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菊,宋艳艳,姬克伟
(蒙阴县水利局,山东 蒙阴 276200)
蒙阴县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县,境内水利工程众多。水利工程、水域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载体,而且是开展旅游、休闲和文化教育的风景资源和物质依托。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传统旅游日益火爆,而亲近水、融于水,通过水改善环境,改善健康,正成为人们的最大愿望,这为发展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如何把水利工程、水域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利工程、水域为依托,挖掘和发挥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水文化、风景资源与自然环境,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技普及和文化教育的区域。水利风景区在维护工程安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人居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发展诸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蒙阴县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蒙阴县境内河流众多,除东汶河、梓河、蒙河外,流域面积20km2以上达30条,共修建了103座水库、1157座塘坝、10余座水闸(橡胶坝)。这些蓄水工程的建成运行,不仅发挥了兴利除害的基本工程功能,而且形成了面积非常可观的水域,自然而然成为可供开发的水利风景资源。同时,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建于山谷沟底,与之相连的地形地貌适宜观光旅游,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和区位优势,为发展和建设水利风景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便利条件。
按照中央治水方针和现代水利的治水思路,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部于2001年成立了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颁布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省水利厅在组织各县(市、区)创建水利风景区的同时,对“山东省水利风景区”标识进行了商标注册。蒙阴县立足当地工程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水利风景区,已建成了东汶河等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上述政策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既有效地提高了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保护了水生态环境,又积极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并且搭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平台。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主要承担着防洪灌溉、水产养殖、水土保持等较为单一的专业功能。囿于技术和资金限制,与工程相关的水土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当地群众迫切需要开发利用水利工程、水域潜在的旅游和生态环境等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通过建设水利风景区,可解决以水不能养水、守着工程无饭吃的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行水利风景区建设符合群众意愿。
虽然全县现有的水利工程众多,但由于绝大多数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蓄水工程的除害作用大于兴利作用,水利工程的潜在功能和综合效益长期得不到发挥。人们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珍贵价值更是认识不足,缺乏挖掘和开发工程综合效益的理念和思路,致使山、水、林、田、路、村单一开发后,其整体优势不能充分开发和体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涉及水环境保护,土地、交通、乡村建设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专业技术,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符合。由于总体规划需要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采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编制出既符合当地实际、技术规范高、富有可操作性的统一规划,方能指导风景区建设。目前,蒙阴县还未编制完成符合县情、工情、水情的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虽然,结合水库除险加固、河道综合治理,建设了部分旅游配套设施,但规模较小、档次较低。
目前,蒙阴县水利工程、水域主要包括水库、塘坝、河道工程及其形成的水域。其中,河道工程,虽然上级要求对县级以上河道进行确权划界,将河道纳入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但一直沿袭了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造成了河道工程产权不明晰,河道内私采滥挖、栽植树木等现象严重,河道水利风景区建设失去了应有的条件;蓄水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虽然县里出台了《小型水库管理办法》,授权乡镇政府将小(1)型水库纳入乡镇管理,但由于原有的管理机制与出台的管理办法中的产权界定,二者因不同步而存在差异,无形中造成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脱节。
水利风景资源是水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保护和利用好水利风景资源,不仅仅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管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还需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和管理,制定建设发展规划,协调水利、国土、建设、旅游等部门及相关乡镇,合理界定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范围和保护管理范围、改善交通条件及配套相关设施,共同推进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以及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部署,为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契机。水利风景区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水生态环境承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与当地河库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景观河道建设、水土保持等密切结合,不断满足人们亲水、近水、临水而居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民生水利发展成果。
建设水利风景区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与引导和支持。1)探索、创新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妥善解决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纳入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和实施年度计划,加大政府对水利风景资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3)确定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牵头部门,引导水利风景区建设,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推动当地水利风景区建设进程。
水利风景区建设,应充分利用好水生态资源优势,融合当地河库历史、人文风情、传统文化等元素,打造展现水利景观、展示建筑美学、承载文化风韵的精品景区。同时,加强与当地旅游部门合作和协调,借船出海,把水利旅游融入当地的孟良崮红色游、蒙山绿色游、乡村果品采摘游的旅游线路中,使水利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
水利风景区建设,直接关系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应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开放式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参与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在保证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支配和有效保护的条件下,水利风景资源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可以适当分离,可将水利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条件下,创新水利风景区建管机制,维护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利益,实现社会各方共赢。
水利风景区是传承发展水文化的有效载体。水利风景区建设开发中,应同步建设水文化宣传的配套设施,如水利知识宣传画、科普栏等,使游客在感受现代水利成果、享受优美景观的同时,能进一步了解当地治水历史和水利科普知识,以期增强大众的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意识,使水利风景区成为水利宣传教育的科普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