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25 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了解到,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与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联合成立的攻关项目组,经过一年多的现场试验,在国内首次成功研发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初步开发了解释软件,项目攻关获得重大突破。
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是体积改造设计、实施及评估的关键技术,是中国石油针对页岩气和致密油气等非常规领域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也是“油气藏储层改造技术重大现场攻关试验”项目的课题之一。
课题立项以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依靠积淀多年的VSP 勘探技术,剖析微地震井中监测原理,针对微地震事件识别、自动筛选、偏振分析、事件定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掌握了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关键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处理解释软件。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 项,制定了中国石油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企业标准。
目前,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已在吉林、吐哈、长庆、浙江、冀东、西南等油气田实施36 口井共90 多层段的现场监测试验,涉及致密油气、页岩气等不同类型的油气藏;针对不同岩石破裂能量等物理特征的差异,结合压裂施工参数,确定了不同岩石合理的监测距离,为监测井的选择提供依据。根据微地震事件时序排列、能量大小计算及压裂裂缝体积(SRV)的分析,实现了体积压裂效果的实时评估。根据裂缝实时延伸情况,实时指导压裂方案及参数的及时调整。现场应用表明,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基本达到国外专业服务公司的同等水平。
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改变了以往只能引进国外技术验证体积压裂的局面,完善了中国石油非常规油气藏开发体积压裂的配套技术,大大降低了油气藏开发作业成本。
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进一步完善后,可推广应用到油田开发动态监测、二氧化碳封存、地热开发等领域,将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2010 年世界十大石油科学技术进展之一的微地震监测技术,是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90 年代在其他行业应用。这项技术是储层压裂过程中最精确、最及时、信息最丰富的监测手段之一。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油气藏勘探开发方面的主要应用包括储层压裂监测、油藏动态监测等,可缩短和降低储层监测的周期与费用。2006 年,威德福公司推出FracMap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首次在油气勘探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目前,斯伦贝谢、贝克休斯、道达尔、哈里伯顿等多家公司提供微地震监测技术服务。随着对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可视化的深入研究,微地震监督技术将不断扩大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