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麟(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132000)
各行各业都涉及到财务管理,所谓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施工项目整体运行中,关于施工材料的购置(投资),建筑工程过程中的资本融通(筹资)和施工过程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项目结束后的利润分配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财务管理则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建筑工程的一切的财务活动。 本文针对当前施工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这类风险的有效规避措施。
首先,要深入了解建筑工程项目中,财务风险的存在。
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想达到预定的目标管理。 那么财务管理无不作为工程项目管理者的重中之重。 在投标、中标、施工、完工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财务管理不过关,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收益。 甚至会出现大家都不愿意接受的亏损结果。要想规避风险,就要知道风险的存在。首先,建筑企业承包了一个工程项目后,在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后,就要开始进行项目的招标。从招标工作开始就涉及到了财务风险。因为在招标中业主方会依据招标文件要求施工企业预先支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单位处于被动的地位。 如果财务运转不好,甚至很有可能在工程完工之前就宣告破产。 接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如果中标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私改设计方案,没有按照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从而导致无法交工。 业主就无法归还企业预先垫付的资金。 这样就无法实现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更难谈原计划的收益估算啦。 这样,都会使财务风险大大提高。 最后,直到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如果一切顺利,就不存在财务风险啦吗? 在项目竣工后, 业主方还要对整个项目进行验收。 财务部分还要详细制定出,完工后的决算计划。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不能按时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工程决算,或财务的资金出现了问题。 就会导致延期,由于建筑工程涉及到的资金巨大,拖欠银行的利息也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 诸如此类问题,都是建筑工程项目中,导致财务风险的存在原因。
其次,有效提出控制与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充分了解项目概算及预算,并以此作为财务核算的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施工项目中标后,施工企业要依据投标时所做的投标报价编制项目概算,并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项目预算;如何做好施工方案的概算呢? 首先我们要分析整个项目的概算所包含的分项。 分别为施工人员,项目建筑材料,还有整个项目所用到的工具。 建筑单位的相关财务人员,在确定预算项目及预算对象后, 就可以制定符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的预算。
(二)在原有财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探索核算新方法
目前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迅速, 由于施工项目大多工作地点与施工单位不在同一城市, 所以, 一般工程大多需要总包或分包。 由于承包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给财务风险也带来了多样化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就要调整工作模式,以求适应外地施工的特点,并且还一定要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外地施工,在出现工程分包的情况是,一定要注意,统一会计主体。 即所有分包单位有关工程相关财务业务, 必须统一到总公司进行报账。 开出的票据一定要符合相关法律。 只有这样,统一了财务的主体,才能更有力的加强对财务的管理。 建筑施工单位,施工环节,环环相扣。 在项目中标后,甲方单位就会将项目的款项打到中标单位的账户中,以便开始工程。 在中标单位得到资金,就会扣除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费用、 税金等款项后将其他剩余款统一汇到施工单位, 这样就会造成增加从中标单位到施工单位这一流转环节,这样税务机关就要多征一道流转税。 如何在做好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还能为单位减负呢。 这是财务管理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因为建筑单位在施工前期要准备建筑材料,即与建筑材料供应商打交道。 建筑过程中要用到相关器械,即要与建筑设备的机械租赁公司打交道。 而且,分包项目还需要在本地雇佣施工人员。 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分散支付的办法进行财务管理。 即由施工单位向中标单位提供资金使用计划,将施工所需的各种款项直接从中标单位账户支付。 对其中的差额部分再返还给施工单位账户。 这样既可以避免了工程转包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又可以少工程款项的流转环节,更好的化解相关的财务风险。
最后,总结经验,规避风险,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随着国家4 万亿资金的投入, 建设工程项目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这就使施工单位在提供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管理压力。 其中,财务管理及其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施工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有效的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
[1]胥蔚,蒋葵.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
[2]李淑兰.浅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风险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