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思考

2013-08-15 00:44徐敏剑
山西林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经济林树种苗木

徐敏剑

(江西德兴大茅山集团农林部,江西 德兴 334213)

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林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在经营方向上需要逐步实现规模化和企业化;因地制宜,根据土地的实际成分种植合适的树种;实施良种生产化工程;采取以产量为基础、质量为核心的栽培方式。目前,作为我国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林,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协调经济发展。经济林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投产早、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经济林产业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调整我国农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我国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建设现代化的林业,就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1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这个资源丰富的大国里,有着很多经济林资源。通过调查发现,已经被发现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种有2 500多种,被广泛栽培利用的就有1 200多种。所谓的经济林产业,一般来说就是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又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中经济林种植的种类一般包括:生产油料、果品、药材等。通过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总面积已经超过了3 200万hm2,占林业产值的60%,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位于世界的首位。

在我国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中,经济林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取得较好发展成效的产品主要有:灵武长枣、灵武黄杏、金冠苹果、大青葡萄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随着我国经济林产业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被逐渐暴露了出来,比如说,重视力度不够、经济林树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措施不科学等,严重阻碍了我国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2 经济林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果品质量偏低

经济林产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采用较为优质的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逐渐改变了以前经济林产业低产、低效的问题,快速提高了我国大众经济林的产量。比如说,油茶在我国很多产地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杨梅、早园竹、板栗、核桃、枣、柿等主要经济林产品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良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林的产量,但是对于很多果树的生产仍然呈现出品质不高的现象。

2.2 经济林生产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

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化水平发展较高,导致我国出现经济林生产经营分散的情况。经济林生产较为分散,一方面能够将分散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有效解决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方向来看,这种较为分散的经济林经营模式,不利于经济林产业规模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林生产的成本。因此,分散的经济林经营方式不利于生产规模、销售、市场的产业体系发展。

2.3 产业管理薄弱,产品单一

目前,经济林产品较为单一,消费群体相对也比较单一,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很难快速改变传统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林产品粗放的采收模式明显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发展。保鲜技术、贮藏技术较为落后,常常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产品腐烂的现象。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经济林产品被广泛的人们知晓,但是仍然以城镇为主,广大农村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消费主体。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很多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逐渐转向经济林果产品行业,但是在产品生产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高。

2.4 种植规划不科学

我国的经济林树种虽然丰富,但是用于栽培的树种却不多。在经济林基地建设和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经济树种仅仅只有几种,比如说板栗和银杏等,这些树种栽植的机会比较多,从而也就造成经济林品种的发展缺乏特色,导致有些经济林产业的生产过剩,效益低下。因为经济林品种在种植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造成很多树种在种植的过程中,当地领导的意愿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缺乏对市场环境的考虑,常常随意改变发展战略。这样,就导致很多有特色的产品、名优树种,无法充分发挥应该有的特势优点。

2.5 科研持续性研究不强

我国的经济林产业科研发展技术不能够持续发展。在经济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经济林的科学研究有利于推动经济林保障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林的改良发展需要持续坚持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收益,但是却因为无法持续性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林产业始终无法较快地向前发展,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林产业的研究工作缺乏持续性。国外经济林产业的研究者对经济林良种具有一定的研究,因为所研究的时间较长。但是,很多林业工作者都主要倾向于对那些开花结果早、繁殖容易的树种的研究,而对那些结果周期长、难度大的树种就没有坚持研究的精神,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树种之间的研究也显得不平衡。同样是特色的经济林树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在生产上取得较大的突破。其中我国的山核桃主要采用的就是无性繁殖,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导致产量不稳定。

3 构建经济林产业现代化的思路

3.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县、乡两级林业机构建设,不断建立健全经济林推广体系和服务体系。严厉打击经济林发展中的违法行为。二是不断扩大政府对经济林发展的扶持力度。政府应该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经济林建设,其中对经济林产业的带头人、专业户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经济林产业能够朝着稳定、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不断将经济林产业扩大。

3.2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经济林

经济林产业的建设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生产条件,选择相适应的经济林品种。作为经济林生产的管理者,应该根据经济林产业的市场发展需要,制定出合适的发展战略,统筹规划经济林的建设,全面提高经济林树种的质量。充分利用每个地区的优势资源,坚持重点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特色产品,积极引导经济林产业向规模化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林产业建设的档次,促使特色经济林产业能够为农民增收。通过对经济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经济林产品的质量。大力推广普及高新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实现经济林苗木高产化、高质化,制定合理的栽培、采收计划。改良经济林生产土壤、科学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认真做好经济林管理工作,真正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标准。

3.3 采用精细加工方式,实现经济林产业发展

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加工技术,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林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的经济林产量虽然名列前茅,但是产品的附加值却越来越低,产品加工率也逐渐降低。所以,经济林应该逐步实现精细化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经济产品的扶持力度,并且很多具有发展经济林优势的地区可以同时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促进经济林取得良好的效益,推动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向前发展。

3.4 提高经济林产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林现代化向前发展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采取重点培养的方式,不断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经济林企业,发展品牌效应,增加企业竞争力,带动经济林产业向前发展。二是加强经济林产业特色产品研究开发,扩大经济林产品在医学、保健、营养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流通市场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3.5 推广优势品种,生产优质苗木

国家应该严格制定经济林苗木生产计划,并且对从事苗木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实现定期检查制,同时颁发合格证书。为了确保经济林产业能够取得一定成效,需要制定相应的经济林苗木标准,将每一种苗木的纯度、粗度、高度等指标都明确规定出来。目前,我国很多经济林苗木,大多都是采用种子繁殖。但是种子繁殖具有一定的缺陷性,种子变异性较大,很容易导致果园内同类果树在结果的时候出现不同的差别。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林果品的质量,在未来经济林苗木的栽培过程中,要逐渐朝着无性系砧木的方向发展。除了这些措施以外,还需要进行组织培养,以此技术代替经济林嫁接苗木生产。

猜你喜欢
经济林树种苗木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苗木供求信息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