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礼,王创社
(户县林业局,陕西户县 710300)
太平峪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北坡中段户县南部,太平峪河上游,东以太平东梁为界,与长安县接壤,南以秦岭主梁为界与宁陕县相连,西以静峪大梁为界与户县涝峪林场接界,北与太平乡煤场、熊家岭、三桥等村毗邻。地理坐标为东径108°35′12″~108°41′06″,北纬33°50′00″~33°55′24″。公园海拔800~3 015 m,气候属暖温带,年降水量600~900mm 之间,年平均气温7~10℃,极端最低温度-24 ℃,最高温度29 ℃,7月份平均温度26.8 ℃。区域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丰富,峭壁林立,峰峦叠嶂,沟谷连绵,深切曲折,沟道巨石堆积,乱流喧石,碧潭成串。整个区域落差较大,多瀑布、急流、险滩。笔者从1995年开始对区域内的景观资源进行了详细勘察,现将勘察结果与分析评价做一简要论述。
1.1.1 森林垂直分布带景观资源
(1)低海拔的落叶阔叶林带,分布区间在800~1 600m,主要以紫荆、栎类组成。
(2)海拔1 600~2 000 m 为针阔混交林带,主要树种华山松和栎类。松林主要是华山松,多分布于山脊及陡险的山坡、沟谷;栎类以锐齿栎和麻栎为主,同时与枫杨、水曲柳和五角枫等组成块状落阔叶混交林。下木以悬钩子、忍冬、秦岭木姜子等为主,地被有莎草、荨麻和蒿类等。
(3)海拔2 000~2 750m 为桦木林带。上部为牛皮桦林,中部为牛皮桦林与红桦混交林,下部为红桦林,穿插有少量栎类、山杨等林分。此外,该范围也有华山松纯林分布,林内伴生乔木有卜氏杨、青皮槭和五角枫等。灌木种类繁多,主要有忍冬、悬钩子、陕甘花楸、鸡骨头、山梅花、箭竹和峨嵋蔷薇等。地被植物以蒿类、禾本科、莎草、细辛和荨麻等为主。
(4)海拔2 750~2 900 m 为太白红杉(太白落叶松)林带。乔木以太白红杉为主形成的天然群落,下木以金背杜鹃、密枝杜鹃、高山绣线菊等为主,地被有铁棒槌、苔藓和贝母等。
(5)海拔2 900~3 015m 为高山草甸。伴生树种只有秦岭冷杉,下木为金背杜鹃,地被物为地衣和苔藓等。
1.1.2 森林垂直分布带景观资源评价 随着海拔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垂直带森林景观,加上季节的变化,使不同海拔带的植被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植物种类,除针阔混交林外,在太平峪有紫荆纯林、红桦纯林、太白红杉纯林、冷杉纯林、杜鹃纯林等五大林海。可以说有绿海、花海,金秋满山遍野出现黄的、红的、紫的叶子色彩的变化,有针叶、阔叶,有高大的乔木,有低矮的灌木和各种奇花异草,林间溪流综综,鱼翔浅底,枝头鸟儿飞来穿梭,叽喳嬉闹,身临其间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舒服惬意,令人忘掉一切忧愁和烦恼。
1.2.1 紫荆群落景观 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 500m 的区域内,在阴坡或半阴坡自然形成群落。紫荆的花期在每年4 月5—20 日,花期15d 左右,紫荆群落景观的主要亮点在其花期,属于先花后叶,整个山谷80%的植被为紫荆群落。在春暖花开之际的4月漫山遍野形成“紫荆花海”,蔚为壮观,让人赏心悦目。
1.2.2 红桦林群落景观 主要分布在海拔2 000~2 600m 的亚高山,形成红桦纯林,一个个笔直挺拔的红桦树木矗立在高高的山坡上,树体大小不一,还有自然更新小苗,置身其中,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1.2.3 太白红杉群落景观 位于海拔2 750 m以上,属秦岭林区特有的树种,又名太白落叶松,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步入林中,可以感受到植物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其形成了旗形、伞形等奇异形态,好似一个个天然盆景。
1.2.4 高山草甸及杜鹃群落景观 位于海拔2 900m 以上,杜鹃群落主要观赏点也是其花,花期在每年5月20日—5月30日之间;高山草甸主要以草本及地被物组成,登之可感受高山草坪,清新的空气,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太平峪森林公园内有大小瀑布20余处,在3 km 内形成瀑布群。经本人命名的主要瀑布有彩虹瀑布、仙鹤桥瀑布、烟霞瀑布、钟潭瀑布、龙口瀑布、雷风槽瀑布和玉带瀑布等,其中彩虹瀑布落差最大,落差达100多m,瀑布下形成几十米范围的水雾,太阳光照射下形成道道彩虹,美不胜收;仙鹤桥瀑布流水将岩石穿透形成二级瀑布,在其中部形成一个看似小桥,其实也只有小野生动物能从其上通过,使人遐想不断,深切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他瀑布也都各有特色和看点,可以说水景中的瀑布群是森林公园的灵魂[1]。
水文景观是太平峪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境内林丰草茂,山高水长,幽深的沟谷中清流终年不断。由于流水的切割和侵蚀,河床每隔一段自然形成一潭,每一个瀑布下也会形成一个潭,潭水清澈,透明见底,优雅寂静,故有“8 瀑18 潭”之说。最有名的为封仙潭、沐心潭、念珠潭、钟潭、日月潭等,潭潭相连,争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水景奇观。
秦岭是燕山运动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的地槽型褶皱断块山地,公园正好地处两个断块衔接的剥蚀面上,前山沟谷平缓开阔,后山狭窄陡峭,在海拔2 000m 处还形成一个小盆地;而岩石主要是以石英为主的花岗岩,山体岩石坚硬,经常年流水切割,形成既有重峦叠嶂、峭壁林立的奇峰景观,又有峡谷深切、绝壁千仞的峡谷景观,还有宽阔平坦、视野开阔的亚高山盆地景观。地势大开大合,山重水复,变化无穷。沟道内巨石突兀,似人,似鸟,似兽,或临水而立,或半淹水中,或沉于水中,如母子盼归、神龟出山、贵妃出浴、印石、擎天石、石驼、依山佛、将军峰等,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区域内最高海拔3 015m 的冰晶顶是秦岭第二高峰,最低海拔800m,气象景观十分丰富,云景、雪景、雾景、霞景、霜景等各具殊韵。云海,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以秋季居多。由于气候原因,整个山谷被浓云密雾笼罩,但是在海拔1 600m 以上却是万里晴空,脚下是一望无际的云海,远处偶尔露出几个小山头,若隐若现,美如仙境;有时还出现上下多片天,山下细雨蒙蒙,山上日光晶晶的奇妙景象。冬季出现的雾凇景观,如有幸看到,也是难得,那一簇簇、一团团、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银色花朵,构成了一个冰清玉洁,绚丽无比的世界。随着太阳的升起,在万道霞光的辉映下,整个山林像涂上了一层薄薄的五彩粉,令人心旷神怡。
5.1.1 太平宫遗址 位于太平峪村口。康熙《户县志》载:隋炀帝于大业年间建造的离宫,即太平宫就位于太平峪口,太平峪也因此得名[2]。唐高宗李渊、太宗李世民于武德九年曾到太平宫避暑,游览太平峪,可见太平峪历史上一度是被皇家看好的风水宝地。
5.1.2 万花山 位于太平峪口内1km 处,最高峰海拔1 917 m。《重修户县志》载:“万花山,俗名玩花山,相传为唐王玩花处。”原庙宇7座,建筑多毁,仅存残迹,惟风月楼砖石结构尚存,前后门刻对联。前门:“北瞻帝阙三千里,南望圣唐百二区”,额题“风月楼”;后门:“晓行先见红日起,晚步独披淡秋风”,上题“玉皇大帝”。另存明朝天启年间铁钟一口,高1.2m,直径0.9m;铁碑一通,高1m,宽0.47m。因此,太平峪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可使人们体会到山水与人文相得益彰、自然和谐的独特魅力。
当地有着较为丰富的民俗风情。例如,具有本地特色的建筑风格,淳朴的农家乐饮食文化,汇集户县大肉辣子疙瘩、秦镇凉皮、摆汤面及山野菜等各种小吃,享誉国内外的户县农民画,户县民间鼓舞,还有太平口村千年不变的真武庙庙会等等[3]。观赏太平山水美景的同时,感受太平的民俗文化氛围,可以享受当地风味小吃,体味农家生活,欣赏选购户县农民画和地方手工艺品,极大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1] 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 户县志编纂委员会.户县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87.
[3] 郭贤才.户县休闲旅游手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