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领,张瑞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河南郑州 450045)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高科技的竞争,而高科技竞争的本质又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为了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这一责任。
[JP2]钱学森先生的一番话概括了我国教育的现状:“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其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钱老一生忧国忧民,后来者要做的就是务实地改变缺乏创新的现状。[JP]
创新性学习[1],是学生创造性地自我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凭已有知识独立地发现未曾学过的知识、未曾知晓的解题方法、未曾掌握的研究方法的过程,是发掘人才潜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应对知识更新与应对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的需要。创新型人才通常具有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好奇心,知识面宽且善于观察;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创新型人才想象力丰富且直觉敏锐;喜爱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及游戏有广泛的兴趣;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这些特质,决定创新型人才是全球化与变革时代开创世界未来的人才。大学通过创新性教育[2],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使之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那么在如今大学所处的环境下,该如何培养创新型大学生呢?笔者将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进行探讨。
学校应该成立创新评审小组,小组主要成员由做科研的教授组成,保证科研创新氛围。该创新评审小组主要负责评审学生申请创新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该创新评审小组还要指导建立有学生组成的各个创新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在进行项目创新的同时要做好项目相关资料的整理、归档及存储,以方便创新项目能够前后连贯,方便后来者能够及时地继续跟进研究。
结合班导师制度,由班导师给学生指引创新的方向,指导学生根据兴趣挖掘潜在的创新点,根据这些创新点明确创新方向,形成创新项目,向创新评审小组申请评审,评审通过后可以获得学校一定的资金支持。
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可以考虑单独列支大学生创新项目经费,学校要保证国家下拨的创新项目资金切实用到该项目上。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从本校的经费里面专门划拨大学生创新项目经费,为学生创新提供必要保证。
创新是需要时间进行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如今大学生的课程安排紧张,每学期都要上10门左右的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被灌输知识,课外自由时间相对较少,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首先,需要进行教材改革。我国在教材编制上往往是传统知识多,补充的新知识少,限制了学生自学的眼界和兴趣,同时也让授课老师不得不从教材之外搜集大量的知识进行补充,挤占了老师的时间。其次,我国教材划分过细,每门课只针对相对单一的方向进行学习,缺乏交叉知识的讲解,客观上导致教材种类繁多。相应地,课程设置门数大大增加,这不仅增加了学生上课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再次,因为课程科目增加太多,时间安排难以谐调,不得不缩短每门课的课时,压缩上课时间,导致上课老师想补充的知识无法补充,每门课都只进行浅显讲解很难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论课时大量压缩的同时实践课时也被缩短,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中被运用和巩固,不仅迅速遗忘,还容易形成眼高手低的毛病。散乱的知识导致散乱的思维,散乱的思维导致残缺的理论体系,没有相互联系的知识将很快遗忘,导致大学生四年下来至毕业时都觉得没学到知识。最后,需要进行课程规划设置改革。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四年一共开设了50余门课程。一方面,有些课程是没有必要强制选修的,应该根据兴趣选择,因为这些仅仅属于机械大类范畴而已,对于相对具体些的专业方向而言有些课程是没必要的。另一方面,我们开设的有些课程是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来上的,或者拆分到相关几门其他课程中去的,不需要单独开课。
通过压缩课程门类、合并相关课程、调整理论课时和增加实践锻炼课时可以有效改变目前教学状况,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参与和共同解决。可以想见,一旦这些得以实现,不仅可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学得扎实,还可以留出较多的自由时间去搞创新。
让学生搞创新,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资源,主要包括足够丰富的图书资源、便利的网络资源、强大的论文数据库资源和必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资源。图书资源主要靠学校图书馆不断购入各种图书,不断扩大图书的种类和范围;网络资源主要体现在互联网资源利用和校内资源共享,尤其是校内资源共享,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应该建立一个校内资源共享平台,让校内任何人的资源都能很方便地放到共享平台上,都能方便地从共享平台上下载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另外,为了方便器材和材料的管理以及学生能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创新实验环境,学校应该提供专门的空间,比如固定教室或实验室专门划拨出来供学生创新研究使用。
大学新生一进大学就鼓励其参与进各个创新兴趣团队,这些团队采用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模式,高年级的项目负责人在做创新项目的过程中,要积极吸收那些对自己所做项目感兴趣并愿意加入进来的同学。新参与的同学通过在高年级项目组中学习、锻炼、认知,当有了新的想法时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创新项目并报项目评审小组评审立项,评审通过后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就可以吸纳其他对自己项目感兴趣的同学参与。通过这种模式,创新项目和创新能量就不会枯竭,创新就能得到一点一滴的积累。良好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氛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某方面做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
为了检验创新成果,促进各创新小组间的学习、交流,也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吸引新学生投入到创新大环境之中,有必要组织经常性的校内创新大赛,该创新大赛的组织者可由各创新小组中的成员共同组建。校内创新大赛不仅成本低,而且经常举办能够很好地在校内创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另外,其中的优秀项目还有机会参加全省性、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新大赛。
每次创新大赛之后,创新评审小组应该及时组织各参赛创新小组进行创新讨论和总结,找出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方案或解决途径,并进一步寻找新的创新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及时将阶段性获得的知识进行系统化、逻辑化整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确下一步应该学习、思考的方向。
当参与整个创新活动过程后,学生自然也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清楚了自己所做项目需要的相关知识,学生会自主地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相关知识等。学生借此也就获得了独立思考、独立在海量信息中搜集所需资源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当今社会非常需要培养的能力,也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在特定的大环境下,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往往不自觉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在某个领域做长久创新研究的人员,这就需要想办法开拓人的思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目前来看,最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跨专业、跨领域学习,比如搞自然科学研究的可以学学琴棋书画,可以研究哲学、美学等;二是进行广泛深刻的学术辩论,在辩论中必然发生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和灵感。这两种途径在学生创新过程中都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再进行总结、升华,以达到思维明晰、视野开阔。
创新活动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勇于向未知科学求知探索的欲望[3]。通过上述系统化的训练,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为以后进行深入的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指导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上述创新能力培养策略进行指导。首先选择了之前无人做过的研究方向;其次,给学生介绍清楚选题背景和预期研究目的之后,仅仅给其思考的方向,让其自主地完成各自负责的部分。毕业设计结果表明,将近一半学生的成果大大超出了最初的设想,并且这种指导方式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创新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支持,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和总结。
:
[1]张志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举措[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
[2]汪卫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西昌学院学报,2009,(2).
[3]陈雪钧,李莉.大学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