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促教 共建“双赢”——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

2013-08-15 00:45梁兴平
陕西教育·教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历史教学方法

■文/梁兴平

在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转为开卷考试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挑战。面对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现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加强对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是永恒的追求。本文就激活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认识。

一、课堂教学,思想观念要“活”

思想观念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历史开卷考试,使大部分学生产生轻视的思想观念,认为考试就是抄书,给历史教学带来被动的局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开卷考试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试题灵活性大,对学生学科素养、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全在于教师的引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观念要“活”。在教学中不要一味地抱着陈旧的观念,不注重更新知识,不注重和现实结合,把历史知识教“死”,要让过去的历史知识“死去活来”。只要教师思想活跃、观念新颖,做到既能尊重历史知识和教材观点,又能不拘泥于教材,对一些问题要多角度、换位思考,坚持古今对比,中外结合。活跃学生思维,师生互动,历史课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共建“双赢”。

二、课堂教学,备课要“活”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把功夫用在备课上,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因此,备课应把知识备“活”,至少要做到:一是备学生。目前我校实行的是分层教学,要摸清学生的底子。二是备教材。即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三是备目标。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四是备教法。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有效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把握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学习。

三、课堂教学,内容讲解要“活”

历史本来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新教材历史课本只是压缩饼干,比较枯燥,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经过、意义、影响、评价等,平铺直叙,关键处只有几句话,好多问题要说清楚,还需要教师补充史料,摆事实,讲道理;要处理好课本正文与副文、插图与注释、思考与阅读、材料与分析等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知识讲“活”,合情合理,讲深讲透,讲到点子上。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入分析、进行比较、归纳、综合。

四、调动学生的方法要“活”

如何在课堂上抓住45分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达到师生互动,关键在于教师调动学生的方法要“活”:一是要科学分配课堂时间。重视导入新课环节,采用问题导入、对话导入、图片导入、名人名言导入、对联导入等,让学生注意力和思维集中;二是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抓住20至30分钟最佳时间进行教学,集教师讲述、学生朗读、观看图片、巧设问题、学生讨论于一体,让学生置身于历史的大背景中,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曲折反向提问,从矛盾对立发面发问,启迪学生不定向思维,多角度看待问题,揭示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从而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多变性和复杂性,体会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五、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要“活”

历史教学的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科能力,因此能力训练方法要活,要把培养能力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一招一式:一是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减少审题上的失误要靠平时的训练。教师要多让学生自己读题,仔仔细细地读,只有读出关键字眼,问题的关键,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在平时的训练中多采用“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而尽量不要问“是什么”。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而且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事件的比较题、阶段特征题及“小切口、深分析”题,启发学生解题的思路,发展学生智力,从而逐步提高解题技巧。三是学生答题语言的训练,要规范学生答题,力求逻辑顺畅,层次分明,回答完整。克服学生遇到问答题,只是“三言二语”或者就一层意思,尽情回答的片面现象,要求学生答题要尊重历史,运用专业术语,减少失误,提高成绩。

要让历史教学充满活力,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去努力实践,肩负好历史教学的使命,正确地对待历史,用掌握的丰富知识和巧妙的方法,用历史情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在历史课堂上施展能力,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共鸣,赢得永久的朋友,达到教学中的“双赢”。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历史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医联紧密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新历史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