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霞,郎宏志,朱慧泉,何权峰,齐伟明,李小明
(河南省轻工业学校,郑州 450000)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2012年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从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高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职业教育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来抓,持之以恒地做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给职业院校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抓住这个契机,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为中原经济区服务,是职业院校目前的重要任务。因此,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培养就迫在眉睫。
2012年11月,《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规划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政策支持更加有力,规划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进行了部署。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的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过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例如本省的餐饮业、旅游业、汽车业等很大程度上引导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这正是就业导向下的教育与经济的动态平衡。如今正在腾飞的河南,逐步发展完善的中原之地,开始重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于教育内部,更重要的来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这为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一次再上台阶的良好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产业升级、调整和承接转移的任务很重,表现在对人才的需求上,除了数量规模巨大以外,在层次规格上具有初、中、高级人才都要,中、高级人才需求更多的明显特征。经济社会的多元化趋势和教育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都有可能在一生中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只单纯地掌握一种或者几种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个人发展所接受的相关教育己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而是一种可以获得较高预期经济收益的投资,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更加主动地要求接受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河南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围绕这一主线服务。中原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先进制造业、食品饮料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养殖业及深加工业、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汽车产业。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培养和输送大批技术工人,逐步形成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梯次结构,而河南职业教育完全可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要,为其培养合格人才,形成人力资本,直接作用于生产活动中。
从本质上来讲,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为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导向和实现方式就是职业性。校园文化是职业院校中重要的培养环境,担负着完成教书育人目标的重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院校特征,不仅具有一般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还应当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将校园文化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校园文化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更多地融入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文素质等职业院校的必要元素,从而形成与其他校园相区别的独特的校园文化。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定位和内容。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河南、热爱祖国的厚重感情,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原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老子、庄子、许慎、吴道子、张仲景、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韩愈、岳飞、杨靖宇都是河南人,他们在文学、绘画、艺术、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是河南人杰出的代表和骄傲。不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河南人又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更多的中原儿女在军事、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悠久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中原文化崭新的内涵,有利于推动中原经济区稳定快速地发展,加深职业院校学生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培养职校学生热爱河南、服务河南的意识,树立主人翁观念,自觉树立为中原经济区服务的决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河南、发展河南的实际中去。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要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对企业有认同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该引入企业文化,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程度,减少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加深学生对企业的感情,更快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目前,许多学校在渗透企业文化进校园文化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努力,像有的学校积极倡导“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新时代精神,有的学校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引入企业团队管理方法来加强班级管理,按照项目管理方式举办活动,以社会化、企业化、开放性的方式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学校定期邀请企业代表举办讲座,并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实习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独特性,要使中原经济区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坚持持续发展,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人才。为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要渗透进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但知道怎么去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不但知道为什么这样去做,更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做。
职业院校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应该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社团、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兴趣、有探索研究精神。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在于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职业能力。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实施。它的建设发展首先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建设目标。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战略规划体系上,高起点长远规划,高标准规范建设,使职业院校文化不仅符合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也契合学校自身实际,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层次,培养全面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首先,将区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德国历史哲学家思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校园文化只有坚持与当地文化融合,坚持其本土性、地域性特征,才会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
其次,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对接。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对接企业文化,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的就业前程更为宽广,也使学校文化兼容并蓄,复合成一种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最后,将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契合。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专业文化要契合到校园文化中来,顺应校园文化的走向,在校园文化的统领下发展;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也要从专业文化中汲取优秀的、有特色的部分,不断充实自身。以郑州轻院轻工职业学院为例,开设的轻工专业、旅游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特色突出的专业文化,如依托轻工专业成立的学院“调酒师团队”、经管专业开办的“经管讲坛”等。
社团活动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社团活动最容易形成校园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领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学院发挥学生社团功能,抓好社团活动,每年的社团活动提前规划、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如每年举办的评优评先评选活动,都会在学院掀起学习竞争的高潮;各种文体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和团结拼搏的意识;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等灾难事故的捐助活动和对学院罹患绝症同学的救助等彰显了学生的大爱。
校园环境是文化建设的外部载体,学校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人文景观等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在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过程中,首先坚持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外部载体,学院的建筑设计、人文景观等都融入了浓郁的职业学院文化的特色,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标牌、校刊校报、校园广播台时时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精神和文化感染。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是河南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机遇,同时也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肩负着培养合格技术人才重任的职业院校必须重视自己在中原经济区中所起的作用,必须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激励职业院校学生热爱河南、愿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勇气,并且具有相应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这是时代赋予职业院校的使命,同时,只有做好这项工作,职业院校才会更好地发展,才会培养出更多实用人才。
[1] 王连照.准确定位 重点突破 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J].决策探索,2012,(8).
[2] 何小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连接与互动[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2).
[3] 方光罗,郑承志.关于高职校企合作教育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
[4] 姜汉荣.校园文化企业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5] 张茉.浅议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校文化建设与创新[J].才智,2011,(12).
[6] 刘建霜.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职业技术,2010,(03).
[7] 刘彧.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8] 邱永成.论高等职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J].中华文化论坛,2007,(03).
[9] 彭建胜,王宗凡.以职业文化传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J].职成教育研究,2008,(04).
[10] 刘海红.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彰显职业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9,(18).
[11] 张彤.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05).
[12] 张泽.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