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中实现自我认同——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

2013-08-15 00:44孙海霞
关键词:异化本质个体

孙海霞

(1.黄山学院 思政部,安徽 黄山245041;2.南京师范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210046)

西方近代启蒙思潮推动人对人自身的思考。自我认同即是把自我作为认识对象的结果,它是主体反思基础上的自我肯定和自我确证,反映了具有反思性意识的主体对存在意义与价值确定性的精神诉求。然而,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无法确证自我,产生自我认同危机。自我认同危机是 “现代性的根本困境”。[1]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 《手稿》)中,马克思以其独特的视角,一方面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揭示了劳动对于个体自我认同实现的决定性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异化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工人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身处全球化的浪潮中,《手稿》中蕴含的在劳动中实现自我认同的思想,对今天我国公民自我认同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自我认同在劳动中获得

“自我”这一哲学范畴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作为 “人的类可能”的 “自我”,一是作为“人的个人可能”的 “自我”。前者涉及的是 “自我”的一般本性,后者则涉及个体存在的具体意义,是有关 “我是谁”的问题。“自我”的这两个层面相互关联,一般性的 “自我”不能不和经验的个人相联系;而 “我是谁”这一内心的、个人的探索,也必然与对人的本质和可能的理解相联系。[2]“自我认同”作为对 “自我”反思性的认识,是对 “我是谁”问题的追问,是个体对自身存在具体意义和价值的肯定与确证。这一对“自我”具体意义的肯定与确证,无疑与对 “自我”一般本性即人的本质的理解相同一。马克思的劳动观阐明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正是在劳动中,个人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确证,实现自我认同。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本质就在于人是劳动的结果,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在 《手稿》中,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进行批判时,肯定了黑格尔相应的劳动观点,并澄明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人在劳动中获得自我确证。他指出,“他 (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成果”,“他 (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3]马克思关于劳动本质的阐述昭示了劳动在生存论和价值论两个层面上的内涵:一方面,劳动属于人,劳动是人特有的属性,正是劳动使得人脱离了动物界而成为人;另一方面,正是在劳动中,人获得了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获得对自我的确证和认同。

首先,劳动促成人的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的双手,推进了人的大脑发育,形成了人的意识,并进一步形成人的语言,促成劳动分工的实现。人的双手、意识和语言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劳动技能的发展,从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人际间的协作关系逐渐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社会性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由此,个体自我需要的满足,总是与他人需要的满足相关联;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总是通过劳动,并在与他人的劳动关系世界中完成。

其次,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劳动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劳动满足了人们生存的物质所需。同时,正是在劳动中,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自我满足感。“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对自然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实践,构成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创造性。具有创造性特征的劳动是具有 “内在利益”的实践活动,[4]它使得人的活动根本区分于动物的本能活动,构成人的自我价值感的基本支撑。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体味生活的美和乐趣,获得生活的自信。

第三,劳动还是人有意识的活动。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的劳动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界。有意识的人的劳动具有自觉自主性,彰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秉持自觉自主性特征的人总是能够基于现实,构建目标和理想,有意识地把可能转变为现实,呈现出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精神。个体在这种现实的超越中,获得自由的体验。劳动实现了人的自由本质。

不难发现,在生存论的意义上,劳动揭示的是人类谋生活动的具体形式与特征;而在价值论的意义上,劳动则揭示着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及其实现方式。劳动作为人的本质,意味着只有通过劳动,并在劳动中,人的社会性、创造性、自主性和超越性本质才能得到呈现,人也才能获得作为人的尊严和自由,并最终获得对自我的确证和认同。由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主体是人,离开人的劳动是不可思议的;而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本质在于劳动,离开劳动,人本身也是不可思议的。劳动是人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一个“持续的、经常的自我获得”的过程。[5]丧失劳动权利的人将是不幸的,而劳动的异化将导致人的异化和自我的丧失,产生个体自我认同的危机。

二、劳动异化导致人的异化:自我认同危机的产生

劳动异化理论是 《手稿》中的核心思想。通过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剥削实质,同时也阐明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

哲学上 “异化”范畴是指 “某物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某种曾属于它的他物相分离,以至于这个他物成为自足的并与本来拥有它的某物相对立的一种状态”。[6]而所谓 “异化劳动”,在马克思这里即是指一种 “一定的、极其片面的、机器般的劳动”,[3]其异化 “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我所希望的东西是我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占有物;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我的活动是另一个东西,而最后,——这也适用于资本家,——则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3]也就是说,异化劳动使得劳动不再是实现主体人的自由的活动,人在劳动中缺乏自主性和自愿性,劳动异化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表现为劳动与人本身的对立。这时,劳动对于工人而言仅仅意味着一种生存谋生的方式,而对资本家而言,则成为利润、财富生产的手段。社会对劳动者漠不关心。“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7]劳动异化使得职业仅仅被理解为赚钱的技艺,使得自主、自由的人被贬低为手段。劳动的异化导致人的异化,人们在异化的劳动中无法获得自我价值和意义的确证,导致个体自我的迷失。“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3]

劳动本身涉及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和劳动者本身三个构成要素。劳动异化在三个要素中呈现出人的异化的四种样态。

首先,在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上,劳动产品不再是对象化而又回复自身、证明自身的实体,而成为完全独立于主体人的外化的东西,甚至统治着人本身。人被物所奴役,失去自主性,人在自己的劳动产品中无法证明自身。“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生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3]

其次,在劳动过程中,人与其活动的关系异化。“在这里,活动是受动;力量是无力;生殖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3]“死的资本总是迈着同样的步子,并且对现实的个人活动漠不关心”。[3]在异化劳动状态下,劳动并非出于工人自愿,机器化的生产过程中没有为工人的决定和选择留下任何空间,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体味不到劳动自身的创造性、协作性和丰富性,因而无法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一种自我肯定和幸福感。

第三,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从理论领域来说,…… (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3]自然是人的 “精神的无机界”,也是 “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人靠自然界生活,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作为一个生命的种类,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本质在于人自身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由存在物,人的活动应是自由的活动。然而,异化劳动使得自然界和人本身变成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人的生产也不再是能动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人失去其自由的本质。异化劳动吞噬了人的类本质。

第四,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3]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的关系异化。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物,个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获得现实、普遍的意义。“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3]然而,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工人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了手段、工具,他们仅仅以物品的生产者来看待自己,并以此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于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视为手段。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工人与工人之间残酷无情的竞争关系,使得工人无法在其所生活的共同体中获得自信和尊严感,陷入普遍的孤立、无助和无力的状态中。

劳动异化导致人的异化,人的异化在其现实性上会表现为个体自我的异化、自我的丧失。反省的个体对这一自我丧失的体验,即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的四种样态的阐述,揭示了个体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方面说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剥削本质,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在根本上揭示了个体自我认同的实现,需要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并需要在具有自主性的创造性劳动实践过程中体现。

三、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推进我国公民自我认同的实现

《手稿》在尖锐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的同时,鲜明地呈现了劳动本质和人的本质回归的途径,即是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扬弃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即意味着异化劳动的消亡,而当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构成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将达到全面的和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异化劳动赖以存在的土壤,为我国公民克服自我认同危机这一现代人的根本困境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制度保障和条件。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决定了雇佣劳动关系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从社会、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立体推进我国公民自我认同的实现。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建设的任务。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一个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民主政治和公平正义有利于更加合理的分配制度的实现,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将得到进一步的展现;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它将有利于社会普遍的信任关系的建立;而基于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将促进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发挥,并由此进一步推动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则有利于促成人的类本质的回归,帮助人们获得安定和愉悦的感受。

劳动是人的基本活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必然以和谐的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呈现。“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和谐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延伸和结果。”[8]劳动关系的和谐意味着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之间、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劳动者与劳动成果之间关系的和谐,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本质,也是自由自主劳动本质的呈现。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劳动者更好地发挥主人翁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社会主义劳动者主人翁精神的展现即是社会主义劳动者自我认同实现的现实表现。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改革探索,必将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二)坚持企业人性化管理,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实现了对企业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企业员工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于我国企业员工来说,“从一种平等有限的制度形态向效率优先的制度形态180度转变,需要一个十分艰难的调整过程”。[9]这一艰难的调整过程,更加要求企业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克服盲目追求效率和忽视职工权益的倾向,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和谐,帮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克服自我认同的危机。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企业的本质要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除了生理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和价值需求,希求被尊重和自我实现。“工作是个人的社会方位和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 ‘你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被问者受雇的公司以及在受雇公司中他的能量。”[10]实现人性化管理意味着企业要重视人的因素,关注员工需求,尊重员工差异性,赋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通过调动员工的创造性愿望和主动精神,推进员工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和自我认同的实现。实践证明,人性化的管理在实现企业与员工关系和谐的同时,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整体竞争力和市场战斗力。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优化生活方式

“自我”是反思的,它产生自我认同的需求;“自我”也是能动的,它努力寻求自我认同的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自我认同的实现,需要主体发挥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优化生活方式,创造性地生活。

劳动既是人的权利,也是人的义务和职责所在,“创造和提升着人性”。[11]我国公民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秉持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信念,深刻理解马克思“劳动是人的本质所在”的价值理念,体悟在劳动中获求幸福和自由、实现自我认同的真知,并在劳动实践中自觉地对自身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和优化。

劳动在现代社会实践领域,集中地表现为工作,而工作通过从事一定的职业来完成。职业作为现代社会分工的结果,就其本意而言,它首先是个体的谋生方式。但人绝不仅仅满足于此。实际上,职业是包含着 “技艺”的 “挣钱之术”。[12]固然要依靠职业谋生,但人同时也在这种包含着技艺的活动中,体味创造的乐趣。人对生存价值的追求,使得职业常常成为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点。“人们通过劳动分享财富,也通过财富,增加普遍财富。”[13]职业是现代社会个体实现自身普遍意义的媒介,是现代社会个体谋生的手段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体。把职业作为事业来完成,实现职业与事业的结合统一,将有利于超越职业自身的手段性,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愉快工作,并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感。人的生活应当是具有创造精神的生活,现代公民应当选择具有创造精神的生活方式。

[1]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 [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2.

[2]科恩著,佟景韩译.自我论 [M].北京:三联书店,1986:39-40.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58,,10,130,54-55,54,56,9,57,59,60,81.

[4]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86.

[5]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 [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230.

[6]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 [K].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5.

[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0.

[8]王小锡.中国伦理学60年 [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7.

[9]宓小雄.构建新的认同:市场转型期国有企业的劳动控制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94-195.

[10]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 [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0:54.

[11]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232.

[12]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9.

[13]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0-211.

猜你喜欢
异化本质个体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回归本质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童年的本质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