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公益幼儿园”尝试

2013-08-15 00:54杜智鑫
社会与公益 2013年6期
关键词:早教城中村贫困家庭

文|杜智鑫

(作者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主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话题。但当前流动儿童因为家庭收入水平低、居住的城中村等社区缺乏高质量早教服务等原因,多数处于低早教或无早教的状况,为更好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云南省昆明市最大的城中村——船房社区开始了“公益幼儿园”的有益尝试。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昆明市共有常住人口64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98万。2011年,昆明约有城中村166个,居住人口200万。船房社区则是昆明第一大“城中村”,本地居民4300人,外来流动人口6.1万,0-14岁的流动儿童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0%。外来流动人口对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多,船房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有2-3个子女,而整个船房现有早教适龄儿童(3-5岁)约3000多人;二是早,就是对于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龄在提早,这些父母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般会在孩子3岁的时候将其送入幼儿园;三是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孩子接受教育的认识,开始从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发展到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对早期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流动家庭的贫困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早期教育。船房社区四分之一的流动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而船房所在的昆明西山区2011年的低保线是310元。也就是说,这部分流动贫困家庭在经济上仍然非常紧,收入仅仅只够“糊口”而已。在家庭收支状况不允许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下,56%的项目家庭选择“让孩子辍学”,只有35%的家庭选择“无论如何也要供孩子上学”。在希望得到的援助方面,有40家希望提供子女教育帮助,占80%。

船房社区尽管居住6-8万多流动人口,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存在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民办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家庭收入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面临城中村拆迁的挑战和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

在政府政策对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儿童学前教育关注不足,家庭个体教育能力低下,社会支持力量薄弱的背景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尝试“公益幼儿园”学前模式,探索解决低收入家庭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首先,以社区现有民办幼儿园为依托,探索建立“公益幼儿园”项目机制,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援助模式,为没有条件进入正规幼儿园的学前流动儿童提供学前教育,以解决部分低收入和贫困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其次,在社区建立“妈妈学校”,对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援助,帮助家长解决在子女早期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社区融合,整合服务对象所在社区的社会资源,构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支持网络。通过流动儿童家长必须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条件要求,促进流动人口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和认同,推动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和社区的融合。

项目实施18个月来,已惠及96名贫困家庭子女,96户家庭。基金会通过自主每名流动儿童每月260元,各合作园减免超出此标准之上的保育费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项目家庭的教育支出,从而明显缓解了部分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通过“妈妈学校”的学习和对幼儿早期教育知识的获取,许多家长都对以往的传统教育方式进行重新认识,亲子关系更和谐稳定。同时激发了项目家庭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美好愿望。

目前,国务院在已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但缺乏像《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程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那样对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的明确规定和政策支持。对于解决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首先应将其纳入中央和地方教育事业规划,并出台明确的政策意见;其次加大流动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第三,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公办幼儿园、企业合作办园为补充,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办园机制;第四,购买民办幼儿园服务;第五,建立流动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机制;第六,建立社区“妈妈学校”。

猜你喜欢
早教城中村贫困家庭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