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视域学视角下的《墨子》三英译本研究

2013-08-15 00:54冯丽妍高福佳
关键词:墨子译本英译

郑 侠,冯丽妍,高福佳

(1.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冀唐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学在先秦时期曾与儒学并列为“显学”,其一些根本理念已经融为中华民族特性之一。《墨子》作为墨家经典,其译本是西方了解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窗口,《墨子》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近100年中,西方人通过译介《墨子》传播了中国文化,同时,独特的墨家思想在其译介和传播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西方视域解读后的扩展、减损或变形的新解读。目前,《墨子》一书已经出版了若干种英语选译本,同时,不断有新的英译片段问世。但相对其他中华典籍而言,《墨子》的英译本较少,关于《墨子》在英语世界的译介还有许多空白点。因此,有必要对其英译本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本文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选择《墨子》的英译为语料,通过对《墨子》英译进行历时和共时描述性研究,找出影响其英译的各种因素,为以后的《墨子》英译者提供参考。

一、《墨子》英译概述及英译研究综述

《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学的著述总编,成书大约在战国后期,西汉时由刘向整理成集,现存53 篇。该书内容广博,包括政治、哲学、军事、经济、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墨子》一书主要体现了墨子的十项基本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尚贤”为基本点。胡适认为,墨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西方近代文化最接近的一支,其逻辑学与科学观念,在古代中国,没有任何其他流派能与之相提并论。(汪榕培&王宏,2006:23)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英语世界对墨子的研究和译介却非常有限。英国圣公会牧师理雅各是西方最早关注墨子的学者,他在《中国经典》一书中,翻译了“兼爱”(上、中、下)三章。1927年,梅贻宝根据孙诒让的《间诂》翻译了《墨子》,1929年出版了《墨子的伦理及政治著作》一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华兹生(Burton Watson)选译了《墨子·十论》的大部分著作;陈荣捷(Wing-tsit Chan)在《中国哲学资料书》中全译了《兼爱中》、《天志上》、《非命上》三篇,并以“功利主义”、“非攻”、“非乐”、“节葬”、“尚贤”、“尚同”为主题对《十论》相关篇目作了节选翻译。葛瑞汉(A.C.Graham)翻译了《墨经》四篇;艾乔恩(Ian Johnston)补译了《大取》、《小取》二篇。艾文贺(Philip J.Ivanhoe)也选译了《墨子·尚贤上》、《尚同上》、《兼爱下》等内容。

但目前为止,西方英语世界流传最广的《墨子》英译本是梅贻宝(Y.P.Mei)和华兹生(Burton Watson)的选译本,但这两个选译本出版年代久远,而且对博大精深的墨学一直未能窥其全貌。200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翻译的《墨子》英译全译本,它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为国外更多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了解墨子博大精深学问的平台。

尽管如此,《墨子》的外译仍与《老子》、《庄子》等中国文化典籍的外译本的异彩纷呈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有关《墨子》英译本的探讨和评述论文也很少。因此,在当前多元化的国际文化形式下,我们需要向海外全面译介墨子的文化思想,呼唤更多优秀的《墨子》外译本的出现,以期墨学的全貌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二、描述翻译学视域下的《墨子》英译研究

(一)描述翻译学

1972,霍尔姆斯在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宣读了《翻译学的名与实》,在该文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翻译描述学”(descriptive studies)这个概念。20 世纪80年代起,由于赫尔曼斯、巴斯奈特、雷菲弗尔、图里等一批学者的努力,描述翻译学迅速壮大起来。

首先,描述翻译学的一大理论创新就是重新界定了翻译。传统的翻译研究通常用“对等”来界定翻译,而在描述翻译研究的框架里,翻译被重新界定。图里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以翻译面貌出现或是被(目的语读者)认为翻译的一切话语,不管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如此考虑,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要求翻译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固定有的。”(…all utterances which are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within the target culture,on no matter what grounds.Under such observation,there is no pretence that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is given,or fixed in any way)(Toury,1995:32)由此可以看出,翻译的内涵和外延较之以前,都扩大了。此外,描述学派的学者还认为,“将原文百分之百翻译到译文中去是不可能的,任何翻译都经过了译者程度不等的摆布。因此同一个原文会在不同的译者手里,会在不同的时代出现许多不同的译文”。(林克难,2001:43-45)

描述翻译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采取以译语为导向的研究视角,它将翻译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摆脱了规定翻译研究“对等”的束缚,因此可以解释很多规定翻译研究不能解释的翻译现象。而将翻译置于译入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之中,最终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

描述翻译学的核心是把翻译置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进行研究。玛利亚·铁木志科(1999:25)指出:“描述翻译研究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和功能的时候,将翻译实践放到时代当中去研究,因此进而将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当中去研究。”可以说,描述翻译学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它把翻译研究的视野从文本内转向了文本外。

(二)《墨子》英译研究描述对象

描述翻译学认为,翻译研究的描述对象包括从翻译选材到翻译接受的全部翻译过程及各种相关因素。就《墨子》的英译研究而言,其描述对象主要包括《墨子》的英译历史文化语境、英译目的、英译本的细节及英译接受情况等。

翻译活动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社会的某一特定时期,因此,翻译总是会受到译者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历史文化语境“不仅是形成翻译动机的直接原因,成为发起翻译行为的最初制约因素,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操控着译者所采取的文化立场、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以及宏观和微观的语篇选择。因此,翻译描写必须将这一先在性的制约纳入描写的范围”(范祥涛,2006:28)《墨子》的英译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意识形态、权利关系、伦理道德等历史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墨子》的英译过程。所以,在对《墨子》英译进行描述性研究时,一定要考虑其历史文化语境。

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以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的目的直接影响着译者多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而翻译目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翻译活动所发生的历史文化语境。换言之,翻译活动的目的上承历史文化语境、下启具体的翻译策略。就本文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译者翻译《墨子》一书时,肯定有不同的目的。因此,译者的翻译目的也应纳入《墨子》英译的描述范围。

译文是译者翻译行为的最终产品,也是描述翻译研究中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的各种因素也都能通过译文体现出来。在《墨子》英译的近100年的历史中,有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译者翻译的译本及其英译片段,由于受篇幅的影响,本文只选取三个有代表性的译本纳入描述研究范围,同时选择译本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描述对象,如《墨子》一书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典型的汉语句式的翻译等。

译文的接受是翻译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接受程度也是翻译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外,一个译本的接受程度与译入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也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也把译文的接受作为翻译描述的研究对象之一。

(三)《墨子》三个英译本的比较

不同译者翻译《墨子》有着不同的目的,因此他们的译本也各具特色。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也曾经说过“其实没有什么最佳的翻译,只有好的解说。任何翻译都对原文有所改变,而且,任何一种传统的核心概念和术语的翻译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些术语对其文明来说非常重要,它们负载着一个复杂的历史,而且根植于该文明所共享的文本之中。”(宇文所安,2003:15-16)

下面,笔者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分析《墨子》三个英译本的不同特色,以期找出影响译者抉择的各种因素。

1.异化:梅贻宝《墨子》英译策略

在《墨子》的早期译介中,梅贻宝的译本起着重要作用。梅译本的全称是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and Moste(《墨子的伦理政治论著》),该书于1929年由伦敦普氏书店出版,梅译本的问世,受到西方读者的热烈欢迎。

梅贻宝是天津人,毕业于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进修。梅贻宝翻译《墨子》的时期,正处于“西强东弱”的历史文化语境,这一时期,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的典籍著作时,总会用西方的诗学观念和意识形态指导自己的翻译过程,不时对原文进行操纵。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而传统的中国文化鲜有传入西方的时期,为了传播传统的中华文化,让西方世界了解《墨子》一书的全貌,梅贻宝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梅贻宝在谈到《墨子》的翻译策略时,承认自己经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即在译文中是多保留墨子的文体色彩及表达方式还是多使用现代英语。他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照顾前者。”(汪榕培、王宏:2006:27)

此外,梅译本紧扣原文,译笔流畅,讲究再现原文风格,用词高雅庄重,其读者对象是西方世界研究汉学的学者,突出了译本的文化价值。时至今日,西方哲学界对此译本仍有极高的评价,“尽管译自上个世纪20年代,梅对墨子大部分作品的翻译仍是研究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标准资源。”(汪榕培、王宏:2006:26)

由于中英语言及文化间的差异,汉语中的大部分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会给读者的理解带来障碍,此时,注释非常必要。梅贻宝在处理《墨子》一书中的文化负载词时,多数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向异域读者呈现中国的异质文化,同时也照顾了读者的理解接受能力。

梅译本中使用最多的注释是文外注释(脚注),这种注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主要有:关于古代中国历史人物和地名的注释。《墨子》一书中出现了很多历史人物和古地名,一般西方读者对他们知之甚少,而有些地名与现在的名称有些出入,有些地名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果只用拼音法译出来,会影响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译者都采用了添加注释的方法。

例:

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泰颠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

So,in days of old,Yao brought forward Shun from Fu-tse and entrusted him with the government,and the world had peace.Yu brought forward Yi from Yin Fang and entrusted him with the government,and the nine districts became organized.Tang brought forward Yi Yin from the kitchen and entrusted him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his plans were successful……

Note:Names of prominent political and ethical figures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Names of places the locations are now either entirely unknown or subjects of controversy among scholars.

其次,关于中国典故方面的注释。中国的典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给西方读者的理解会带来很多困难,必要的注释可以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

例:

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

T’ang brought forward Yi Yin from the kitchen and entrusted him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his plans were successful.

Note:The story is about the very virtuous man whose family name is Yi and whose name is Zhi.Yin is the title of the high office that he held under Tang.And he is popularly known as Yi Yin.According to Lü Buwei,Chunqiu Benwei Lu or Lü Shi Chunqiu,a woman of the tribe of Xin found a baby among the mulberry leaves while she was gathering the leaves.She offered it to the prince of the tribe and he reared him……

从上面可以看出,译者也用了加注的方式,对文化缺省部分做了填补性的解释,阐明了掩盖在原文字面的文化内涵,方便了译语读者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归化为主:沃森《墨子》英译策略

美国汉学家伯顿· 沃森(Burton Watson,1925—)的选译本书名为《墨子选译》,初版于1963年,再版于2003年,均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伯顿·沃森出生于纽约,精通中日两国文字,专门从事中日古典哲学和文学翻译与研究,曾先后翻译《庄子》、《左传》、《史记》以及墨子、荀子、韩非子的部分作品。西方评论界认为其译文做到了雅俗共赏,“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能从他的译文中得到好处。”(汪榕培、王宏:2006:26)

华兹生希望自己的译本能为广大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英美人士接受,所以他在翻译时尽力使自己的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其《墨子》译本可以典型地体现他译介中国文化时所采取的归化翻译策略。

由于其读者对象是普通大众,沃森在翻译时更加注重可读性和大众化,不但增加了自己认为读者需要了解的东西,同时也删减了他认为读者不需要了解的内容。可以说,沃森的译本迎合了普通读者的需求,注重译本的生动性和流畅性,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审美。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译本没有完全地再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全面传播墨子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首先,他对原文中某些含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词语,仅译出了原文的含义,而舍弃了原文的文化意象。

例:

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

A red bird holding in its beaksa baton of jade alighted at the altar of the Chou state in the city of Ch’i

上述例子出现了中国文化典籍中常见的传统文化词,它经历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文化意蕴深厚。因此,用较为妥帖的方式译出这些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词语,是每个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珪原为中国古代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沃森则把“珪”译为“a baton of jade”笔者认为,“珪”乃古代中国特有的器物,采用拼音译法能比较直接、清楚的反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而沃译本采用了解释性的翻译,虽然易于读者理解,但失去了文化内涵。

其次,华兹生在译文中用西方一些固有的、读者熟悉的文化意象来替代中国的一些文化意象,来引起读者的认同感。

例: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

Therefore,Mo Tzu condemns music not because thesound of the great bells and rolling drums,the zithers and pipes,is not delightful… (Burton,1963:110)

3.归化和异化的有机结合:汪榕培、王宏《墨子》英译策略

汪榕培教授和王宏教授是都是国内著名的英语教育家和翻译家,在典籍英译方面取得过丰硕成果。其合译本是目前中国译者中最新的英文全译本,它把被称为“绝学”的墨学全貌介绍给了西方读者。

首先,在语言表达层面上,汪榕培和王宏教授,尽量采用直译法,多选择比较口语化的句型和较正式的词语来体现《墨子》一书的文体特点。

其次,由于译者强烈的文化输出动机,他们在译介中国文化时基本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例:五谷不孰,六畜不遂。

The grains (3)would not ripe and domestic animals (4)would not mature (Wang,2006:87).

(3)The five grains are:(1)rice,(2)millet,(3)millet of a different variety,(4)wheat,and (5)soy beans.

(4)The "six animals" refer to (1)horse,(2)ox,(3)sheep,(4)chicken,(5)dog,and (6)pig.

五谷和六畜分别是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传统词语,但译者为了读者的接受能力,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同时用了加注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解释。这样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又照顾了读者的接受能力。所以说,在典籍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于富含传统文化的词语,不但要对其在原文中的含义进行一番考证,译文中也必有必要作一定的说明或注释。这是一个译者应该有的基本态度,也是一个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播者应有的责任。(邓巨,刘宗权:2007:117)

三、结语

翻译总是会受到它所发生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对《墨子》的英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不同的译本也经历了从文化操纵到文化包容的过程,同时它也代表了中国典籍翻译的总体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的学者和译者英译《墨子》的时期正处于中国学者致力于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语境里。他们翻译中国典籍是为了向西方读者介绍真正的、没有经过曲解和误解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他们在翻译时多采取能够保留异质文化的翻译策略。可以说,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寻找适当的形式完成原语形式的功能。(邓巨,刘宗权:2007:117)

综上,由于《墨子》文本中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译者既要在翻译中体现和保持原语文化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译入语承载异族文化时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理解障碍。这种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对一部作品的翻译极为重要,因为它能多角度地再现原作的精神实质和艺术风采,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

[1]Toury,Gide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London: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32.

[2]Watson,B.Mo Tzu:Basic Writings.New York and London[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3]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 (6),43-45.

[5]梅贻宝(Mei,Y.B.).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Works of Moste[M].London:Probsthain,1929.

[6]墨子(Mozi).Mozi (Wang Rongpei & Wang Hong)[M].Hunan: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6,44.

[7]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3:15-16.

[8]墨子(Mozi).Mozi (Wang Rongpei & Wang Hong)[M].Hunan:Hu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6,44.

[9]邓巨,刘宗权.论典籍中的意象转换——以《道德经》英译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

猜你喜欢
墨子译本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墨子号”与墨子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