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香
财政支出监管转型应注重提升“五项功能”
●兰 香
财政监督工作的转型,是完善财政管理功能的新思路。作为财政部深入基层的财政管理机构,如何服务于财政主体业务,全面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需认真总结,不断更新、升级管理机制,鼓励干部结合基层实际情况,逐步提升“五项功能”。
财政支出监管离不开对被监管单位情况的熟悉,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了解以及监管结果的认定和利用。这些都和财政监督干部的业务知识,政策水平,责任意识息息相关。因此,如何转变“以查代管”的思维模式为“以管代查”的监管理念,则需要不断转变干部观念。财政支出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化、转型,是加强财政管理的迫切需要,也是财政改革的必然结果。一是重新认识财政支出监管权。在有效限制权力的刚性、提高运用财政管理的柔性方面下功夫。二是提升服务于宏观需要的思维逻辑。从强化政策的执行,为完善政策提供基础资料转变。全面深入地了解情况、积极思考、反映问题和研究对策。三是树立资金使用的效率意识。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从关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向绩效评价转换。
对重大资金项目,实施全程监管,不搞“秋后算账式”监督,将可能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目前,专员办、中央预算单位、地方财政等部门和单位,均建有独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扩展专员办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能力,信息共享应是大势所趋。
按财政支出类别,完善和健全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央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构效应、存在问题进行测评,从而推动财政支出效益最大化。
立足于基层,服务寓监督之中,在转变监管模式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自律功能为目的,促进其健全财政资金内控机制。重点是促进资金使用单位,在资金管理、项目管理、会计基础、控制程序等内控制度方面,实现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自律功能为切入点,促管理、保安全、求效益,内外结合,从源头开始重视资金使用情况,规范中央资金运行程序,有效转化专员办的监管辐射力度。
一是强化数据监控力度,减少现场跟踪频率。二是统筹专员办与地方财政监管部门工作计划。有所侧重、不重复,监管结果性文书相互参考,使专员办有限的监管力量,得到广泛的延伸。三是在专员办独立开展监管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与地方财政监督部门之间的综合监管、联合监管,提升对中央财政资金有效管控的完整性。
建立长效学习激励机制,强化专员办干部的专业培训与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完善财政政策和服务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能力,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政策灵敏性,观察问题的及时性,才能有效把握财政支出监督的重点与难点。为有效提升业务综合监管功能和监管水平,一是结合工作转型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系列培训。二是建立长期的监督人才培训管理机制。按年龄结构划分,构建阶梯性培训框架,着眼未来,逐步深化培训内容,形成财政监督管理战线的“MBA”。三是逐步建立财政监督管理案例库。以案例库的形式,传承各专员办监督工作的有效做法,为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构建自学平台。■
(作者单位:财政部驻天津专员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