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雪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200020)
上海正成为华侨华人尤其是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生活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在上海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总体呈现出人数多、增长稳、学历高等特点。 “中国上海”网站2010年7月28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总量不断扩大,占全国总量的近1/4,每年的增量保持在5000人左右,绝大部分已经在沪 “扎根”。上海市2012年8月公布的上海第三次基本侨情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本市归侨、侨眷、港澳居民眷属、归国留学人员和留学生眷属共有1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69%;自2004年以来,本市归侨人数增长了152.48%。在海外的沪籍华侨华人、港澳居民和留学生共102万人。
近年来,上海还着力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并积极配合世博会、载人航天、大飞机研发等重大工程,设立了一批重点引才引智项目。目前,上海共有9家单位入选国家级人才基地。2012年8月,上海设立 “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专窗”,围绕上海建设 “智慧型城市”和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上海创新创业。这些举措,无疑将在以后对华侨华人尤其是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汇集上海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可以预计,上海的华侨华人数量正处于一个总量集聚的过程,这一集聚趋势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以一个较长期的眼光来看,华侨华人人口在上海集聚给上海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对于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海外移民也具有了新的特征。就上海而言,20世纪80年代的海外移民即移民出国主要有因私、因公两类。尤其是1985年我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经全国人大批准通过之后,公民出入境的正当权益得到了法律保护,上海因私出国的人数也开始成倍增加。根据上海公安年鉴的资料,1986年,上海全市有10300多人申请出国,1987年为22100多人,1988年为65000多人,1989年为51400多人,1990年为36000多人,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实际批准的比率都在95%以上[1]。这样的人口流动在当时城市中是比较鲜明的,华侨、留学生群体也受到了一定关注。
沙叶新以王洛勇的事迹创作的报告文学 《男儿当自强》塑造了一位以罕见的勤奋和毅力为祖国赢得荣誉的艺术家,颂扬了蓬勃向上的自强精神。程乃珊的小说 《签证》刻画了领事馆等待签证的人员的错综复杂、难以名状的心态。王周生的小说 《陪读夫人》从留学生家属的视角,表现了中国留学生及其家属各自隔绝的精神状态。乐美勤的 《留守女士》以留学人员在国内的家属为对象,深入他们的情感世界,表现了这一为人忽视的群体的生活,以及他们为留学在情感上所付出的代价。199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之制作成同名电影,并获得1992年开罗电影节金金字塔奖。 《上海人在东京》、 《我的财富在澳洲》都是此类作品中有较大影响的[2]104。这一时期的话剧作品中,也有许多爱国华侨华人的形象。宗福先等创作的 《血,总是热的》讲述的是文革结束后不久,凤凰丝绸厂重振中国丝织业的故事。其中,爱国华人安凯、安敏即是帮助丝绸厂发展的关键人物[2]129。
根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统计数据,当时上海美协十分之一的会员在海外留学,个别画家已在西方画坛崭露头角。他们虽然已被冠以某籍华人,但经常回到故土寻根,举办画展,在某种程度上对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正确把握,中外交流的加强,创作环境的宽松,使得上海的美术创作显现出勃勃生机[2]144。
统计显示,自2004年以来,沪籍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增长了36.16%,增量达25.1万,出国留学人员则以年均23.5%的速率递增。而根据 《2010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的统计,2010年,上海引进海外人才共9165人,其中留学人员3378人,本市留学人员总数超过9万余人。上海一直以来都是派出留学生和接纳 “海归”人数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出国留学生数约占全国的1/4,接纳“海归”人数约占全国的1/5。专家们预测,到2015年,上海籍的留学生回归率将达到47%。2010年上海市侨办课题 《海外科技人才来沪发展意愿调查分析》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力吸引海外科技人才的12个国内城市中,高达69.2%的受访者选择了上海。
由此可见,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群体仍将是上海人口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生活、情感等也将为上海文学与文艺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
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在 “引资引智”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投入了很大精力,为到沪创业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提供创业和科研启动经费,比如启动“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推出 “浦江人才计划”等。随着上海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华侨华人在上海的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局面。1978-1995年,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上海的直接投资或参与投资资金已占当时协议外资量的56%[3]。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到沪投资创业的留学人员投资总额超过4.5亿美元,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具有华侨华人身份[4]。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上海,在跨国公司、大型国有企业、著名民营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和技术职务,即 “华侨华人职业经理人”。这些人的海外的学习、创业和工作经历使得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国外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在回国创业或就业后,他们将这种理念进行一些改进和演进,使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从而使公司运作或工作安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些管理理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周围的国内同行,乃至政府管理部门,使之改变作风,寻求改革和发展。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行业、部门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华侨参政议政的权力。上海侨务部门将华侨华人视为侨务资源智力库,并为他们构建服务社会和参政议政的渠道。自2006年以来,上海市侨办与市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对外友好委员会等联合举办 “华侨华人经理人座谈会”,积极探索华侨华人参政议政新模式。2008年,上海市侨办推荐了7位华侨华人经理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侨商代表列席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2010年8月,15名来自社区的新华侨华人受邀就黄浦区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他们围绕政府如何加快批发贸易、打造展示发布中心、建设购物天堂、推进电子商务、加强对企业沟通服务等议题表述了自己的见解。这些参政议政举措及头脑风暴式的交流,增强了华侨华人与政府部门的互动,对侨务政策、侨务理念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海燕博客”是沪上比较有名气的华侨华人自组织群体。从2006年成立第一个公益社团以来,目前已经有11个社团加入。组织目的是希望能够成为白领和海归青年 “输送”公益心和社会责任心的枢纽。他们组织新侨寻访上海山水风情,了解中华文化,增进友谊和团结。他们还组织 “影子先生的白色情人节”等活动,为新侨男女提供交友渠道。他们还举办了诸如 “大手牵小手”植树活动、“左行右立”活动等公益活动。其中的 “都市原点”话剧社可以说是人员最庞大、影响力最广的社团,从最初的7人已经发展到目前百余人。从2006年10月第一出话剧 《粉红女郎》在人民广场青年社区中心首演以后,每年一部年度大戏,加上平日里大大小小的演出剧目,几乎每一名社员都能参与其中,展示自己台前幕后的才能,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的白领青年加入,演出舞台也从街边广场进入了上海音乐厅、上海大剧院等一流场地。2011年“海上侨韵”第二届上海侨界艺术节话剧专场,都市原点话剧社编排的 《兰花儿盛放在皇后街区》,讲述了一段远在美国纽约的中国留学生的故事,揭示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
目前的海燕博客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新侨的组织,已经升级为 “海燕微博-白领天地”。组织者称,之前举办一个活动要有长达三、四个星期的预告通知,而现在周二发出通知周末就组织活动,这种转变证明, “海燕博客”在白领中的知名度日益增加。海燕博客得到上海黄浦区侨办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成为青年社团的孵化基地。
上海市侨办除了引导侨界文化进入国际艺术节,还创建一社区一特色的侨务文化品牌,结合上海市重大节庆及重大博 (展)览会开展各种侨界文化活动。比如2010年世博会期间,侨务部门就引导举办各种 “侨”字头的文化活动,还鼓励侨界群众组织特色文化团队,如侨界艺术俱乐部、艺术团、书画社、读书会、健身队等文化载体,开办民间特色博物馆和文化场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侨界文化人士、专业院团和艺术院校的老师送文化到农村、社区,开展座谈交流,给予艺术指导。这些日常的侨界文化活动对于繁荣社区文化,融合邻里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得华侨华人日常生活习惯、交际理念等与社区其他群众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从而在世俗层面对上海文化产生影响。
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群体通过自身活动对上海都市侨乡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一个积累过程,他们的影响目前尚局限于一定层面。这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上海作为一个已经拥有众多 “西化”因素以及相对容易 “西化”的城市,华侨华人在日常生活方式上的影响并不很容易被察觉。即使华侨华人人数呈上升趋势,他们在上海的人口比例中仍属少数,而且新华侨华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自身隐私,他们似乎拥有一个无形的 “圈子”。因此,目前日常交往中华侨华人对上海国际大都市侨乡文化的影响范围有限。二是即使一些非常有成就的华侨华人,大多也是通过在自身领域中的活动与奋斗产生影响。比如通过在高校教育机构任职的教职、科研人员,在公司企业任职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等潜移默化的对周围产生着影响,但通过更广泛渠道对更大范围的人群在文化上产生影响则较少。
新华侨华人对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存在良性影响,应该采取措施引导其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新华侨华人较为独立的生活方式和上海都市白领生活的快节奏,使得新华侨华人不似老侨那样热衷老式社团生活。因此,可以借鉴 “海燕博客”的运作方式,利用华侨华人自组织凝聚新侨,增强侨界青年之间及其与国内青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类沟通与互动有助于归国新侨较快较好的融入集体,有助于缓解一部分人的逆文化冲突,解决他们在新环境中面临的诸如交友、婚恋等方面的困境,同时也以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影响当地青年的精神风貌。
目前,上海市有侨界人士沙龙、书画院等组织,通过邀请侨界精英文化人士参加演出、举办画展,参加联谊会、座谈会、音乐会、酒会等活动,加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听取他们对侨务文化工作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也利用侨务文化工作平台为他们提供结交朋友、相互交流、加深彼此了解的机会。一般而言,这些活动多是以横向交流为主,受邀者多是相似领域中具有一定成就的知名人士。可以利用这些组织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华侨华人共同参与。
当前,国家出台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规划,将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海早在前几年已经开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文化民生”工作,比如免费开放公益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低价公益演出,将各种文艺活动办到小区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广场绿地等;上海还有许多公益性讲座,比如东方讲坛、上海图书馆的讲座等等,可以本着 “大侨务”思想,与东方讲坛、上图讲座等有影响力的机构合作,周期性举办华侨华人专业讲座、艺术鉴赏会等,通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既有渠道增强华侨华人与上海文化、社会的融合与沟通。
[1]八十年代上海市人口国际迁移研究[J].学术季刊,1994,(4):128.
[2]上海通史(第 14 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上海侨务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4.
[4]徐培华、吴瑞君.改革开放以来华侨华人来沪投资创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展望.上海侨务理论研究报告集(2007-2008)[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