基础性”作用。对市场作用提法的升级,凸显了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打消了一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改革方面的疑虑,预计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改革发展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等突出问题,将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攻克的难关。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不少壁垒;商品价格虽然实现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要素价格市场化仍然滞后;城乡建设用地的二元分割,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激活微观活力,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在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诚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就是得益于我们创造性地把市场机制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民营经济对市场信号反应最灵敏,运行机制最灵活,创造财富的冲动最强烈,天然地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的最大受益者和最有力的推动者。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各种体制的机制性障碍,民营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遇到重重困难。比如,一些民营企业即使有好的项目、有充足的资金,但土地证难办是个普遍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国家虽然已经提出开放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兴金融机构,但控制权仍牢牢掌握在国有商业银行手中,民间资本很难进入,是典型的“玻璃门”;由于劳动力具有跟随金融、土地流动的逐利性特点,民营企业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受到严重限制;一些行业垄断始终难以突破,使得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受到挤压。这些都导致许多民营企业只能在产业链低端徘徊,核心竞争力明显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力促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先后3次下发文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200多项,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简化工商登记程序等,简政放权步伐明显加快。全面深化改革,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方向不动摇,坚决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大力推进土地制度、金融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活力,民营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我们认为,不应当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应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竞争,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实现融合的,股份制就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同时,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事中、事后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全面深化改将使革民营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壮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这对民营经济而言,将是促进新的繁荣和蓬勃发展的最大利好。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着眼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将进一步巩固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社会经济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我们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3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产生了“中国震撼”。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快速发展壮大密不可分。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超过1000万户,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6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发展民营经济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方针。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非公经济 36条”、“中小企业 29条”、“民间投资 36条”、“小微企业29条”,以及贯彻“民间投资36条”的42项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加快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资源价格等重点改革,出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光伏产业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等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措施,有序推进城镇化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探索开展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也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鼓励和发展民营经济的坚定决心。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有待根本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环境污染恶化等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瓶颈,必须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建立富有活力、创新导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必将受益于全面深化改革,地位将更加巩固、作用将更好发挥、价值将更好体现。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必将促进企业形态的改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给民营企业带来广阔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壮举。民营经济依赖市场产生,起步和发展都始终置身于市场之中,是天然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凭借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能够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支配自己行为的优势,渴望追求利润、创造财富的内在冲动,当然地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带动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步伐。目前民营企业已遍布城乡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可以说,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民营经济;凡是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市场的发育程度就比较高,市场经济就比较发达。

但当前,仍有一些观点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只有公有制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一些地方在抓国有企业改革时毫不动摇,付出再大的成本也在所不惜,而在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时却瞻前顾后,“非公即私”、“恐私”、“排私”的观念还没有消除,至今还把这个问题看作讳莫如深的敏感问题。其实,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创造就业、缴纳税收,为社会创造财富、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在对社会的贡献上和国有企业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不能在政治上区分谁是公有制经济,谁是非公有制经济,要削除对民营企业事实上存在的歧视。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公有制经济才有了更多和更大规模的服务对象,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由此形成的社会竞争氛围,以及对于产权所有人高度负责的行为准则,将促使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理念、优化治理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反之,如果民营经济发展是受限的扭曲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继续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和垄断行业的竞争性环节退出,坚决制止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大规模无边界扩张的行为,为民间资本腾出发展空间。有关部门要积极举办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项目对接会、恳谈会等,增强他们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多领域实现合作,积极牵线搭桥。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三中全会公布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也必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努力方向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看到,加快区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正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不断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从区域发展看,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中西部和东部的差距将是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新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新兴市场的形成将孕育新的发展契机,这些都将为民营经济发展大显身手提供广阔舞台。从产业结构调整看,我国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低端制造业偏多、产能普遍过剩、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地区趋同等问题非常突出,必须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转移,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加以改善和优化。这些都必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从统筹城乡发展来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52%,但距离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还有很大空间。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拉动、投资带动、产业集聚等都将给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空间。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致力构建公平竞争新格局,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此次三中全会公布中指出“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公平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键是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确保其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同样,公布中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综观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既受益于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也受限于不平等竞争带来的阻碍。可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日益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健全,特别是由于政企、政资的分离仍不到位,民营企业在现实中还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歧视,不能享受平等待遇。不少民营企业家反映,不同所有制经济经常被人为地分出了“高低、贵贱、亲疏”,民营企业依然面临着各种制造隐性障碍的“玻璃门”、“弹簧门”,以及“表面迎进去、实际推出来”的“旋转门”。许多民营企业家呼吁,“我们不要特殊照顾或什么优惠政策,只要没有特殊的歧视就行,我们只要公平”。应当看到,我国行业垄断的弊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影响很大,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不合理。全面深化改革将着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重塑监管为重点,破除长时间形成的一些部门、行业的既得利益格局,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快推进铁路运营、石油天然气、电力、通信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能源、电信、金融等基础行业对外开放,引入有竞争力的战略投资家和经营者,带动国内竞争。这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必将获得更多的参与竞争并胜出的机会,同时,如何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也将成为民营企业未来最大的考验。

第五,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维护权益同等保护,将进一步排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家与资本越来越成为核心要素。一时的政策优惠或许吸引人,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家和资本最期盼的是可以确保长期发展的法制环境。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大富不安”的现象,对人身财产安全心生忧虑。一些人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现在的社会环境不宽松、不公正,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高,感觉“创业不荣耀、致富不自豪”。应当指出,虽然民营企业是企业家出资所有,但他们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是用来继续投资、解决就业,进而创造更多财富。在率先富裕起来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的财富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来的,他们的劳动成果应当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如果不能切实加强对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措施,不能激发人们创业创富的积极性,就很有可能对先富起来的人形成排斥,导致社会资源的流失。同时,我们更要看到,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1982年宪法明确“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提出“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再到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些都体现了依法治国精神,体现了对各类合法财产的尊重和保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简政放权、加大反腐力度,就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创业、放心干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律体系将更加健全,法治环境将更加改善,民营企业的利益诉求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反映,使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如上所述,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重大。改革方向重新回归市场模式,回归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有助于改变过去十年民退的局面。我们衷心希望明年我国的改革将会从憧憬走向落实,一系列政策细则期待能尽早出台。我们相信,未来5~10年将是民营经济的黄金发展期,民营企业大发展时期即将到来。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