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乐至县蚕桑局,四川 乐至 641500)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 万户下降到2.87 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 盒提高到5.1 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 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 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 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 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 亿元。
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 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验推广固定蚕台和地面养蚕方法,90年代中期从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引进活动蚕台示范推广,在全县形成了固定蚕台、活动蚕台、地面养蚕相结合的多种省力化养蚕形式,以示范加引导、蚕农自愿的方式推广。2000年后,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全县大力发展小桑园,蚕桑规模发展加快,养蚕量增加,养蚕劳力矛盾不断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和劳动力结构变化,蚕桑生产的从业人员逐年减少,特别是老蚕期养蚕劳力缺乏,养蚕与其它农活争抢劳动力的问题日益突出。要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是乐至蚕桑生产的重点环节之一,为此,在近年的蚕桑工作中,乐至县通过资金扶持、政策鼓励,进一步加强活动蚕台、固定蚕台、地面养蚕等多种形式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全县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蚕农达到85%以上,其中固定蚕台35%,活动蚕台25%,地面养蚕40%,有效解决了养蚕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目的。
2012年11月,我县对农民的养蚕和农户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选择了3 个乡镇不同类型的3 个村30 个合作社,分别对各社农户劳力结构、外出情况、养蚕情况等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调查情况是:30 个社共有农户1169 户3737 人,20~60 岁在家务农的劳动力639 人(含老弱残),仅占27.04。在家务农劳动力结构为:年龄在20~30岁的17 人仅占2.6%,51~60 岁的269 人占42%。该30 个社养蚕的仅242 户,养蚕劳动力人数319人(其中60 岁以上的89 人占近30%),近5年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减少。
2008年以后,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农村劳力大量外出,劳务输出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加之养蚕比较效益下降,养蚕农户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养蚕农户逐年下降,严重影响桑叶资源的充分利用。全县2008年养蚕4.9 万户,发种17.3 万盒,2012年下降到2.87 万户,养蚕14.8 万盒。二是养蚕人员年龄老化,体力差,接受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差。出现桑树管理粗放,有桑叶少养蚕或不养蚕的现象日益严重,影响到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传统的蚕箔养蚕方法每日喂叶、除沙、消毒上下端动蚕箔数次,费时耗力,影响养蚕规模的扩大和其它养蚕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我县因地制宜,以固定蚕台、活动蚕台、地面养蚕多种形式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
宽1.2~1.5m,长度随蚕房确定;3~4 层,底层离地面0.5m,其上层间距离0.4m。适合有较宽的蚕房条件和室外蚕棚搭建。可除蚕沙或不除蚕沙。
四川省蚕研所研制生产的活动蚕台,我县使用的规格主要是1.2m ×2.5m,每台10 层。需每日除沙,适合蚕房面积不宽敞的户使用。
目前农村闲置房屋多,地面养蚕省工、省力、省蚕具,操作简单方便,是我县目前养蚕使用面最大的一种省力养蚕方法。地面养蚕,使用地面没有利用空间,同时地面育与固定蚕台、活动蚕台结合起来,利用固定蚕台地面和空余宽敞的房屋地面养蚕,我县地面养蚕达到养蚕户的50%以上。地面育要求房屋通气条件好,地面干燥,便于防鼠防蚁。以厢条状放置形式为主,宽1.2m~1.5m,中间留0.5m的操作道,地面铺垫稻草等干燥材料,一般不除沙,严重雨季酌情考虑除沙。
我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区,夏秋季高温多湿,排湿降温是夏秋季蚕期调节气象环境的重点。根据这一气候特点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在全县推广建设开放式蚕房。其规格标要求:地势高亢,砖墙结构,屋顶小青瓦或机制瓦,宽4m,长8m~10m;两长边砌砖墙0.8m,为防止蚕天敌进入和阳光直射,蚕期挂遮阳网;室内可挂活动蚕台、搭固定蚕台,蚕台下地面养蚕。开放式蚕房有效解决了省力化养蚕方式不除沙或少除沙带来的蚕室空气污浊的问题。
从2007年开始,地方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需要添置蚕台、修建开放式专用蚕房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活动蚕台每套补助50~80 元,制作饲养一张蚕种量的固定蚕台补助50~100 元,修建30~40m2的开放式蚕房并搭建蚕台补500~2000 元(2008年以后补助标准逐年提高)。5年来,添置固定蚕台12000套,活动蚕台9200 套,修建开放式蚕房6500 间。
活动蚕台育、固定蚕台育和地面育等省力化养蚕方法,在养蚕过程中与传统饲养方式相比较,因不除沙或少除沙,养蚕小气候容易高湿、病原繁殖蔓延快,在养蚕环境小气候调节、消毒防病、扩蚕座等方面需要严格做好。为此,我们为了稳步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制订了固定蚕台育、活动蚕台育、地面育等省力化养蚕标准,从制作标准、蚕房条件、消毒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二是通过培训会、发放技术资料,广泛宣传和普及省力化养蚕方法的技术要点,重点推广区域的前两年中,以村配置一名技术人员,负责省力化养蚕方法的服务和指导。三是统一组织、统一药物、统一标准,严格做好消毒防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