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伊玲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创业是指对新职业、新企业的创办过程。创业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心理活动机能,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依靠人的智力与脑力并与人的个性和特征紧密联系,同时受到个性的制约,经过经验、知识以及技能的不断积累与提高,逐渐具备创新实践的过程。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创新、创造。我国走向知识经济的过程对高等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即加强对创业能力的教育。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不仅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增长也是顺应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政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必然的时代产物。
今天,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解决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创业。十七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创业达到带动就业的目的,鼓励积极创业以形成一个创业型社会。因此,为解决就业困难,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完成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一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所以,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根据当代教育理念,要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业能力是对这一重要策略的具体表现。为了改变在应试教育中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教育模式,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新目标,是实施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首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可以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20世纪末,高等学校开始实行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快速上升,这就导致就业难问题。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调整了经济结构,国家机关和企业需要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少,除此之外,国家机关分流的人员数量以及下岗人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这就导致就业形势越发严峻。面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因此,通过创设岗位可以使大学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缓解了就业压力。
其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可以培养未来的企业家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自从加入WTO,我国的众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晚,相应的管理经验不足,所以企业管理者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为满足知识经济的需求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在市场竞争中使我国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具有高水准的企业家。只有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实践、逐步成长才能打造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高校的创业教育搭建了一个平台,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其成长为一名未来企业家。
再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满足了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通过创业可以实现其人生价值。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使人们对实现自我价值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对创新的追求使其渴望通过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创业为其提供了需要的条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通过自身优势进行创新、突破,使大学生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特别是受到一些成功人士的激励,自主创业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选择的未来的人生道路。
事实表明,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是轻而易举便可实现的。而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判断能力有限等等原因使创业的道路布满了荆棘。
创业过程是创办一个企业的过程,是关于做生意的问题。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用技术、服务、工具进行思考、判断、推理行为的劳动方式,也是一种使财富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很多大学生错误的认为所谓创业就是进行创意,并把创意过程当成是创业的第一步。虽然创意确实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执行创意的能力。除此之外,创业也并非是单纯的创意过程而是对一系列创意的完成过程,是由所有成功执行的创意连接而成的。由于学生对创业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在想象里进行创业,所以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想当然的理想化倾向。
大学生创业经验积累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专业经验不足。大学生只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而创业除了本专业技术技能还包括金融、工商、税务等非本专业的知识,由于大学生知识掌握的片面性,所以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创业过程。第二,人际经验不足。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还要处理好与外部团体的关系。由于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内部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容易处理,但是如果牵扯利益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很多困难。外部人际关系主要指本团体与政府、社会以及客户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处理起来更加困难。
很多大学生都是心血来潮,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没有经过科学的市场调查就匆匆加入创业的行列。他们对项目、资金、人才等都没有客观的评价,对经济规律还没有彻底清楚,特别是对创业资金还不知道如何解决。由于大学生没有丰厚的经济基础,所以创业资金大部分都是向亲人、朋友借,还有部分是通过向银行贷款。“借”来的资金使创业风险加大,同时不能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由于自己技术上有优势促使很多大学生进行创业,但是,创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完全依靠技术上的优势,这就要求创业者具备科学的经营理念和有效的经营手段,所以创业者还应该掌握关于财务、管理、营销、法律、商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年轻的创业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常常导致产品开发脱离市场。即使拥有了较多的知识积累,但是这些知识大多源于书本,缺乏实际经验的大学生还是难以选择适当的经营方法满足市场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以这必然将会导致创业失败,最终被市场淘汰。
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认为,大将之才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五方面的素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一样,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关于智与勇,向来有以智取胜的说法。人们认为,现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一种斗智斗勇。这里的“智”包括知识、智慧、观念、才能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因此,创业者应该善于逻辑推理,经过综合分析判断,选择最优的方案。同时,创业者还应具备承担投资风险的魄力。关于严与信,所谓信者乃使人不惑于刑赏者。人无信则不立,所以说要做到取信于人。而创业者尤其要注意,言必信,行必果。一个具有创业能力的人要对人真诚,胸怀坦荡,还要遵循公平交易的原则,严格按合同行事,遵纪守法。所谓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讲究谦虚和仁德,只有具有这样的道德品质才能有机会成为一名创业者。
除了这些基本素质,创业型人才还应具备创业精神、成长背景、吃苦精神、商业品德、战略眼光、脚踏实地、勤奋、自信、机敏以及良好的政治素养等具体素质。
第一,创业者要具备敢于创业的精神,同时还要有风险意识。这样才能在创业的计划阶段合理规避风险,同时将创业的核心要素定位于管理方面,使新创企业最终能够顺利发展并逐渐走向成功。第二,成长背景能够帮助创业者积累创业经验,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创业者应具备吃苦精神,创业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仅指创造性的构思,更是一个创造性的实践过程。所有创业者都具备吃苦、执着、勤奋、奉献等共同特质。第四,作为商人,讲信用才能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所以创业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商业品德,这是其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第五,创业型人才只有拥有战略眼光才能够发现潜在商机,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把握商机,提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第六,成功的创业者在寻找商机、发现商机、把握商机之后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做。第七,创业者几乎都是工作狂,创办一个新的企业需要创业者孜孜不倦的劳动,所以说勤奋才能使人走向成功。第八,创业者必须自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面对困难只有自信的创业者才能使企业渡过难关走向发展。第九,创业者必须做到心思机敏,头脑灵活。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创业者必须能够全面考虑问题,分析不确定的因素,积极面对风险,特别是没有足够信息的时候,必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第十,关心政治。只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才能领会政治的深度和广度,正确的了解国情并熟知各项政策才能帮助创业者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
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研究创业需要大学生具备的品质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培养大学生具备创业能力。
国家进行经济建设需要高校培养大批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市场供给的岗位呈现出金字塔的形状,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大部分属于基层、一线岗位,只有经得起磨练和考验,才能得到重用,成为未来高级人才。在人才市场的导向下,高校应该定位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把方向放在针对金字塔中部和底部,打造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讲究诚信、文明,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并且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总而言之,高校应该针对基层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知识基础、较高的素质水平、拥有创新精神、善于创新并能够创业的人才,这才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课程建设,通过开设课程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所以说,高校应该实行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目前,关于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较少,学生学习的课程大多都是学校多年前设置的。所以高校必须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意识。通过开设实验课、实践课或安排学生实习等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创业意识的形成。
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创新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首先,通过案例式、模拟训练式、讨论式、启发式以及创业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工作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次,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提供给学生创造性的空间;最后,改革考试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开卷、口试、作文或者模拟情景考核学生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关键所在。高校要提供教师深造和实践的机会,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而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师资队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为了建设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我们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争取吸收一些优秀的创业管理者或者具有高学历的学者,还应大胆聘任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开设更多的选修课达到对教师的督促作用,迫使其学习更丰富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体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很多实践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根据实际情况高校应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创办科技创业园区,使学生可以进行创业的实践。通过创办虚拟公司,学生能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利用各种资源研究创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终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创业能力。
总而言之,创业型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也是这个时代必须培养的新生力量。各高校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把握时机,积极迎接挑战,为社会、为国家、为企业培养出大批具有高水准、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1]纪玉超,林海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解析及多维培养方式[J].教育与职业,2011,(30).
[2]陈薇,陈绍山,孙磊,赵来.构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框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邹建芬.大学生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路径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6).
[4]王柳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
[5]唐德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
[6]陈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理论观察,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