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夕英
(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河北 保定 071051)
河道污染问题由来已久,主要是:①企业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尤其是印染、制革、造纸、食品加工、电镀等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进行污水处理,违法将污水直接排入河道;②畜牧废水,有的养殖场建在河道的滩地里或河道附近,粪便直接排入河道;③河道附近居民将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倒入河中;④汇流的雨水挟带污染物进入河中。致使现在有水的河道多是污水,干涸的河道垃圾遍野,河道污染治理已迫在眉睫。
传统的河道治理是根据河势的变化发展趋势,在遵循河道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工程的手段治理河道。这些治理工程包括堤防工程、险工工程、控导工程、护滩工程等,其中具体措施有建设丁坝、护岸整治,护岸整治包括平顺护岸、丁坝护岸、守点顾线护岸等。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河道治理断面型式单一,多采用干砌石、浆砌石、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土工膜袋混凝土护坡,并且一般都是从护脚一直护到坡顶,使原本自然有活力的河道变成了灰蒙蒙、光秃秃的砌石、钢筋混凝土河道。工程注重坚实耐用,却忽略了工程本身对河道生态的影响。由于河坡硬化使河道的自净能力遭到弱化,各种水生植物无法生存,严重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2.1.1 分类制定措施,整治污染源头
首先对污染企业进行摸排、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淘汰和关闭一批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企业污水一定要经过污水处理环节,水质达标才可排放,实现污水零排放;加强农村的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家庭生态建设,帮助农民建设沼气池,集中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禁在河道内进行养殖生产活动;生活垃圾要做无害化处理,焚烧或填埋,杜绝其直接倒入河中。
2.1.2 依法治理污染,加大处罚力度
建国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部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治理河道污染要依法治理,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处罚金额要大于企业的违法排污成本。
2.1.3 强化监测手段,控制污水排放
利用高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通过远程排污口自动水质监测,远程视频监测,对重点污染河段做到重点监测。通过供水和排水数据的合理推算,防止污水私排。
2.1.4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大众环保责任意识
河道是民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现污水排放,要积极举报,全社会行动起来,污染行为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河道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主要是水管单位与环保部门联合起来,并且依靠当地政府,掐断污染源,使河道污染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早日还人们一个安全、美丽的生活环境。
河道生态治理主要通过堤防绿化、生态固岸和河滩种植发挥生态作用。
2.2.1 堤防绿化工程
堤防建设中要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行道树。临近村庄和城市段,还要尽可能地扩大绿化带,有条件的河段尽可能建设亲水设施,例如休闲亭台等。
2.2.2 河道护坡工程
一般河道护坡在设计水位以下可采用砌石、混凝土等护坡,设计水位以上可直接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对土体加固,做成生态固岸,遏制坡面水土流失,从而起到护坡和美化水环境的作用。直接种植植物,要求护坡工程护坡坡度不大于1∶2,实践证明大于1∶2的护坡坡度,植被成活率低。如果护坡的抗冲要求较高,可采用块石格宾网,然后在块石格宾网上覆盖不小于30cm种植土,种植草皮等,即加固了护坡,也绿化了护坡。
2.2.3 护滩工程
由于在中枯水年份,河水不上滩,可在滩地上种植矮杆植物,进行绿化,严禁种植果树、速生杨等高杆作物,以免在洪水时严重影响行洪。
河道生态治理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于一体,是现代河道治理的发展趋势。在满足生态河道、景观河道的同时,满足河道防洪减灾的作用。
3.1.1 生态治理
永定河在生态治理时,将河道分为山峡段、平原城市段、平原郊野段三部分进行治理。
(1)山峡段:维护生态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天然河道。
(2)平原城市段:治污蓄清,增加河道蓄水,形成溪流,重点区域和交通节点形成水面,建成良好的城市生态水景观。
(3)平原郊野段:彻底消除防洪安全隐患,打造田园生态景观。
3.1.2 河道治理
在具体到河道治理时,分别对河床、堤坡、堤顶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治理措施。
(1)对河床进行随坡就势的整理,形成自然起伏的河道景观基底,利用纳米材料、生物菌肥、土壤活性剂、多功能保水剂、防渗浮沙等新材料改良种植土壤,为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采用疏挖河、高低布设、多道并行的平面布置与防渗处理、堆石护岸、喜水植物固岸、木桩绿篱锁边等方式恢复河道溪流生态环境,做到空间有开有合,水道曲折有致,水体流动循环槽,湿地景观简洁。
(2)堤坡:生物护坡与工程固坡相结合,建造灌草植被通视空间,形成生态景观型堤坡防护体系。
(3)堤顶:调整现有绿化种植单一结构,结合提顶道路改造,形成了规则、遮荫、防风与自然、群植、通透相间的绿色景观生态走廊。
3.1.3 治理成果
由于永定河常年断流,本次治理建成了管线总长23.84km的再生水补水系统,将清河、小红门、门城、五里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引入永定河,补充永定河的景观用水。
为了更好的循环用水,建设了循环管线工程。从下游宛平湖提水至门城湖,在城市段河道形成水循环系统,为溪流、湖泊提供水源和水质保障。
永定河的生态治理是按照 “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的新理念,研发了基于干涸条件下的再生水补渗及生物为主的河床、滩地、堤防的生态修复新技术,营造“丰水多蓄,水少多绿,水退草丰,水绿相间”的大型城市湿地型河流。建成了“一条生态走廊、三段功能分区、六处重点水面、十大主题公园”的空间景观布局,为两岸五区创造优美的生态水环境。
唐河定州段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堤防建设位于定州市开发区。生态建设堤防结构主体为沙堤结构,迎水坡设计有粘土防渗体,防渗体迎水面有格宾网石笼护坡和护脚,格宾网石笼护坡上覆盖30cm的有机土,有机土上种植草皮。由于格宾网石笼是镀锌,网内填充一定规格的石料,这种结构抗冲刷力强,透水性好,利于生物扎根生长,能够实现河坡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种较好的生态护坡。
当前部分水环境和河道现状的情形揭示,河道的水患治理、污染治理、生态治理同样重要,治理好河道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河道污染治理要从国家政策、考核政府绿色GDP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截断污染源,杜绝人为污染河道,加大对河流污染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从根本上治理;在河道生态治理方面,原来非生态河道治理可能造成的浅滩和湿地消失,水陆生态的连续性损坏,也要引起足够重视。治河理念应由侧重防灾减灾,向现在的防灾减灾与河道污染治理、生态治理、美化水环境结合进行转变。河道治理工程应从人文、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长远考虑,加大投资力度,结合河道地理地形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工程手段,促进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
[1]李国庆.治河及工程泥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2]河北省大清河河务管理处.唐河定州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施工报告[R].
[3]赵宝璋.水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4]SL260—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
[5]GB50286—9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S].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S].20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S].1997.
[8]梁伟,聂国华.关于进一步做好河道治理工作的浅析[J].吉林水利,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