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 (新疆阿克苏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
磁粉探伤方法非常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且能直观的表现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和严重的程度。所以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篇文章将具体介绍磁粉探伤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运用。
磁粉探伤是技术是利用工件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有裂纹等的缺陷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因为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变化,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磁粉堆积,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缺陷位置的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最后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种类有很多,一般来说根据被探工件特点来选择。首先按工件磁化的方向,可分为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复合磁化和旋转磁化。第二按磁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磁化、半波直流磁化、和交流磁化。第三、按探伤所采用磁粉的配制,分为干粉法和湿粉法。周向磁化中的常用方法有通电法、中心导体法等,纵向磁化方法中有线圈法、交叉线圈法等。当然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将待测物体置于强磁场中使之磁化,假如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存在,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因为它们是非铁磁性的,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的优点是:能直观准确的了解缺陷处的具体的位置、形状、大小而且最根本的可以确定缺陷处的性质。有高度的灵敏性;不熟一些形状的限制,检验速度非常快。他的设备和操作较简单,更方便的是便于在现场对大型设备和工件进行探伤;检验费用低,使用教广泛。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缺点,首先服务的对象比较局限,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难以确定缺陷的深度;有的时候经磁粉探伤后还需要退磁和清洗。
此外,它还不能发现铸件内的部分导磁性差的材料,且不能发现铸件内较深的缺陷。铸件、钢铁材被检表面必须要求光滑,要打磨之后进行才比较准确。
第一步要预先清洗,所有材料和试件的表面应无油脂及可能影响磁粉正常分布、的杂质。保证表面的光滑。第二步要缺陷探伤,磁粉探伤应以确保准确的测出任意方面的有害缺陷。第三步要探伤方法的选择,有湿法和干法、周向磁化、纵向磁化四种。第四步要退磁,把零件放于直流电磁场中,不断改变电流方向然后逐渐将电流降至零。第五步是要后清洗,在检验并退磁以后,应把试件上所有的磁粉清洗的干净;特别注意彻底清除空腔内的所有堵塞物。
因为压力容器材料大多为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剩磁比较小,故压力容器磁粉探伤一般采用连续法,就是在外加磁场磁化的同时,将磁粉施加到工件上进行磁粉探伤。磁粉探伤方法很多,但压力容器检测磁粉探伤主要针对的是焊缝,所以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当容器的设备简单,操作比较方便,活动关节磁轭就可以检测角焊缝时就适合用这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重叠。但是这种方法效率比较低,如果操作过程中不当可能造成危险。
这是在压力容器检测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他的探伤效率十分高,灵敏度十分高。适用于比较长的焊缝,对于教的焊缝则不适合使用。而且使用时需要的电压高。
这种方法适用于管道周围和管脚接焊缝可以用绕电缆法探伤。在实际中的压力容器的检测中,因为接管角焊缝,比较复杂,上述两者方法不能满足,所以只能采用绕圈法。
虽然磁粉探伤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是操作不当会造成一定的危险,所以我们还应该继续去完善,不断解决危险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根据我们研究压力容易检测中,因该注意以下问题.
主要是检查容易的缺陷,要认真阅读使用资料,了解他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的状况。弄清容器的材料、焊接的方法,及其使用的情况。在全面检查后才能进行磁粉检测。
一般来说,容器的内部大多有锈和一些氧化皮。检测时要对焊缝及周围的宽度进行清理打磨,保证表面的光滑。要露出金属光泽。如果表面不光滑会掩盖缺陷,造成检测的不准确性。必须处理的符合要求,保证磁粉探伤的结果不受一定的影响。
现在磁粉探伤采用的湿法探伤主要有水悬液和油悬液。由于容器的不同,我们选择不同的探伤方法。一些容器装的是油等物品,在清理时不能完全清理干净,这时就要油悬液,如果使用水悬液,检测时检测面会不全面,会导致不能探伤。反之,如果容器内较湿,就应该选择水悬液。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容器性质选择合适的磁悬液。
操作方法必须正确,要严格按照步骤来做,不能省略其中的任意环节,对容器的处理一定要精益求精,不能省掉任一过程。还有就是,在使用方法是一定要了解他是否符合容器的性质。
他们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但是这个间隙一定要适中。如果间隙过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漏磁场。一般来说,间隙保证在能走的情况下越小越有利。要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对于管座角焊缝应使用角接磁扼,如果使用其他会造成接触不好,可能会漏检;对管焊缝磁粉检测选用触头法。为了保证磁粉检测的质量,必须对磁粉检测进行控制。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用交流电、直流电或整流电。
[1]潘荣宝,压力容器磁粉探伤技术[J].无损检测,1995
[2]陈健生,.磁粉检测20年回顾[J].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