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2013-08-15 00:54陈义静李胜斌
关键词:政治素质素质教育政治

陈义静,李胜斌

(1.河北联合大学 后勤第一集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学生处,河北 唐山 063009)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社会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积极地推动性,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并利用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大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如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各种素质的灵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根本保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胡锦涛同志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优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其核心和本质的要素,它不仅决定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方向,也制约和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形成,更决定着大学生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能发挥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才能使大学生具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面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一个才智很高的人,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其导向,这样的才智是很难有积极意义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党的十七大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报告特别强调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是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过程。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思想性和特定的知识性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治服务的。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这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最重大的政治就是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我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坚持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决心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可以说,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内容还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启发思想觉悟,培养道德品质,锻炼身心健康,养成良好行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辨别美丑,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任何时候,尤其在假、恶、丑的现象肆虐的时候,更要坚持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鲜明的思想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还具有特定的知识性,与一般科学文化知识是有一定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只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一部分,因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不可能代替其它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其二,它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相融合,起着服务于政治性、思想性的作用,离开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这种教育便是无意义的了。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实践更为重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使其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深大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明确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转化为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社会实践历来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更是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高其实效性的有效手段。社会实践能真正有力地弥补理论灌输的不足,从实践的角度论证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它通过发挥社会环境的现实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增长见识、培养才干,从而成为实现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确立的有效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化,一些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落后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传入我国。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社会实践正是解决当前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意,既能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能看到由于多种原因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和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具体、生动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引导他们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看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和各种社会思潮,以一种理智成熟的视角去感受社会的进步,关心经济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通过社会实践,理论和实际得到统一,知识与生产得到结合,理性认识得到感性认识的支持,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得到实践检验和补充之后,思想政治素质得到飞跃发展,认识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三)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素质隐性教育的最佳模式

隐性教育是指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的无形教育方式,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作用。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方式的潜在性、教育效果的濡染性是隐性教育的根本特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本在于激发他们的自觉认知和积极性。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仅靠理论灌输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实践正好符合隐形教育的特征,是隐性教育的最佳模式。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知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对关注关心的各种社会问题,如“三农”问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农村教育和留守儿童问题、城市文明建设问题、大学生的浮躁和网恋问题等,通过社会实践撰写的调查报告和论文,字里行间透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问题分析的入情入理,对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和思考,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也说明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有益尝试,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佳途径。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深化社会实践教育,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需要从完善运行机制、丰富实践内容、重视基地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完善和建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社会实践要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与收获,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并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备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是社会实践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指导和体现,是成功开展社会实践及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有利保障。完善各项实践制度,既能促使社会共同支持社会实践活动,还能确保实践方案落到实处,更好地完成设定的实践目标。因此,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有系统的统筹大纲,规定学时学分,建立促使社会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的组织保障系统和经费支撑,为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基础。并且,还要结合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一套相关的工作条例,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和常规化。特别在完善考评制度中,要对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或学分;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优秀学生评选、推荐就业等挂钩。同时,要建立相应制度,核定带队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并将其表现和成绩作为评选先进、评定职称的依据,调动带队教师的积极性。

(二)丰富实践内容,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使大学生从枯燥的课堂说教中解脱出来,欣然地接受理论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关键。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教育的效果也不同。譬如,社会调查、社会考察能丰富大学生对国情、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科技文化服务、挂职锻炼能让大学生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建立深厚的感情,增强服务于社会的意识;生产劳动能使大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工俭学活动能使大学生克服家庭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精神等等。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可以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加以考虑。同时,实践活动要注意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例如,低年级学生适宜以开展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支援服务等形式为主的活动,主要让他们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注意结合其所学专业,以专业实习、挂职锻炼、助研助管、科技发明、创业实践等为主,让他们在发挥专业技能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因此,要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明确活动的主题和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特点设计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转变到主人的角度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三)整合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要搞好社会实践,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实践基地才能将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才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高校要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巩固和发展社会实践。对实践基地的选择、建立要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之成为高校与社会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多功能场所。选择有纪念意义的革命历史圣地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可以使大学生深刻地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接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教育;选择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通过参观、走访、座谈、调查,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又可以利用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适当的技术服务;选择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镇)、村作为社会实践基地,既可以让大学生深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果,激发大学生努力学习、发奋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又可以开展科技支持、文化普及、卫生服务、知识宣讲、文艺演出等对口支援活动。这种实践单位与高等院校互利双赢的关系,既保证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又满足了社会的需求、群众的意愿。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中加强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不但提高了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与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优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使大学生在社会的大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育更多合格的人才。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

[2]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5):32.

[3]赵亚芝.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6-38.

[4]王学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思想政治教育,2005,(5):30-31.

[5]包德敏,何晓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文化教育,2007,(2):70-71.

[6]石国强.加强社会实践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5):63-65.

[7]赵亚英,丁琰.浅析在社会实践中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58-60.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素质教育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