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创作手法变化的原因及其哲学性*

2013-08-15 00:54廖瑞洁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赋格奏鸣曲贝多芬

廖瑞洁

(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音乐系,福建 厦门 361005)

贝多芬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家,是世界音乐发展历史上一座丰伟的里程碑。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奏鸣曲式的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西方人奉之为“新约全书。”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以抒情内省性取代了以往的英雄性,以抽象性和复杂性代替了以往作品的标题性。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创作思维的转变,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其个人生活境遇影响的结果。

一、历史环境与生活经历对贝多芬创作产生的影响

历史环境对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的影响很大,当时正处于欧洲格局变化,美特涅反动统治气氛最令人压抑的时期。于此同时,维也纳音乐界也开始逐步衰落,当时的评论家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说成是“过时的腐僧”,面对古典乐派命运遭受严重打击的局面,贝多芬内心苦楚,但他并没有放弃古典音乐,反而在巨大的压力下,为古典音乐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立足之地,同时也重新确立了自己以后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

生活的磨难向贝多芬发起严峻的考验:

1.经济、疾病的困扰:维也纳音乐界的衰落,及贝多芬在维也纳的一些保护者的相继去世,让贝多芬无比担忧。加上社会经济通货膨胀的影响,使他的收入减少,为面包而创作,对于贝多芬是种心酸的日子。耳疾的恶化,慢性疾病无不折磨着他,使贝多芬感到彷徨,无所适从。

2.家庭纠纷的麻烦:贝多芬的弟弟死后留下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卡尔交由多病的贝多芬继养。为了承担责任,争取侄子的监护权,他与弟媳卷入了一场官司中。即便当时的法院把监护权判给了贝多芬,但贝多芬并未做好一个十几岁孩子单亲的准备,于是在后来的数十年,为了监护权的问题与弟媳于法院几进几出,耗费了其无数的精力和金钱。而贝多芬像亲身父亲一样对待卡尔,呕心沥血的付出,并未得到卡尔的体谅,更是让贝多芬万分痛苦,心力憔悴。[1]

以上这些苦难的人生经历,使贝多芬有了更深的宗教情节,感情上变得深沉而细腻,思想上更加成熟。他开始注重聆听自己的内心世界,借由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成为贝多芬的内心需求。这也是贝多芬在后期作品创作中,打破传统音乐创作的规定,大胆追求适合情感表达的音乐创作技法的原因。

3.童年生活:

(1)贝多芬生长于一个音乐世家,幼年的他就已显露音乐天赋。但他有一个脾气暴躁,喜好慵懒生活的父亲。为了使贝多芬能像莫扎特一样从小为家庭赚钱,其父亲对小贝多芬进行了超强化的强制训练。8岁的贝多芬就在公众面前表演,但并不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幸的童年生活,使得贝多芬性格孤僻,自尊心极强,好冥思苦想。有了桀骜不羁的性格和惊人的意志力。

(2)贝多芬出生于欧洲启蒙运动高涨的年代,他的出生地波恩城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贝多芬从小就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贝多芬在波恩望族布洛宁府邸任家庭钢琴教师,在那里他接触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学者、艺术家、政府人士,对其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冲击。

这些经历对贝多芬的性情和思想都带来巨大影响,它们使贝多芬在后来穷苦不堪的生活中,也绝不屈服于权贵,坚决与不公的现实社会作斗争,并不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影响着贝多芬后期作品的创作。

二、贝多芬晚期作品创作手法的变化

贝多芬晚期创作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人生经历改变了贝多芬的性格、情感及对社会的认知,从而也改变了贝多芬对于音乐结构、音响效果的观念,他逐步放弃了古典主义作品结构中比较强调的平衡、对称结构原则,继而采用了更加灵活、复杂和富于变化的形式,借此来适应音乐作品中抒发情感的需要。其艺术理念逐步滋生出浪漫主义的萌芽。在其晚年创作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曲式结构自由化,调式与和声色彩性功能的开放运用,广泛运用复调的对位手法。音乐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是其晚期音乐创作手法与以往创作手法的差别,它们预示了浪漫派的许多现代手法。

曲式结构方面,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奏鸣曲,不再遵循传统的原则,音乐创作的种种规定,不再是贝多芬考虑的首要因素,曲式结构更多的是为作品内容和思想服务。这一时期,曲式结构的特点是:

1.每首奏鸣曲的乐章数量不等。乐章之间的速度顺序根据贝多芬自身的想象力和感觉对作品进行独特处理,而不再遵循单一的快——慢——快的原则。

2.大胆追求音乐结构的鸿篇巨制,各乐章和各结构部位(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篇幅都加以扩张,各个乐章和段落讲求一气呵成,音乐素材,联系紧密,前后呼应,互相融合,各乐章和段落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乐思和速度变化越加自由而频繁。

调式与和声方面,贝多芬打破了以往以大小调为主作为奏鸣曲调式结构的习惯,对调式调性及和声的运用大胆开放,重视它们色彩性的功能。这一时期,调式与和声的特点是:

1.在晚期作品中,调式调性的运用更注重色彩关系,而对功能性关系的关注度逐步渐弱,在奏鸣曲展开中对色彩性强的调式关系更是大胆运用。

2.调式布局与之前的创作原则有很大的差异性。大胆的运用色彩性强的,偏离中心调的关系转调。有时还让色彩性和功能性的调性相结合,形成新的调性关系。调性的使用与前、中期的创作原则相比,大幅度的开放了。

3.和声的频繁变化,大量减七和弦、半音、拿波里和弦、等音变换,大胆的离调运用,都扩大了和声的运用范围,和声的色彩性越趋明显。

赋格及对位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贝多芬所处的古典主义时期,由于复调音乐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因而它不再是音乐家创作音乐所采用的音乐形式,而主要采用主调音乐。但贝多芬并没有随波逐流,他没有因为时代的变更而撇弃复调音乐这一形式,不仅继承了赋格这一创作技法,而且将其革新和发展。这一时期,赋格及对位手法运用的特点:

1.贝多芬继承了巴洛克时期发展到极致的赋格,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和变异发展。在巴洛克时期赋格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最集中地体现了复调音乐的思维和特征。然而贝多芬对赋格的运用,不再只是留于一种形式手段,而是将之作为表达感情的创作手法。

(1)贝多芬在晚期奏鸣曲的创作中加入了赋格,使之与主调音乐在音乐风格、情绪、节奏、和声、织体等方面产生对比,并把这种对比所产生的音乐戏剧效果,作为丰富音乐情绪相互转化的媒介。

(2)在贝多芬晚期奏鸣曲赋格部分的创作中,可以发现贝多芬的赋格创作有的采用不同声部数量的过渡来表达情感,有的将不协和音程叠置作为二声部增强色彩性和声效果,有的用主题宏大的赋格来表达主观意识,有的将一个赋格主题反复加以利用等等。从这些对位写作,可以看出赋格不再只是互相模仿的声部相继的进入的一种形式,而更多体现了贝多芬创作赋格是为情感服务的理念。

2.赋格在作品中作为一个乐章或结构扩张的插部,在作曲整体结构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贝多芬不再依循赋格严谨的写作形式,而将赋格这一写作技法开放运用。

三、创作思想的哲理性

贝多芬生活于动乱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欧洲资本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成为推翻封建统治的社会舆论。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思想解放,有了摆脱封建思想束缚的诉求。当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整个欧洲局势动荡,当人们还欢乐地沉浸在胜利推翻拿破仑的封建统治时,欧洲各国的反动君主却开始对欧洲进行瓜分。人们突然发现理想王国和现实的共和国相差甚远。反动统治镇压进步人士,人们的一切行为言论甚至遭到变相监视。在这样白色恐怖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美好的未来来释放内心对现实生活的的不满和悲伤。贝多芬也不例外。

德国莱茵河中游的波恩城是贝多芬的出生地,这里是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区之一。[2]贝多芬从小耳濡目染,在思想上受到启蒙思想的冲击。11岁的贝多芬在参加波恩剧院乐队的工作时,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导师,并开始有了正规学习音乐的机会。其间,他认真学习了包括巴赫在内的德国传统音乐,同时思想上,也接受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爆发使贝多芬的思想趋于成熟,当他在旁听波恩大学哲学课时,接触到的启蒙思想对他的世界观、艺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德国文化界人才辈出,文学家歌德、诗人席勒、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都与贝多芬一同降临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研究了他们大量的作品。并对康德、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尤为崇敬。康德提出了认识论过程中的三分法,即从“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而其观点又促使黑格尔得出真理亦此亦彼辩证统一的结论。

贝多芬一生都非常重视哲学思想,在1812年,贝多芬在一封书信中指出:“继续努力吧,不要单从事艺术,还要渗透到它的最深的内容中去;它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因为只有艺术同科学(贝多芬时代,科学一词常常是广义哲学的同义词)才能把人提高到神明的高度”。社会大环境的动荡,自身生活境遇的不堪,都让贝多芬有了更多的思考。早期的哲学学习和对哲学家思想的研究,让贝多芬的主观思想受到了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他在音乐创作思路中,有了哲学思想的辩证统一。无论是音响效果、音乐结构布局、音乐内容等。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是内心力量和时代精神撞击的回声。贝多芬将“从痛苦走向欢乐奉为人生哲学。”我国著名的音乐评论家赵鑫珊曾深刻的指出:哲学遇到的普遍事实是人生的痛苦,但只有痛苦才能促进人去思想、去行动。用生命本身的生机去抗争生命的痛苦。贝多芬的人生苦难,和后期作品中渗入的思辩哲学思想,二者是相互关联的。

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承上启下的伟大人物。其晚期作品,演奏技术难度大,音乐内涵富有哲学性。但其目的绝不是为了炫耀作品本身的技术含量,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而构建的,作品的内容都是对人类内心情感和人性的真实写照。由于贝多芬出生年代环境的特殊,以及坎坷的人生经历,都使贝多芬在性格和思想上异于他人。这些为贝多芬后期奏鸣曲的创作理念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他对音乐创作的创新,影响了后来的许多音乐家……从贝多芬晚期作品中,我们感受到音乐可以用独特的音响方式,描写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音乐不只是生活的消遣,也是回答人生命题和探索世界本源的途径和方式。

[1]罗曼·罗兰(法国),汝峥译.贝多芬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6~49.

[2]马克·伊万·邦兹(美),周映辰译.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6.

猜你喜欢
赋格奏鸣曲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卡普斯汀《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中的赋格主题研究
春天的奏鸣曲
饥饿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