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福是宁南县葫芦口镇武星村1组的社员,也是这个社的社长。刚三十出头的他在葫芦口可是个名人,他不但是葫芦口的养蚕状元,还是位立我县前三名的养蚕大户。每次去卖茧不仅用拖拉机运,还要用三轮车装,还有一大群亲戚朋友到茧站帮忙卖。每当他拿着一大把钞票数钱时,别人总是投来羡慕的目光。
在以前,张庆福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有着外出务工的念头,由于顾及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女,张庆福沉思了,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在自己的土地上下功夫挣钱养家。刚开始张庆福以种植甘蔗为主,养蚕为辅,家里的土地宽,全都栽的是甘蔗,只在地块周围栽了些四边桑。那时,张庆福可是全县响当当的甘蔗种植大户,1年养蚕也就10多张,收入只是普通万元户。2008年后,随着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在“甘退桑进”指导思想下,甘蔗生产逐渐退出宁南支柱产业的位置,张庆福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他把以前的甘蔗全部改种“6215”高产桑园,同时整合别人丢荒遗弃的桑园,通过土地转包,全部栽成“6215”桑园,发展养蚕生产。
2012年,张庆福现有桑园2.15hm2,全年养蚕达到109张,产茧5089kg,售茧收入达17.19万元。现在的张庆福虽然养蚕多了,但人却轻松了,为啥?因为张庆福成了真正的养蚕专业大户,他在用工上不再是自己单干,而是雇用本乡、镇及云南省巧家县的一些剩余劳动力为自己“打工”,在养蚕技术上自己严格把关,并对用工人员进行养蚕技术培训,制定了相关的奖惩考核办法。在省时、省力、机械化上,配有拖拉机、三轮车、摩托车、切桑机、自动喷粉器、机动喷雾器、省力枝剪等用具。他家里的农活除了栽桑、养蚕什么都不做,连一只鸡,一头猪都不喂,只在养蚕时请人就行了。用他的话说“出去打工的人觉得在外面干活就图个单纯,不像在家里有那么多繁琐事,我现在还是一样的单纯,并且还当上养蚕老板”。
目前,张庆福被南丝路集团公司列为重点扶持养蚕大户,公司主要从资金上给予了近10万元的大力支持,帮助他扩建了1000m2的养蚕大棚,新建共育室一间及其它养蚕设施和物资增设,在2013年春蚕期投入使用。他又承包了更多的桑园,计划全年养蚕突破200张,收入翻番。在他的示范下,一部分蚕农已意识到必须像他那样走规模化、工厂化的养蚕模式,才能加快致富步伐。他也毫不吝啬的传授他先进的养蚕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带动本社、村、镇及四邻八乡的人们走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