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兰 王书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进程之中。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民族复兴需要文化的支撑。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是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的复兴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复兴,一个民族的衰落也是从文化的萎靡开始。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或者说是与自然相对应的人的所有创造物。狭义的文化,就是人在精神领域的创造物,即精神文化。它包括教育、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本文所说的文化,只是指精神文化。文化有两大体系构成:第一,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诸多要素,如理想、信仰、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第二,知识体系: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探索中所发现的规律或真理,即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主导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主导着知识体系的创造与应用。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在不断的创造、传承和累积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体系,凝聚了一个地区、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样式、信仰习俗等。文化会反过来影响国家、民族、地区的发展。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回顾世界史,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虽已随风流逝,但它们充满思辨的哲学、严谨清晰的法制,仍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根基。正是14 世纪至16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18 世纪的启蒙运动,才使得欧洲人告别愚昧和专制,获得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也才有今天西方国家的发达。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 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很少受到异域强势文化的挑战。在18 世纪工业革命之前,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文化的成就处于世界的顶峰。近代中国落伍了。从鸦片战争失败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多次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中华儿女经过近百年的求索,终于意识到国家和民族贫弱的原因在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滞后。当近代西方民族在科学技术、人生理念、思维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之后,我们的民族文化仍然滞留于中世纪的文化形态。文化的落伍和思想观念的落后,导致了被动和挨打的局面。
1.文化发展与民族复兴
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过程。探索复兴之路的过程,也是文化选择的过程。面对与坚船利炮相伴而来的西方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前途的思考和讨论一直是思想界的重要话题。首先,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文化主张,企图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其次,新生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文化主张,试图通过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以日为师,试图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以欧美为师,实行议会民主制度。辛亥革命失败后,新文化运动竖起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通过吸收西方先进的精神文化以改造旧中国的国民性,全面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提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主张。“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征程。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奠定了基础。然而,文化建设道路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样充满艰辛。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也基本实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三年恢复国民经济后至五十年代末期中苏关系破裂前,在文化发展和道路的选择上基本上是仿苏,较少有中国的独创性。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指出,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方向,文化建设领域取得很多有益成果。但是,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建设陷入低谷,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逐渐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成功探索出一条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形态。它产生形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实践,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模式。
2.民族复兴的提出及其内涵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华民族复兴”这个概念大约流行于20 世纪30、40年代。十五大以后,江泽民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掘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崭新概念首次被提出。江泽民指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取得了巨大进展,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3]江泽民在多次讲话或报告中,把二十一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标志。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
民族复兴需要文化的支撑。以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启动为界标,以思想领域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先导,原先僵化、单一的文化格局逐渐被打破,文化领域呈现出初步繁荣发展的局面。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发展的状况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是文化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的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二是传统文化受到漠视。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信服,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等缺少由衷的敬意和身体力行的实践,社会道德水准大面积滑坡;对于以琴棋书画为代表的文化瑰宝,以清明、端午、七夕等节庆为代表的民情风俗不甚了然,而对美国大片、流行乐、圣诞节、情人节等为代表的西方时尚文化和习俗盲目追捧。利润成了评价文化的价值尺度。文化对于社会成员的人格塑造,文化的长远社会效益遭到了漠视。三是思想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内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带来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多元”已成为当下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四是大众文化。主流文化有逐渐被淡化的趋势。四是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当今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在这种大环境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和挑战,文化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世界上普遍出现了认同危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没有停止,甚至有日趋激烈之势。国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弱化的趋势。
第一,文化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稳固的共同体。能够把这些各具特点的56个民族凝聚为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个重要的力量是中华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典章制度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等,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一民主国家的重要资源。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育,促进着民族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华文化不仅是联结各族人民的纽带,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并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凝聚力,为民族复兴汇聚各方力量。
第二,文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形成的系统。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对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6]文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都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经济的文化化,强调现代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个过程的始终。文化经济化,文化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文化就是经济产业。现代世界发展表明,发达程度越高,文化的支撑作用越明显。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 的25%。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其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文化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和增强经济竞争力。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综合国力是一国可以用于生存、发展和施加国际影响的各种力量的合力。其中文化的地位在迅速上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冷战时期,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思想文化为核心的国家“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大国都把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胡锦涛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7]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必须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8]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应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9]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等为主要精神的中国革命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竞争、开放、效率、创新、敬业等观念,丰富了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千百年来,这种民族精神既塑造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也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中,成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增进民族团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10]通过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1]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
2.构筑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它是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历史不长,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首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一百多年来,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有过失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部分知识分子错误地判定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是导致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提出走“全盘西化”的发展道路。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态度都是不科学的态度,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清理和继承这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对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对于增强我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用辩证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抛除传统文化中有悖于现代理念的因素,保留和继承与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相适应的文化因子,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其次,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对话,为中国主流文化建设打开了新的文化视野。要科学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个性,都是特定民族生活方式、交往实践的产物,因此,对待外来文化不应简单照搬,要根据本国的实际和需要,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一方面不能盲目排外。要大胆学习运用一切最新文化理念和科技成就,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包容性、时代性。另一方面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能迎合西方某些偏见而糟践自己的民族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坚定维护自己的文化尊严,强调文化特性,不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优势。
再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13]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价值的回归和重振。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利益格局深度调整,价值取向复杂多变,多种文化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构筑思想根基。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呈现出交流与交锋、合作与较量的新格局,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领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远低于发达国家。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让“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14]为此,首先要创作生产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大量优秀文化作品的涌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要努力提高文化生产的原创性。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肩负着繁荣国内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走出国门的重任,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核心力量。再次,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努力扭转文化产品进出口逆差,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更快的“走出去”。最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际话语权和舆论影响力。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各种层次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充分挖掘互联网在现代文化生产和信息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努力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增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建构基于中国价值观的话语权。
[1]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1991:1514.
[2]江泽民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3.
[3][9]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8 -299,559.
[4][5][6][1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16 -17,9,18.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52.
[8]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10][11]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0.
[12][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25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