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财务处 郭慧娟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一收支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 “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高校的合并和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增大,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校财政收支呈现多元化,财务关系复杂化,高度集中的统一收支转变成为国家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事业收入和学校经营收入等并存的现象。于是,教育事业需求与教育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传统财务管理体制和新形势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之间的矛盾,高校提高办学效益与面临的财务风险之间的矛盾等阻止了高校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理念的今天,分析制约高校科学发展的瓶颈,有效拓展高校资金来源的渠道、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系统考虑高校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利益和风险问题成为当前高校解决自身财务问题的专项工作,使其要能满足于各学校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规模扩展与高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面对每年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流量,高校在核定过程中对预算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轻重缓急、经济效益等缺乏必要的论证,对预算资金的使用缺乏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校编制的预算并没有一定规范性,不是根据科学合理的制作标准来编制的,因而从内容上讲并不能够很全面具体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费用要求,从预算上没法掌握一个学校整体的发展方针政策,更做不到学校的资源配置优化,使得资金没法得到高效的使用,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第二,预算执行力度不够。高校制定出来的预算更多是为了表面工作,出于应付的目的,因而这些预算制定出来后学校从意识上未必会加以看重,导致预算只是流于形式。第三,对于预算的绩效并没有加以评估。对于其效果缺乏重视,预算的制定就是为了指导学校资金运行,而如果学校对于预算的运行效果并没有加以评估,对于是否有效,是否有漏洞,是否需要完善都没有确认的话,那么这项指导的工作也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根据中国社科院2006年发布的 《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05年以前各高校向银行贷款合计约为一千五百亿到两千亿,其中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曾在网上公布了自身负债的情况,约为30亿元,而每年还要向银行支付高达1.7亿的利息,目前为止学校已经负债累累。为了满足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各高校都利用银行借贷的资金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这种硬件的投资是在“借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即赤字预算,容易使高校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从高校的还贷能力来看,大部分高校的负债规模都超过了学校财务的承受能力,而真正的办学效益前景一般很难预测,因而存在潜在的财务风险。
(二)资产配置的不合理问题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以前的高校是统一拨款的事业单位,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因此,受到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制约,各大学校均以科研和教学为第一要务,对于成本的控制并没有概念,也不会对于一些国有资产足够重视,因而对于那些国有资产的监管就形同虚设了,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在核算方面,有些单位对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未按规定标准严格分开核算,带来管理上的混乱,造成国家财产流失。忽视对已购资产的利用和管理,因而这些国有资产都被闲置,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是损毁。学校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观念特别淡薄,而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了科研成果的无形资产,比如说版权、专利、商标等只需要在科研部门进行登记即可,对于这些资产的折旧、重置等并没有系统的评估和管理。形成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现象突出。
(三)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为了使得高校的日常各项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也为了使得高校内部的财务活动能准确高效的完成,必须要有一整套规范化的标准,用以组织调节控制高校的财务运行。首先,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财务控制力度不够。高校中发生的公款私存“小金库”,挪用公款,篡改账目,隐匿和偷盗钱财物质等事件表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如果是在审计中发现,往往都已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时的财务管理根本形同虚设。而在对外方面,如果没有一套很好的财务管理制度,那么对于市场上的经济变化则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和预测,必定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另一方面,学校对于体制改革也只是在摸索中,并没有很成熟,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于外界的变化没有很好的预见性,那么也就不能与时俱进地做出相应举措,制定出来的发展方针政策也未必能适应于市场的发展要求,如果学校有一些盲目的投资计划以至于给学校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以事先能起到预测作用的财务制度。其次,学校内部自身的会计记载并不完整准确。目前高校对于财务资金收支情况主要是通过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支出明细表,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折旧、重置成本、市场价值等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披露机制,还有一些专项的资金使用,学校负债情况等都没有在会计上加以披露,总之无法向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给他们的决策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再次,高校内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体制。有些高校用审计部门来取代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但由于审计部门人员少,审计人员理论水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专业知识都达不到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的功能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此外,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级,缺乏足够的权威性,甚至有的高校将内部审计并入财务部门,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四)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首先是学校的管理层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没有确定具体的财务管理职能,很多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事项,财务管理工作却没有深入开展起来。在目前财务管理对于各个组织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情况下,学校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却并没有那么高,以至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根本无法满足其工作的需要,很明显,没有一个对于财务变化有很准确判断的能力,在工作上面也没有创新意识,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高校的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财务决策无法进行,财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高校缺乏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逐渐多元化,使高校现在财务上的风险已不再只是考虑单项工作所带来的成本收益核算的风险,其面临的问题已经扩展到了投融资的方式方法以及管理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校大多数为公立大学,是行政事业性单位,可能跟普通的企业相比,在对财务的核算控制上并不会那么重视,对于财务风险的估计与预测也不到位,使得财务风险从本质上没有被遏制,此外,各大高校之间为了提高名气,也会或多或少的在投资上盲目加大,而前面讲到的高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又不够,因而对于财务预警机制做得不会好,无法合理的估量学校能够承担的债务最大限额。再者,又因为即使高校内部有财务管理准则,也会由于财务管理准则的执行不到位,审核不严格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进程,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与使用低效,资金运作不规范。
(一)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理念应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我国高校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价值还是值得借鉴的,贾芸霞曾撰文指出“高等院校价值最大化”的论点。她指出院校价值最大化可以使得学校不只是关注经济利益,而能把眼光放到为社会做贡献的高度上,其次还可以遏制学校决策者的短视行为。学校所要提高的不仅仅只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水平,而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品牌价值、高等人才的数量等都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学校应该吸引有专业素养的高水平人才,要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给予相当的重视程度,建立财务的预警机制。最后可以类比企业,对于其成本收益都给予一定的量化指标,将声誉、人才输出量、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都进行量化衡量,进行严格的成本利润核算管理。
(二)高校的理财意识要以办学效益为先,提供优质服务。高校办学不仅要在硬件上有大的投资,在软件上也要有创新和提高,办学效益的良好氛围,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办学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值等将成为高校新形势下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校的办学效益要统筹高校发展的全局,建立起以追求教学质量与人才输出量最大化为量化指标的成本收益激励体制,不仅要加大必要硬件设施的改善,对于学校软设施的建设上也要加大投入,总之要以学校办学效益为一切衡量标准。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学校与政府也存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鉴于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学校代理人必是以利我为主要动机,因而在决策的过程中难免存在短视的行为,因而在制定预算的时候以绩效为制定标准会很有必要,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中引入绩效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采取高效配置资源,控制成本,评估绩效等制度,建立起现代高效管理论的绩效评价体系。此外,教育部门也有专门要求各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提高自身财务水平,因而财务管理部门为学校管理好资金,做好账本也是应该的。对于高校的财务部门而言,改善服务,改进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要使服务与管理双线发展,以提供优秀的服务为前提,在其中又融入管理的原则,相互弥补,相互指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管理与服务能推进高校管理效能的提高,更好地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与审计监督的制度化。任何制度都会有缺陷,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高校在现有财务管理体制制度下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更好地发挥管理的功效,有力促进财务事业的发展。在高校各个领域中都不断出现了大量违规事件,既偏离了社会既定的原则和规范,又加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应按照相关国家审计法规和学校审计制度,致力于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做好监督和检查,对内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和质量给予审计测试和评价,将有关结果及时反馈并形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让财务和审计工作制度化法制化,以对那些不确定性进行防范、纠正、督促和管理。做到“依法审计、服务大局、从严法办、求真务实”从而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同时,各学校对其下属的各级机构的财务管理也应纳入本级管理范围,制定统一的会计标准,监管下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也可以直接下派财务人员到下属单位直接管理。
(四)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化理论的不断完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日益成熟。网络技术能在高校内部,高校间以互联网的形式结合起来,新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仅具备两人财务软件功能,而且实现了校务公开,移动办公等,有利于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有利于管理者正确,全面的了解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决策,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减少经济犯罪的发生。在全校内部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将会计核算与预算的评估,学费的缴纳情况等都纳入一个信息平台,建立网上查询通道,可以让学校各工作人员,包括学生自主查询办理各种费用的缴纳、查询、转账、取款等工作,与此同时要将财务部门与教务部门以及后期部门和档案部门等都联系起来,整合了公共数据资源,能完成部门之间的实时沟通、协调、信息共享。
(五)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度。高校应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范,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尽量采取先进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首先,高校要认真分析资金和负债比率,比较不同的筹资方式成本,选择效率最高的资金融入方式,同时也要高效使用融入的资金。其次,分析市场上的金融风险,合理规避市场风险。贷款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步到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还贷能力。在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背景下多方筹集资金,寻求自我发展道路。再次,加强高校资金的集中管理,合理的制定出学校资金预算,制定合理的债务借贷标准,科学使用资金,用严格的成本收益定量的计算出学校的债务警戒线,建立学校内部财务的风险机制。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各项财务工作的展开必须坚持重视当前发展的同时,兼顾长远发展的安排,要做好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高校规模扩大和资金管理问题上要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在高校的资产配置方面,要按照年度资金需求来合理地安排预算,严格审核,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在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规避方面,要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维持和发展的资金,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在高校财务人员素质提高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引进企业人事管理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同时也要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体现高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只有做到这些,高校才能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各项事业有序推进。
1.侯万能.2009.构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会计师,7。
2.欧阳卫红.2007.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建议[J].教育财会研究,4。
3.万兰芳.2009.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5。
4.王良驹.2009试论高校理财环境的阶段性特征与应对[J].财会研究,15。
5.谢鑫.2009.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
6.杨得琴.2009.高校财务监管体系构建[J].财会研究,14。
7.杨静媛2009.完善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初探[J].商业会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