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作用研究

2013-08-15 00:47饶玉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肌张力双下肢A型

饶玉琳

脑性瘫痪 (CP)指的是婴儿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而在小儿脑瘫的患病率中,下肢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脑瘫病例的60% ~70%[1]。双下肢的肌肉痉挛、关节及骨骼畸形造成患儿尖足,交叉步态等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运动功能。近年来,A型肉毒毒素 (BTX-A)广泛应用于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对下肢痉挛型CP患儿可以缓解肌张力、平衡肌力,改善运动功能。BTX-A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痉挛型CP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并短时间有明显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的功效,改善运动能力[2]。本文探讨康复护理在BTX-A注射治疗CP患儿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下肢痉挛型CP患儿108例,其中男75例,女33例;年龄2.0~15.0岁,平均4.8岁。其中双下肢瘫62例,左下肢单瘫18例,右下肢单瘫28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屈曲,内旋内收,走路有尖足,交叉步态等异常姿势。

1.2 药物 A型肉毒毒素 (BTX-A)国产的是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衡力,进口的是由美国艾尔建公司生产的保妥适,100U∕支。

1.3 康复护理

1.3.1 注射前向家属及患儿宣教 向家属简要介绍BTX-A注射的基本原理,并且提供BTX-A使用说明书参阅,并向其讲解BTX-A的药物性能及作用,药物的疗效及起效、维持时间。目前BTX-A是损伤小、操作简便和短时间有效缓解肌痉挛的一种新方法[3]。介绍我康复科以前经BTX-A治疗前后CP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注射前需要做的常规身体检查项目。也要告知家属BTX-A治疗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注射后6个月内必须配合正规康复训练,并且鼓励患儿及家属树立信心,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介绍后,家属签署同意注射BTX-A的合同书。

1.3.2 注射过程中的护理 在专门的治疗室,护理人员协助注射医生配好药物,可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溶液进行浓度稀释。为保证剂量准确,常选用1.0ml精细注射器和5号以上的针头,一般是0.1~0.2ml溶液中含有BTX-A 1~2U为宜。协助患儿根据注射部位不同,采用相应的卧位及姿势,利用肌电图结合解剖学的手法触摸找准靶肌肉,选用0.1%的碘伏消毒。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唇周、意识,可不断与患儿交谈,安抚患儿情绪,若患儿出现呼吸异常、大汗淋漓、反应迟钝或不应答、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注射。但在本组注射过程中患儿未发生不良反应。

1.3.3 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 患儿在治疗室接受注射后返回病床休息,注意每个注射点的消毒清洁护理,心电监护6h,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特征变化情况。注射肢体不需要抬高,不宜过度牵拉,24h内不宜下地行走。告知患儿及家属BTX-A注射,2~3d开始显效,2~6个月达到高峰[4]。药物发挥效果时间是3d~2周,这时鼓励患儿进行肌肉收缩运动,也可采用电刺激,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告知家属注射后6个月内必须住院坚持正规康复训练,训练方法有:肌力训练、牵拉跟腱训练、步态稳定性训练、其他神经肌肉功能训练,也可佩戴矫形器增强治疗作用。回到家中或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可以帮助患儿训练,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康复效果,更有效地纠正异常姿势。

2 结果

接受治疗的108例下肢痉挛型CP患儿均顺利配合注射,注射后接受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6个月,在缓解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方面有效率达96%。经康复护理,患儿能主动训练,家长也掌握了正确的训练方法,缩短康复疗程。有15例患儿6个月后再次出现痉挛,并进行第2次注射治疗。在整个过程中,护士及康复师认真观察护理,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BTX-A通过抑制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可迅速有效地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使CP患儿得到康复训练,注射后一般2~3显效,可维持3~6个月,6个月后作用基本消失,在此阶段加强功能训练,为患儿早期康复争取良好的时机[5]。

CP患儿的康复训练是一段艰苦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患儿和家属要一致有一个康复训练的目标,让康复护理和训练知识技能渗透到患儿日常生活中。康复治疗师要有耐心、手把手指导患儿及家属直到学会为止,这样才能使患儿自始至终保持在正常发育的姿势中,减轻患儿症状、缩短康复治疗时间,对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下肢痉挛型CP患儿,由于长期肌肉痉挛,造成双下肢行走困难,甚至呈尖足、交叉步态,不利于融入社会不能上学,给患儿心理、精神造成很大的压力,从而影响了患儿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本文通过对108例下肢痉挛型CP患儿经BTX-A注射治疗后的康复护理,不仅降低了下肢肌张力,也缓解了CP患儿的肌肉痉挛使其关节变形得到改善,为康复训练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促进了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成为一种治疗CP患儿痉挛型运动障碍的新方法。

1 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

2 王雅洁,高宝勤,杨伟力,等.A型肉毒素治疗儿童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9):546-548.

3 汤晓夫,王荫椿.肉毒素临床治疗手册[M].北京:北京卫生出版社,2005:155.

4 王琦,荣良群,魏秀娥,等.重复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性病杂志,2008,11(5):61-63.

5 任行勤,李湘云.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5):121.

猜你喜欢
肌张力双下肢A型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请您诊断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