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农机推广站推广体系建设情况、问题及建议

2013-08-15 00:47黄冈市农机推广站柴文胜
湖北农机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油菜技术推广机械化

黄冈市农机推广站 柴文胜

人员结构情况。现有干部职工45人,其中退休人员16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1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7人。

机构性质。其前身为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973年由地区行署批准成立,核定编制36人,属于财政差额拨款的科研事业单位。2004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市属农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批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加挂“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牌子),核定编制23人,属于财政差额拨款的公益性推广事业单位。

职能范围。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标准与规范拟定。农机技术推广计划编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新农机具引进、农机对比试验。农机质量测试、农机技术储备、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

取得的突出成绩。自1973年成立以来,积极围绕科技兴农,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科技厅、省农机局下达的科研推广项目41项,均通过省级鉴定验收,其中14项成果已推广应用。社会效益显著;有4项获省级成果奖;1项获国家专利,2项居国内领先水平;7次被农业部、省、市授予科研推广先进单位;1992年农业部组织全国农口科研院所水平及综合能力评估,列为全国地市级农机科研推广单位第18名,湖北省第1名。

1 认真完成省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不断提升自身公共服务能力

为加快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省农机局给我站下达了《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课题项目,为了圆满完成项目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班全面开展项目实施工作。通过努力已圆满完成项目任务:购置了示范机具4台,其中东洋手扶插秧机1台,黄鹤油菜直播机1台,黄鹤微耕机2台;购置了联想电脑1台,投影仪1台,打印复印一体化速印机1台,音响话筒一套等;扩建育秧大棚200 m2,购置台州一鸣ym-0819水稻秧盘播种成套设备1套,杜鹃花SPT-6-2.5大棚育苗成套设备1套,修缮机具库棚、培训教室各100 m2,实习教练场地硬化500 m2,全面完成了计划的各项任务。

依托《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农机新技术演示设备、宣传培训条件、示范手段大大改善基础建设、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农机技术服务和推广。

2 积极做好农机化先进技术、先进机具的推广工作

2.1 认真做好育秧技术推广,增大集中育秧面积

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机、农艺合作组织,构建水稻育插秧机械技术推广的农机服务产业链,组织农机大户、专业服务组织推行育秧、机插专业化、规模化,不断提高插秧机、育秧大棚使用和经营效益,在稳定发展双季稻生产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在全市各县、市(区)按经济区域和经济条件,选择建立规模大、标准高的育秧示范中心,提供各种适应不同地域经济条件的育秧示范大棚,促进了各地集中育秧工作进展,选择了6个县、市(区)作为集中育秧示范点,总面积达到1 730亩(1hm2=15亩),其中团风县300亩,浠水县500亩,武穴市100亩(育秧示范大棚),黄梅县500亩,蕲春县30亩,麻城市300亩,通过集中育秧做到统一水稻品种,统一插栽季节,统一种植密度,从而实现水稻标准化生产,实现高产高效。

2.2 不断推进机插秧技术,扩大机插秧机械化率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思路,做到宣传造势与扎实工作相结合,农机推广与农艺技术相结合,水稻机插与高产创造相结合,全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引导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机插秧社会化服务,积极协调,督促指导各市县会同有关厂商通过召开现场会、技术培训会等形式,加强对农户和机手培训。全市2012年水稻机插秧工作进度快、力度大,机插面积达23.6万亩,2011年机插面积为9.8万亩,同比增长率为241%。插秧机新增37台,举办机插秧培训班103次,机具演示会65次,媒体宣传67次,培训技术人员845人次,农民6 061人次,在推进工作中,不断探索新形式、新办法、新机制。切实为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与措施保障。

2.3 积极配合上级做好油菜种植机具的推广示范工作

9月7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举办的全国油菜种植机械现场演示活动和湖北省农机局全省油菜机械播栽现场会在武穴市隆重召开。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省农机局局长吴庆峰,省农机局副局长周立明、皮少成,省农机局副巡视员李传友和省油菜办公室主任甘玉华等领导同志,来自全省17个市州、43个油菜生产大县农机局长和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近200人参加了会议。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湖北广播电台、黄冈电视台、武穴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会议现场吸引了武穴市十里八乡的农民朋友们前来观看油菜机械播栽和新机具新技术演示,将前来演示的机械围得水泄不通,好奇地问这问那,让我市干群近距离感受农机服务成果,接受现代农业理念,享受科技进步盛宴。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我站科技人员积极配合当地做好现场筹备、服务和示范工作,并做好资料收集、分类整理工作。通过现场展示挑选适合于我市的农业机械,为我市农机选型和推广做好了储备。

3 建立完善农机专业合作社

我站以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新思路,与团风合作成立了黄冈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遵循服务农民、进退自由、管理民主的原则,依法办社,依章办事。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企业运作模式成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安全生产、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设立了机械台帐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使合作社在运作中有章可循。该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科学化管理,较好地整合了市、区级资源,解决了农机规模化作业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的矛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利用市站技术优势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机械操作技术、基本维修知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专题培训,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努力,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目前该合作社成员有61人,其中股东15人,农机手46人,机库占地面积4 335 m2,拥有农机具168台套,在2012年的三夏、三秋农忙之前,举办了35期专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00人次,作业服务总面积48.5万亩,服务总收入93万元。

4 增强宣传、培训力度,加大新农机具推广市场占有率

积极做好宣传、培训工作,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农民因操作不当造成农机具损坏的问题相当多,对新机具不是十分了解,我站抓住春耕大生产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宣传、培训、推广工作,以现场会、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走进农户家门口、田间地头,为群众详细讲解,现场指导农机的调节、维修、保养及故障排除等有关知识,免费向农民发放有关的技术材料,农民购机热情高涨,积极购买适合自己的农机具,全市共计推广各类农机具17 944台套,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关注农机、投资农机,为促进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5 加快试验示范工作的推广力度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机推广工作任重道远,要加快试验示范工作的推广力度,从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农民积极响应。湖北电影制片厂在湖北省农机局、湖北省农机推广站、黄冈市农机推广站领导专家和在华中农业大学黄海东等专家教授陪同下,于2012年4月6日、2012年4月26日、2012年5月22日、2012年10月9日和2012年10月27日等5次来团风县,分别对长盛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油菜生产机械化全过程,即水稻机械收割、油菜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械化植保、油菜机械收割,所采取的做法和措施进行了采访,并摄制了科普片。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农机推广工作地位,促进我市推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在土地承包流转作业、消灭冬闲田中,我站与武穴市推广站在余川镇孙弄村,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冬闲田100余亩示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群众购买油菜直播机和农户使用油菜直播机的热情空前高潮,完成6行直播机,4行直播机的推广目标任务,累计完成油菜直播面积4.5万亩,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6 存在的问题

全年推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工作和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1)推广力度不够全面,农机整体装备质量还有待提高。

(2)推广机构网络还很不健全,特别是镇级推广组织不完善。

(3)推广人员结构不稳定,推广经费严重不足,人员工资未纳入财政预算。知识更新滞后,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新机具开发还很不同步。

(4)推广手段、服务用车不到位等诸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阻碍了工作顺利开展。

7 建议

(1)全面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和农机具。重点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扩大经营规模,实行规模种植,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

(2)继续实行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和阳光培训工程等项目,大力开展稻旱连作区油菜、小麦机械化免耕直播的实验示范推广,促进农机化新的发展。

(3)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

猜你喜欢
油菜技术推广机械化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