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慧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档案文献的内容,对档案文献进行鉴辨校勘,并总结档案文献编纂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档案文献编纂学教材历经不断修订和更新,至今已有不下10种版本。这些版本反映出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基本体系主要包括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基本理论、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档案文献编纂成果以及档案文献编纂历史。从理论上讲,这样的体系已经接近完善了,但从实践上讲,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待丰富、更新。
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实践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融理论思维训练与实际操作为一体,一方面使学生熟练掌握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技术和方法,生产出符合出版要求的档案文献出版物,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创新、合作、协调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不同要求,是教学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从事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的教学时间不长,深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难度,在此将一些心得与同行分享,希望得到大家的赐教。
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实践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处理问题。
例如,在讲档案文献编纂方法之前,介绍《佛光大藏经》的编纂流程,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大体认识。
又如,在讲到“编纂选题”时,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为案例,通过图片和文字加以展示,并分析其选题特色,即用国际视野反观中国立场、同类报道中凸显个性化特质、攫取热点新闻中的最“热”点、打出复合式报道的组合拳、注重新闻理想与人文情结。引导学生思考档案文献编纂选题跟新闻报道选题的异同,我们可以从新闻报道上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再如,讲到“档案文献汇编内辅文(评述性材料)的撰写”时,采用黎烈文写的《申报》副刊《自由谈》告白“编者为使本刊内容更为充实起见,近来约了两位文坛老将何家干先生和玄先生为本刊撰稿,希望读者不要因为名字陌生的缘故,错过奇文共赏的机会。1934年5月告白吁请海内文豪,多谈风花雪月。”一来可以让学生了解民国时期按语的写法,二来启发学生去分析“吁请海内文豪,多谈风花雪月”一句的含义和由来。
模拟训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教学案例、课堂练习和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例如,在讲到“档案文献的查找”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指南》、《南京市档案馆指南》和《黑龙江省档案馆指南》为材料,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分别回答以下问题:①如果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内查找有关广西教育的档案史料,该从何处入手?②如果要在南京市档案馆内查找解放前南京市财政局的档案史料,该从何处入手?③通过查阅黑龙江省档案馆内档案,说说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黑龙江城副都统衙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全宗构成的异同。④如果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内查找有关广西大学的档案史料,该从何处入手?⑤比较南京市档案馆内朱启銮和业治铮的全宗构成的异同,并说明原因。⑥如果要了解黑龙江省委在革命历史时期的有关情况,该从何处入手?从而引导学生领会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增强感性认识。
讲到“档案文献汇编内辅文(查考性材料)的撰写”时,将周恩来纪念馆的《周恩来大事年表》与力平、方铭、马芷荪主编的《周恩来年谱(1898~1976)》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两种辅文在形式、内容、编排、详略程度、效果等方面的异同,分析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验教学是指在具备实验条件的专业实验室中,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运用到具体实践操作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验教学以编纂档案文献出版物为主,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传统纸质历史档案的编纂和现代电子档案文献的编纂。
传统纸质历史档案的编纂以五四运动档案文献为材料,要求学生在认真研读和对待档案原件复制品的基础上,把课堂中所学的档案文献编纂的步骤如实运用到实验中,做好正文和辅文的撰写和编排,制作出一份达到正式出版水平的档案文献编纂成品。将学生的成品互相对比,从内容方面比较它们在选题、选材、目录、各章节的编排、注释、图片、辅文等方面的优缺点,从外形方面比较它们在装帧设计(包括开本、装订方式、版式设计、印刷、装订材料的选择)上的优缺点,做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现代电子档案文献的编纂以高科技为工具、以网络为媒介、以信息资源为开发对象。可以让学生搜寻近几年比较热点的问题,进行专题档案文献编纂。在选材上可以先查看、检索各档案网站列出的档案目录,确定入选后进行实地收集和挑选,也可以利用光盘等高密度载体。信息灵敏度加大了,查找范围扩大了,查找速度也加快了。在编纂加工程序和方法上,借助先进的存储、传输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使信息加工更加快捷。在编纂成果的形式上,使用一些相关的软件和技术,生产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不同形式的电子档案文献出版物。
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教学中的社会实践,一般是指在各类档案馆(室)中,对档案文献编纂的某个或几个环节甚至是整个程序进行有目的的实际操作和训练。
比如,某个企业要求学生编写企业沿革或者是大事记,学生首先要弄清楚沿革或大事记一般是以时为经事为纬进行顺序编排的。时间是否分段、条目的多寡以及事件的详略等,要视所掌握材料的多少而定。如果材料比较多,则可以把沿革或大事记分为几个历史阶段,比如诞生期、发展期、高潮期、萧条期、消亡期等;可以每年甚至是每月都列条目;非常重大的事件,可以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反之亦然。
又如,在校内档案馆进行社会实践,则可以以满足校内用户需求为首要目标,满足校外用户需求为次要目标,进行相关档案文献的编纂。对校内用户而言,比较受欢迎的是:①文件汇编。可以按年度编纂各单位历年文件汇编、或按问题编制管理制度汇编、表彰决定汇编、职称文件汇编、高校教育统计报表汇编、历年工作大事记等。②专题目录、专题索引、专题文摘。如历年组织沿革、机构变迁及人员编制情况专题目录、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任免一览表、各种领导小组专题索引等。③与教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题档案文献汇编。如工作调动、调资情况、职务任免、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科研成果、科研获奖、荣誉称号、国内外学习深造等方面的索引、目录。对校外用户而言,比较受欢迎的是学籍档案文献的编纂成果。如学习成绩、奖惩记录、家庭成员情况等。可以建立学籍档案目录数据库,将毕业生姓名、入学审批材料、学习成绩单、奖惩材料、毕业分配材料等集中存放,并注明卷号。
实践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工程,会受到师资、组织、场地、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常态化和有效性,因此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努力创造条件,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书育人目标的圆满实现。
[1]刘耿生.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2]胡鸿杰.档案文献编纂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3]胡鸿杰.档案文献编纂学新说[J].档案学通讯,2010(2):74-77.
[4]于元元.关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改革之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7(2):22-23.
[5]张锐.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7(6):38-40.
[6]王阿陶.网络信息技术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影响[J].兰台世界,2005(7):49-50.
[7]王涛.浅谈高校档案编研的选题[J].2007(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