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小宁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南接临安市,西与安徽省宁国市、广德县相邻,北连长兴县,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安吉位于东径119°14′~119°53′和北纬30°23′~30°53′之间。是一个山区县,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75%,山高坡陡、河道坡降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特殊的地形、气候、土壤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土流失成因的多样化。一旦造成水土流失,具有危害大、植被恢复难等特点。多年来,安吉在发展经济道路上积极探索,始终坚持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强调自然和谐与生态文明,先后提出“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战略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新的跨越。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县、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获全国首个县域“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
安吉县处于钱塘巨型复式向斜北东倾覆部分,境内山体岩石裸露面积均小于30%,属土质山区。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天目山脉自西南进入安吉县境内,分东西两支环抱县境两侧,呈三面环山,中间凹陷,东北开口的“畚箕形”的辐聚状盆地地形。境内地形比较复杂,县域地貌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种类型,海拔大多在500~1000m 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5.5℃;无霜期200~226d;年日照时数1853.4h。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南风,一般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其他季节以北风或西北风为主。多年平均降雨量1539.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805.2mm。属太湖流域,安吉县境内主要水系为西苕溪。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98 亿m3,人均水资源量3340m3,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质良好。土壤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等。植被属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
安吉县常住人口46万,辖9镇4乡1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2 亿元,财政总收入29.1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连续4年增幅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750 元和14152 元。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22.5km2,人均道路面积达到31.35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2m2,绿化覆盖率达到40.5%。
历届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深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县建设,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整治等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3.2 亿元,其中财政投入2.5 亿元,投资投劳折合价为0.7亿元。据2011年水土保持普查成果显示:全县梯田7329hm2,水土保持林3654hm2,经济林6983hm2,封禁治理52290hm2,各类小型蓄水保土工程3529 座。治理度达72.4%,县域内治理度80%以上小流域面积,占县域内应治理小流域面积比例为57.2%。县域内林草保存面积130210hm2,宜林宜草面积131644hm2,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8.9%。
综合治理工程。近10 余年来,安吉县先后实施黄浦江源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老石坎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程,赋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一期),赋石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工程,凤凰水库水环境综合整治水土保持工程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水土保持林种植,坡面水系整治,生态农业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累计投资5600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km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06年、2010年,安吉县先后实施了水利部首批试点项目深溪生态清洁小流域和浙江省首批试点项目杭垓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2100 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km2。在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首先合理编制小流域实施方案,针对各小流域不同自然地理气候和立地条件,在配置各项治理措施时,根据技术规范,同时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技术评审等形式广泛听取当地群众和专家意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制、工程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及技术人员分标段负责制等一系列制度,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优良率达到80%以上,水土保持林、经果林成活率达到98%以上,长势良好;小型水土保持工程长期发挥拦沙蓄水功能,运行正常。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在县人大、县政府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08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将板栗林和坡地白茶园作为生态修复重点。主要在板栗林地套种毛竹、小竹、杨梅、杨桐等植物逐步更替板栗这一落叶经济林,在白茶园套种桂花、无患子、广玉兰、红豆杉、香榧等生态功能强的树种,提高生态功能。共完成2.7万亩板栗林和2.2万亩坡地白茶生态修复,投资4020万元。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2008年,安吉县在生态县建设取得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开展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实现村村优美;坚持农村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和农民就业的多元化拓展,实现家家创业;开展农村新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社会保障的无缝化整合,实现处处和谐;开展农村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和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培育,实现人人幸福。经过近5年努力,全县187 个行政村(社区),已有150个评为精品村,“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进一步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整治。针对西苕溪河道非法采砂,矿山点多、规模小,以及废弃矿山存在水土流失和安全隐患等现象,2009年开始,安吉县连续3年开展综合治理。成立由发改、国土、水利、林业、工商、公安、环保、财政等部门组成的矿资委,并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兼任矿资办主任,配备专职领导,同时抽调各职能部门20 余人开展联合集中办公,统一开展专项治理。通过禁止商业采砂、有序关停矿山、整顿砂石市场、治理废弃矿山等措施,有效地破解了矿产资源开发、保护与治理难题。截止2012年11月,历时30多年的西苕溪商业采砂全面禁止,非法砂石加工点全面取缔,砂石加工点由89 处减少到16 处,98 家销售点缩减至45家,矿山企业由63家减少到30家,62处废弃矿山完成治理55处,创建绿色矿山7家。西苕溪水实现了黄浊向清澈的转变,10多年未见的太湖白鱼等鱼种回游西苕溪上游。
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情况。安吉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现了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先后出台了《安吉县实施〈水土保持法〉暂行规定》、《安吉县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暂行规定》、《安吉县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相关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增强水土保持责任意识、严格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全面落实。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及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安吉县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成为环保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国土资源部门办理用地手续及发放采矿许可证、规划部门办理规划许可以及建设部门办理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同时本着既要依法监管,又要便民高效、服务经济发展的原则,采取产生水土流失轻微的小型生产建设项目,由生产建设单位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纳入水土保持监管的分类管理方法。工业园区采取园区整体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已完成七通一平后进入园区的工业项目,一般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即可。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大幅提高,申报率为97.2%。通过制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明确生产建设项目业主职责;要求业主在项目动工前,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动工后按水土保持方案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对水土保持设施未按方案实施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完成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率达97%。生产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明确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先行或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环保等部门将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纳入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并严格执行;县政府对违法、违规办理审批手续的单位给予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也采取分类管理方法,对水土保持设施规模小,安全和生态敏感度小的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验收率达96.2%。
3.1.1 土壤侵蚀明显下降
据1985年《安吉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安吉县水土流失面积为533.6km2,1999年浙江省卫星遥感普查水土流失面积为292.8km2,年土壤侵蚀量为110.4万t;2010年浙江省水土保持公报安吉水土流失面积147.1km2,年土壤侵蚀量为56.1 万t,年减少54.3万t,土壤侵蚀量减少率为49.2%。
3.1.2 生态功能明显提高
近20 多年来,全县新增林地20 万亩,提升改造林地63万亩,全县林地面积207.5万亩,林木蓄积量达229.8 万m3,森林覆盖率达71.1%,并逐步提高,渐趋稳定,林种、树种结构逐步优化,阔叶林和混交林比重有所上升,龄组结构趋于合理。全县林地年固碳能力从60 万t,上升到80 万t;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从26 万t,上升到35 万t,年新增水源涵养能力1100万m3。
3.1.3 生物多样性及资源丰富度得到提高
据2010年统计,全县有各种野生动物269 种,其中兽类49 种,鸟类164 种,爬行类36 种,两栖类20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2 种,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40 种,世界稀有1种(安吉小鲵);昆虫有1717种。野生植物1400多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20种。
3.2.1 生态特色产业经济效益持续增加
竹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安吉拥有竹林面积104.5 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82.9 万亩,毛竹林立株1.71 亿株,竹制品以占全国2%的毛竹量创造了20%竹业产值,从竹叶黄酮、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艺品等等,做到“榨干取尽”,2011年产值达110亿元。
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生态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乘势推进“农家乐”品牌建设。从20 世纪90年代后期起步至今,生态旅游从无到有,2011年全县生态旅游产业收入达53亿元,774万人次,800 多家农家乐,成为安吉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白茶产业“一株独秀”。90年代,安吉林业技术人员发现一株叶片优美、口感极佳的白茶,通过无性繁殖,加上政府引导,在不到20年时间,发展到现在面积10 万亩,年产值13 亿元,成为引导农民致富的新产业。
3.2.2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597 元,到2011年的14152元。
3.3.1 人居环境成为典范
通过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安吉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一幅“环境优美、生活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安吉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至2011年底,实现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达到150 个,占全县村数量的80%。2010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作为全球唯一的县获“联合国人居奖”。
3.3.2 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生态林业建设、生态县建设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拦截泥沙、涵养水源、减少面源污染,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地面积扩大和森林质量提升,截持降雨、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分解吸收养分的功能有效发挥;合理开采矿产资源,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改造,使水土资源更加得到有效保护。
3.3.3 水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安吉县地貌显“七山二水一分田”分布,加之多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造就了这块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气净、水净、土净“三净”之地。依托良好的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成为著名的“中国大竹海”和“中国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竹产业及相关产业,成为“中国竹乡”、“中国竹地板之都”、“中国椅业之乡”和“中国白茶之乡”。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安吉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将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乡镇和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责任考核内容,并及时调整了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二是健全组织机构。1994年组建安吉县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站,为独立事业法人,在历次机构精简中一直保留机构,并从原自收自支事业编制3 人,调整为财政定补事业编制10人。三是构建协商平台。1993年,成立了安吉县水土保持委员会,由分管县长任主任,水利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构建起水土保持工作的协商议事平台,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水土保持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在全省率先制定安吉县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载体有效结合。有效结合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等载体,通过全面全方位整合,有力推进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二是内容真实体现。开展了以保护森林植被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工程”,开展建设生态公益林,保护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植被,交通、矿山等开发建设项目开挖裸露面复绿等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建设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关停饮用水源地的污染企业,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全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人居。三是品质全面提升。为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县域大景区,2008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把生态文明落实到每个细节,着力品质提升。通过努力,一个“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显现。
大力开拓水土保持建设思路,推进科技示范园建设,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注重水源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切实加强水土流失防治,树立生态治理示范典型。
一是抓标杆,建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按照水利部的部署,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工作,示范园区于2004年10 月开始建设,园区面积57.88hm2,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示范、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等各项功能为一体,在生态修复技术、坡面水系整治技术、生态资源研究和繁育、污水生物处理以及生态护坡技术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科研成效,并将成果广泛推广应用到该县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生态修复、矿山复绿、水源地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2009年4月被命名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园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水土流失防治。二是抓试点,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改善人居条件和生态的呼声强烈,全县形成水土保持搭建平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多渠道多形式投资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机制。2006年,开展水利部首批试点项目深溪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在传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础上,将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面源污染湿地治理和发展生态经济作为重要建设内容。通过治山、治水、治污、治穷等综合措施,深溪小流域实现了“山绿、水清、景美、民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2011年深溪村仅旅游收入就达3200 万元。2010年,杭垓小流域被省水利厅列为全省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通过水土流失治理、生态修复、生态河道建设、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居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流域内三个村均被评为“美丽乡村精品村”,而且近期引进了2个投资超亿的生态农业观光项目。三是抓重点,综合治理水库源头水土流失。赋石水库和老石坎水库位于县城西部山区,承担县城及周边乡镇18万居民的供水任务。两大水库库区,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0%,山高坡陡,降雨丰沛,土壤疏松,加上不合理的林业开发,特别是种植落叶经济林和对毛竹林进行垦复抚育,导致水土流失,且产生较严重面源污染。2000年县政府开展水库源头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先后对20 余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以坡面水系和沟道治理为主,采取整修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沉井、蓄水池、谷坊等。植物措施主要是在落叶经济林套种毛竹、小竹、杨梅、杨桐等经济效益好、生态效果佳的植物,逐步更替落叶经济林。选择耐阴、保持水土功能强、经济效益好的植物进行林下套种,实施毛竹林地垦复。同时在坡脚构建植被缓冲带,对林道进行排水设施和边坡整修,在河道上建设护岸和拦砂坝。
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措施,逐步形成了以“严格执法、柔性服务”为特色的监督管理思路,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推行水土保持项目分类管理。为切实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率,2001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分类管理工作,针对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实际,按照便捷、高效的原则,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工作的落实。对土石方开挖填筑量小、产生水土流失轻微的生产建设项目,由业主自行填报水土保持登记表,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方便了业主,同时也加强了该类项目的管理。对部分由于时间、土地等客观原因,无法在可研阶段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项目,由业主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作出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完成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工作的承诺,既保证了水土保持方案能在动工前完成编批,又不影响项目的正常报批。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达到96%以上。二是严格水土保持管理执法。针对个别业主在开展项目建设时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强化水土保持执法手段,严肃查处违法案件,有效改善了水土保持执法管理环境。对因多种客观原因而发生的水土保持违法现象,始终坚持人性化执法原则,采取上门告知、送达责令停止违法或限期整改通知等方式,督促业主履行义务、限期改正,一般不予以行政处罚。三是切实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切实增强各建设业主履行水土保持义务的自觉性,有效推动全县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一方面,县水利部门利用技术和行业优势,为各生产建设项目业主提供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对于重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需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的,水利部门主动配合,做好有关协调,促进方案尽早编报、尽快通过审批。另一方面,县水利部门在认真履行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业主的合法利益和合理要求,如水土保持方案中,临时沉沙池、排水沟的设计大多采用砖砌抹面及浆砌石设计,成本高且造成新的建筑垃圾,于是就在审查、审批此类方案时对非生态敏感区域,同意采用土沟、土池或土工膜沟、土工膜池。
20 世纪80年代中期,赋石水库上游地区开垦荒山荒坡和低产林地种植板栗,由于该区域是花岗石斑状结构地质,加上当地农民采用全面清除林下植被的培育方式,导致了水土严重流失、土层减薄,水利设施泥沙淤积、泄洪调蓄能力降低,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景观和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2007年,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下,县水利局开始探索“重大决策三项制度”决策机制,即采取“上门征询、民主恳谈、专家论证”形式进行生态修复项目的科学、民主决策。对编制的《赋石水库上游板栗林地生态修复技术方案》,采取三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是上门征询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意见;二是召开民主恳谈会;三是组织专家论证,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得到了赋石水库上游地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项目实施以来,赋石水库上游地区已完成板栗林生态修复27000 多亩,坡面水系整治1800亩,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而推动了板栗林地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重大决策三项制度”决策机制在此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其他部门推广。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而且见效时间长,主要靠政府性投入为主。近10年来,安吉县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共投入3.2 亿元,其中财政性投入占78%。积极推进投入机制创新,千方百计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上来。
杭垓生态小流域工程,总投资1200多万元,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努力配套县级财政,主要用于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居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农业建设、生态移民工程等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方案设计要求筹措资金,组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近几年主要针对板栗等落叶经济林和白茶园进行生态修复,根据测算,板栗投资需1000元/亩,白茶投资需600元/亩。县政府出台文件规定,板栗生态修复经验收合格后,补助500 元/亩,县财政、水利、林业、环保、当地镇政府各承担100元/亩,其余由村和受益农户承担。白茶园经济效益好,大多为大户承包,县里下达生态修复指标,与生态乡镇村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挂钩,农户按技术要求进行生态修复,县里组织相关部门验收。
安吉已基本构筑了以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为户外课堂,以《安吉县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为课堂教学载体,以科技示范园区为研究场所的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大平台。同时,水土保持宣传教育进人大、进党校、进媒体效果明显。
4.7.1 建设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楼
结合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建成了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楼,将我国60年水土保持工作成就、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科研方面重要人物、水土流失类型、水土流失危害等基础知识,通过光影沙盘、幻影成像系统、全息互动投影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全方位进行展示,使参观者生动形象地感受到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过程、造成的恶劣后果以及水土保持成效等。
4.7.2 打造水土保持科研基地
在科技示范园,修建了水土流失监测试验研究区,集中布设了标准径流小区、卡口站、气象站、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及小区、水土流失在线监测等设施,能综合反映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情况以及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及危害。结合基地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建设了各类截、排水沟,蓄水、沉沙池,谷坊,梯地梯田等工程设施,以及茶花(梅)园、白茶园等植物设施。直观展示各类水土保持设施形态和功能,反映水土保持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主要特征,为各项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完善的平台。
4.7.3 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工作
安吉县水利局、教育局共同编辑出版了《安吉县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于2010年纳入全县小学课程教学体系,将其内容以10 分值放入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考试,已有15000名小学生接受教育。同时,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科技示范园区内接受科普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实现课本知识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普教育楼内建设了电子翻书、电子沙盘、知识问答等系统,向学生展示了安吉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小学读本、安吉县的地形地貌和水土流失现状,以知识竞答的形式,普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知识。
4.7.4 推进水土保持“四进”活动
积极争取县人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县人大多次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视察水土保持工作。针对白茶、板栗林种植抚育过程中产生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调研。提出要进行生态修复,并指出“监管是最好的修复,森林建设是生态建设的基石,保持水土是生态修复的终极目标”等观点,并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生态修复工作的报告,推进了《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出台。通过采取向党校干部培训班学员发放《水土保持科普读本》,在新任乡镇村以及部门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水土保持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提升水土保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