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全林 刘 怡
(作者付全林系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刘怡系广西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沉默的螺旋”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在七十年代被提出。这一理论对于社会舆论的动向和意见自由市场维持有很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意见自由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社会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的开放平台使得舆论更加平民化。随后自媒体时代正式到来,不同主体的声音开始不断出现,主流媒体和社会精英不再独享话语权,人们不再简单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受众都独立获得资讯,独立进行思考。基于这一系列事实,“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已经失效,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沉默的螺旋”最早见于德国女传播学家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它描述了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使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学。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害怕孤立”。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人们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决定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生效的大众传播因素在于“意见气候”以及受众对于“意见气候”的判断。
在传统媒体为主的时代里,受众对于传播者传递的观点往往以直接接受为主,缺乏足够的反馈与思考,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往往有着足够的信任,受众往往跟随传者的思路进行思考;另外,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受众对于观点、信息的表达、反馈并不容易,不同的声音难以被公开,因此也难以形成意见自由市场。所以在传统媒介时代,“沉默的螺旋”得以延续存在。
1.不少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效应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逐步消解。先分析一下消解的缘由,“沉默的螺旋”作为大众传播效果的一项重要假设,最终要回归大众传播,而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传播的传播效果最终回归到向受众进行宣传或引导,最有效的实现传者目的的方式之一就是引导舆论。“沉默的螺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社会舆论的理论。而网络时代引导舆论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也是基于网络时代的特点。
首先“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定的社会环境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人们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范围十分有限,在这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受众一旦被孤立,很难得到新的支持,舆论结果往往是部分持不同意见的人们逐渐沉默或是趋于大众相符,实现“少数服从多数”。在网络时代,固定的空间被打破,人们可以随意地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在更宽广的空间中发表舆论,如此一来,现实中的被孤立,可以在虚拟网络中得到了一定的补偿,持相同观点,有着相同舆论倾向的人比较轻易地通过搜索找到彼此,获得新的支持,一旦获得了支持,“沉默的螺旋”效果的心理学基础“害怕孤立”就不复存在,这个螺旋也难以持续。
另一个消解“沉默的螺旋”效应的重要因素是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如今在网上发布信息、发布观点的主体,很少采用实名发布,即使是如今大多数论坛、微博客已经要求实名制注册,但是在发布时主体依然可以使用网名进行发布,而其他用户也仅仅可以看到博主、楼主一些自己愿意公开的信息,这些信息多为软性信息,距离传播者的真实身份还有很大差异,更何况这些信息也可能是假信息。有了这样的前提,一个人的观点意见,就算是被主流的意见气候所反对、孤立,那也仅仅是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几乎很难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退一步分析,就算是在虚拟世界中已经被逼“走投无路”,很快就要陷入“沉默的螺旋”中,也可以很轻松的通过重新注册新的ID,来获得新的身份,防止被孤立,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不少学者开来,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使得“沉默的螺旋”效应不复存在。“害怕孤立”在网络特性的帮助下大大降低,新的支持者更容易寻找,舆论的意见气候也更加自由、开放。
2.但是仍有学者认为在网络时代中,“沉默的螺旋”效应依然存在。其主要也是从传统的心理学角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例如,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网络社区,在一两次“被沉默”和离开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之间,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前者。从社会学上看,人们的交流区域与自己的社会地位、工作背景等客观条件有很大关系,也是相对固定的,不会简单地转移。因此“沉默的螺旋”效应依旧存在。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自媒体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发布者是普通大众,不是主流媒体,也不是社会精英;自媒体时代中,信息发布者的门槛在降低;整个自媒体的收集、发布、反馈信息都是非常简单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个性化凸显。
1.首先是发布主体的变更。以往的观点发布,舆论引领都是靠主流媒体或精英群体,其往往有共同的价值观,他们作为信息发布者已经抢占了先机,接受者只能被动接受,更容易陷入这种“先入为主”的境况中。如今这种时间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并且较多的发布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从各个角度针对一个事件进行评价,意见气候很难形成一个一边倒的局势,“沉默的螺旋”难以实现。
2.发布、反馈信息的简便,使得不同观点的人可以忽视技术条件、时间的限制因素。以往有的“草根”想发布观点,却因为设备的缺失,或是不能像专业机构那样有大量独立的时间进行发布工作,导致错失了机遇,最终意见气候形成,被迫沉默。如今没有了这样的困境,人们有有利的条件去打破“沉默的螺旋”。
3.自媒体个性化的需求。自媒体之所以称为自媒体,也是因为其可以拥有自己的特点去DIY。从这个方面上,直接冲级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心理学核心,人们不像以前那样“害怕孤立”了,甚至开始考虑该如何独立,如何凸显自我。如此一来,就算是在“沉默的螺旋”下,顶住压力,拒绝趋同也是不足为奇的。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很明显看出,“沉默的螺旋”效应随着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步步弱化,但是关于“沉默的螺旋”效应彻底消失这样的结论是缺乏根据的。
首先,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每个个体提供了相对开放的平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绝对公平的出现。信息发布者多了,只是相对于以往而言。发布条件上的差异,很容易给“沉默的螺旋”延续提供空间。
其次,自媒体孤立个性化,但是个性化并非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还是有大量的受众害怕被孤立。只要有这样的心理担忧,“沉默的螺旋”效应就可以随时出现。
另外,信息、舆论内容本身,对于是否会形成强大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有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作为新闻,可以分为软新闻和硬新闻。对于软新闻、软消息而言,多样化的舆论、观点更容易存在。而对于硬新闻、重要消息而言由于社会压力更加巨大,“沉默的螺旋”效应很容易显现。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关于某部电影的评价,自媒体可以产生千万种意见,并且一直持续,但是对于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的讨论,开始往往就会倾向于一方,形成强大的意见气候,最终出现“沉默的螺旋”效应。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
2.焦树民:《自媒体视域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9(7):124。
3.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2)。
4.罗春:《“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中的消解》[J],《现代视听》2008(9)。
5.刘建明:《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现代传播》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