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续铎,李付俊
(1.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70;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国际人才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进国际人才、加强国际人才交流能够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并且国际人才对城市迈向国际化,对增强国际要素资源的吸附力有重要推动作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至2020年)》提出到2050年北京将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世界城市是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之地,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然要成为国际人才聚集高地,聚集国际高端人力资本。但目前北京的国际人才聚集程度远远低于其他世界城市的通行标准。因此,国际人才聚集政策体系的构建,应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北京市于2009年制定并实施了“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以下简称“海聚工程”),是目前北京市国际人才引进工作的主要指导政策。“海聚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用5至10年时间,聚集10个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研发团队,聚集50个左右由科技领军人才领衔的高科技创业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等。其主要政策内容包括工作条件和平台支持、创业扶持、生活待遇等几个方面。很明显,“海聚工程”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具有探索的性质,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完善和配合。各个区县在“海聚工程”下又各自出台了辅助性的措施办法,如朝阳区的“凤凰计划”、海淀区的“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等,为各自区域吸引国际人才进行探索。本文将根据国际人才的内涵和特点,为北京市未来国际人才聚集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具体建议。
目前国内对国际人才涵义的研究尚不充分,随着国际人才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在理论上准确界定国际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
要明确国际人才的内涵,应先区分国际人才与国际化人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国际化人才应该指那些处在努力取得国际人才所需具备的要素的过程中的人才。但在现实中,目前国内对国际人才与国际化人才的内涵与区别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两个概念混淆、混用的现象普遍存在。
“上海构筑国际人才资源高地”课题报告给出了一个国际化人才的基本概念:“指具有较高学历、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1]。之后,还有一些学者也对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定义进行了研究。张华英认为国际化人才是“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2];丁进认为国际化人才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3]。
而黄湘闽、魏华颖则对国际人才进行了定义。黄湘闽认为,国际人才是指“具有国际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和全人类的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4]。魏华颖认为“国际人才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知识能力与国际接轨(根据国际先进经验和最新成果不断更新)、具有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的人才”[5]。
从上述的国际化人才与国际人才的定义可以看出,目前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与国际人才的定义相类似,并没有严格区别二者,对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定义实际上是属于国际人才的内涵。综合上述,本文提出国际人才的内涵与应具备的标准:具备全球视野与国际战略思维;了解国际法律政策与惯例;拥有国际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与国际接轨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合作;符合人才的一般标准。
根据上面的国际人才的内涵定义,可以将国际人才分为三大类群体,即外籍人才、海外归国人才和本土国际人才,其各自特点如下。
外籍人才。外籍人才所构成的“国际人才”子群体,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方面,他们来自海外,对海外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可以将海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引入我国;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身处“异乡”,工作和生活上往往会出现不适应新环境和文化圈的问题。
海外归国人才。海外归国人才(以下简称“海归”)是指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才。“海归”既熟悉国际环境,又了解本土文化,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国际人才群体。并且人才规模仍在不断壮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归”和外籍人才共同组成了海外国际人才。
本土国际人才。本土国际人才是指在本土成长起来的,但懂得国际法律和经贸政策,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符合国际人才一般标准的本土人才。这类人才相比于外籍人才,更熟悉本土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种风俗习惯,没有文化和语言障碍。政府一方面要吸引海外国际人才,另一方面也应大力培养本土国际人才。
在世界城市的标准中,其中一项指标就是外籍人士占总人口的比重,要求最低标准是5%。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一些世界城市的外籍人士比例均较高,如纽约为 36%,伦敦是 28%,巴黎是23%,而北京只有是0.5%。与世界上的国际化城市相比,北京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从人才类型来看,北京市目前也缺少懂得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商务游戏规则的高级经营管理、金融、保险人才;缺少取得国际化执业资格的高级人才,如金融精算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注册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设计师;缺少熟练运用外语直接工作的经营人才;缺少懂经营、会管理、同时又熟悉国际商务惯例、通晓外语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北京市国际人才环境整体有待完善,特别是人才发展环境亟待完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课题组于2010年针对北京国际人才发展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留学人员反映在发挥留学人员专长、科研经费、配备助手、人际关系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政府服务工作不够到位。其中,留学人员部分发挥和不能够发挥个人专长的占52.6%,科研经费不充足和缺乏的占78.9%,没有配备助手的占59.7%,人际关系一般和不尽人意的占28.9%。
舒适的生活环境是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聚集高端人才的必备条件。首经贸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留学人员对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生活服务、子女受教育状况以及文化生活设施的满意度不高,生活环境不很满意的(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占58.2%。调查结果说明,国际人才对住房、交通状况、生活服务、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政府应在人才生活环境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不断完善。
目前社会上对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作用及其贡献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但存在对国际人才“重引进、轻培养”的倾向。国际人才的构成是复杂的,既有外籍人士、海归人才,也有本土人才,但不论是哪一种,这些人才对社会所作的贡献都应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因为短期收益不显著而放弃对人才的培养。对于外籍人才和海归人才而言,他们从境外来到中国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适应国内社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一边适应相关的政策法规,一边寻找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事业,这就可能导致短期内的贡献会相对较小,此时需要给予更加宽容的环境和更加积极的政策,促进外籍人士和海归人才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另外,虽然目前北京市企事业单位在政府优惠政策的促进下引进了大量国际人才,可是过于注重“使用人”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再培养。而对于培养本土的国际人才而言,更是缺乏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不能有效地在本土环境中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政策与惯例、拥有国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优秀人才。
很多国际人才回国创业时都会面临一些政策性的问题,例如创业资金的缺乏,在户口、职称、子女上学等方面困难重重等。现在,国内银行向企业贷款的条件是看贷款人可以抵押的有形资产价值多少,而创业时期的高科技企业是没有这方面优势的,“抵押物”也就成为了银行和海归创业者之间的融资羁绊。不仅是创业者,很多企业做项目的时候都需要成百上千万的投资,光靠企业自身的资金回流是远远不够的,而政府为企业设置的一些激励奖金与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相比,也是相距甚远。此外,还有一些生活上的政策标准让这些国际人才无所适从。他们习惯了境外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国社会的教育、人口普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政策都令他们觉得陌生,在生活上导致了极大的不便。
北京国际人才发展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国际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终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人才高地。
针对北京的区域特点,人才评价要立足于当前和长期,结合世界城市的定位,结合实际和未来需求,合理规划。结合北京的国际金融、现代服务业、文化传媒产业等新兴产业布局,判断有关单位和机构的人才需求缺口,及时跟踪掌握国际人才资源信息,为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针对国际人才低满意度较为集中的教育和医疗等方面,重点提升和改善服务水平,优化国际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首都地方品质提升为基础提高国际人才的满意度。
强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意识,不仅要加强本土国际人才的培养,同时对已经来到中国的国际人才也要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不断提升。大力引进国外的智库以及高端培训机构,为国际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
对于现行的国际人才的相关政策,在不违反基本原则的情况下,针对国际人才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变通,针对具有特殊贡献和影响的国际人才可以特殊办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出现一刀切现象。
在海外建立国际人才联络站,并成立对外宣传团队。北京市应在海外重点国家和城市建立国际人才联络站,将人才工作的阵地前移,为优秀的国际人才提供权威的信息、便捷的渠道和免费的公益服务,为他们来京工作牵线搭桥。同时,成立由政府人才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市场策划人员组成的对外宣传团队,结合海外联络站,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工作,介绍北京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
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纽带作用。企业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一直是“排头兵”,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引进国际人才效果出色的企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一方面鼓励企业的积极作法,另一方面给予企业一定补贴,通过“经济杠杆”撬动更多的企业引进国际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际上的联络一直是比较紧密的,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吸引国际人才的作用。比如,可以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国际学生的比例,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国际合作,通过吸引留学生来京学习,为他们今后留京工作做好铺垫。
开辟国际高等教育特区。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社会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模式,必须要率先突围,为国际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途径。国际高等教育特区的设立,可以参考经济特区的管理经验,允许世界知名大学在特区内设立分校或是合作办学,招生范围则面向世界各地。
建设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北京市国际人才培训基地,可以形成本土国际人才的“造血”机能。通过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各项优惠措施吸引各国高端培训机构来京,帮助培养更多的本土国际人才。比如积极与国际知名商学院合作,让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商学院入住培训基地,开设分校与分院,培养高端国际人才。此外通过这些培训机构,也能够加强各类本土培训组织与世界的联系。
设立国际人才发展基金。通过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投入设立国际人才发展基金,支持北京市的国际人才发展。基金一方面通过自身运作不断壮大,另一方面应大力投资到本土国际人才的各类培训和输出培养等方面,确保国际人才发展所需资金有出处、有保障。
提供高效、便捷、针对性强的政府服务。对国际人才的政府服务应该改变传统的人才管理和服务方式,尽量同国际接轨,以适当的形式借鉴发达国家的服务理念和体系,以适应国际人才的服务需求。在服务形式上,应注意突出高效性、便捷性和针对性。
在高效性方面,可以建立市一级的国际人才政务大厅,为国际人才提供集中的、一条龙的政府服务,如政策咨询、就业推荐、创业项目申报以及办理出入境和落户手续等。在便捷性方面,可以在机场、酒店等地方设置相关服务项目说明的小册子,可以以漫画的形式来指明在北京所需办理的相关事宜的程序与步骤。在针对性方面,考虑到国际人才的生活习惯,应对部分不适合的政策进行调整。特别是对于外籍人才,有必要打造特殊的政策环境,该放宽的应该放宽,对涉外人员的管理应与国际接轨。
成立政府国际人才发展智库。北京市应成立官方的国际人才发展智库,进一步加强对国际人才发展的研究和服务。该智库应由多个部分的专家学者构成:首先,可以利用现有的政府人才库,包括人大、政协、团组织里的各种人才,将他们吸收进来;其次,聘请世界范围内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再次,允许其他的国际智库、国际非盈利组织以及国际商会、国际猎头公司等机构,参与到国际人才发展智库的建设中来,这样才能真正从全球化、国际化出发支持国际人才发展的研究和服务。
建造国际人才会所。国际人才会所是集中的一组建筑,里面有各方面的相关服务组织。例如,国际人才俱乐部,负责定期组织国际人才的联谊活动,如高尔夫球赛等;各类国际人才行会、商会,负责行业内国际人才的联络。此外,还应允许国际商业组织、行业组织、国际商会等进驻,以便依托他们联系更多的海外国际人才,吸引他们来京创业、工作。
建设国际人才信息库。完备的国际人才信息库对北京国际人才发展具有重大的基础意义。国际人才信息库主要分为“供需信息”两个部分。供给信息是指所有在京的国际人才的个人背景信息;需求信息是指对国际人才有需求的社会单位情况。除了基本情况的记录外,要特别注意记录国际人才参与北京有关组织活动(如智库研究、会所联络等)的情况,同时还应记录每名国际人才对政府各部门工作的历次意见以及是否最终解决等。要把国际人才信息库建设成政府与国际人才沟通联络的人性化桥梁。
建设国际组织园区,拓宽国际人才落地渠道。国际组织是凝聚和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基地,并且国际组织本身聚集的程度也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北京有必要选择一块区域,开辟成专门的国际组织园区,吸引全球的各类国际组织入住。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国际上有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城市,本身已经具备成为国际组织聚集地的基础。今后一段时期,北京市应大力打造国际组织园区,吸引政府间和非政府的各类国际经济、社会组织将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北京。打造国际组织园区不是说仅仅有一块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地块就够了,而是要在各项配套服务上下大力气。因此,建设国际组织园区,不仅要将实体园区建设好,更要将相关服务建设好。
打造高端的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一个城市的人文情怀和底蕴,是深深吸引高级人才的重要因素。国际人才往往游历过多个国家或不同地方,吸引他们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往往是这个城市的意境和文化气息。因此,北京不仅应该打造高端的产业平台,更应该打造国际水平的文化平台。目前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包括北京798艺术区、北京CBD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琉璃厂历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在内的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形成。此外,北京市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也已成为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名片”。2004~2009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573亿元增加到1 489.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9.5%提高到了12.3%,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6]。
今后一段时期,应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国际人才的发展结合起来,主要方向是以建设国际新兴艺术基地为龙头,带动其他创意产业聚集,共同推进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发展。国际新兴艺术基地要将着力点放到新兴艺术上,争取做到引领中国乃至世界未来艺术的发展,吸引全球的顶级新艺术人士来此创作、学习、交流。此外,北京还可以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基础,每年举办国际艺术节,使北京不仅能够吸引全球商界的目光,也能吸引全球艺术界、传媒和大众的目光,向全球展现北京的活力和城市意境。
张杉杉、杨河清对北京A区海归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以交通、医疗、子女教育为代表的生活环境成为人才发展的瓶颈,“社会公共服务成为诟病焦点”[7]。要想保证国际人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就必须在生活环境和公共政策方面完善。
发展国际化教育。首先,兴建双语学校和国际学校,以及外国学校在中国的分校。其次,鼓励学校招收国际教师,开设国际班。再次,应出台鼓励政策,促进北京市中小学招收国际人才子女。目前北京市高素质中小学教育资源普遍短缺,可以考虑重点发展几所接受国际人才子女的专门学校。发展国际化教育一方面可以给国际人才提供良好的子女受教育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北京教育机构的国际化程度。
发展国际化医疗机构和体检中心。医疗机构的国际化不仅指医疗器械等硬件条件具备国际水平,还应该包括能够符合国际人士的就医习惯,如设立私人医生,雇用外籍医护人员,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均能够用英语流利交流,生成的医疗处方、报告等具备中英文两个版本等。
国际化体检中心应该成为国际人才聚集的新的吸引点。我国的体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体检是成本最小、效果最好的抵御疾病的方式。高端人才对体检的需求一般都非常强烈,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体检中心,一方面满足北京国际人才的疾病预防需求,另一方面也会产生一种吸引效果,吸引其他区域的国际人才落户北京。
建设国际人才宜居社区。在北京建设若干个国际人才集中居住的区域,将其打造为国际人才宜居社区。在社区的建筑风格、设施布局等方面应积极借鉴国外社区情况,使国际人才在其中生活有一种熟悉感和归属感。在社区服务方面,可以在社区内开设免费的中文培训项目,解决国际人才的语言障碍。还可以为国际人才及其家属提供免费班车服务,包括开通社区到商务地区的通勤班车,社区到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的就学、就医班车等。
另外,北京的高房价对国际人才的进入有一定阻碍作用,政府可以在国际人才社区内建设国际人才公寓,以租住的形式为确有需要的国际人才提供住所。
[1] 周孝玲.研究生国际化人才特定属性的构建[J].咸宁学院学报,2011,(11):107-108.
[2] 张华英.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81-83.
[3] 丁进.浅析国际化人才的定义[J].人才资源开发,2010,(3):29-30.
[4] 黄湘闽.国际人才与国际人才环境[J].中国人才,2011,(1):76-77.
[5] 魏华颖.北京吸引国际人才对策探析[J].人口与经济,2011,(2):92-94.
[6] 北京文化创意网.第四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EB/OL].http://www.bjci.gov.cn/81/2011/01/17/41@20067.htm,2011-01-17.
[7] 张杉杉,杨河清.海归人才需求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J].中国人才,2011,(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