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英语正越来越成为对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英语热”近20年来长盛不衰,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走进各类学校学习英语,全民的英语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英语专业圈内,语言学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量西方国家的语言学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被引进国内,我国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数也有了空前的增长。在大学中开设英语课程是大势所趋。
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是现代化的,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应尽快改 “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寻求更合理、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既具有过硬的外语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现代化人才。如今,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已引起各方关注,大学英语教师要谨记自己的教学职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本文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这是每个学生在学习时要考虑的问题。是把英语当成语言知识来学习,还是把它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不同的学习目标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果只把英语当成知识来学习,可能在应付考试方面颇有成绩,但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交际时就会感到自己低能和无所适从。我们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同时也把它用作获取知识的钥匙和工具。要想培养自己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首先要清楚什么是英语的交际能力?根据美国外语教学协会提出的交际能力的内容来看,它包括5个方面:听、说、读、写和文化素养。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是社会文化能力。要想成功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应具备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并且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从而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要达到这一目的,应采用什么方法呢?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在学习英语时,大学生普遍反映,明明是学过的词汇和句型,当从别人口中说出来时,或是在录音机中听到时,自己就反应不过来了。特别是在接英语电话,在机场听英语广播,在电视节目中看英语的新闻报道,或者看原文的英语电影时,就更茫然了。这说明我们的听力还要加强。如果我们的听力不行,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听不懂别人的话,就会出现沟通障碍,甚至会产生误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提高听力呢?
首先,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的积累。根本没学过的东西,自然听不懂。因此要听懂有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就要有相应的英语语言基础。其中包括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除此之外,还要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社会、政治、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在积累英语知识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相应的语音知识。要有声地学习,千万不可只会认,不会读,学成哑巴英语。一般说来,不会读的词,必然也听不懂。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特别是有声材料的积累,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同时,大学生要大量实践。多听不同形式、不同口音的有声语言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1)认真听好每节英语课。英语老师都是用英语授课、组织教学的,而英语老师的发音一般都是比较规范的,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每次听课,大学生都可以把它当作一种听力练习。一定要认真听,积极思考。(2)积极参加课上的听说练习。任何听说活动都是双向的,只有听懂别人的话,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因此应该认真对待这种练习,给予充分的重视。(3)多听课文录音,认真做书上的听力练习。课文录音都是用标准的英语录制的,声音清晰,语速适中,便于模仿。大学生应该多听课文录音和课本中的听力练习,既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听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4)泛听各种听力节目。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会接触到具有不同背景、受过不同教育、带有不同口音、来自不同英语国家的人士。要想听懂他们说的英语,成功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在平时就要广泛地听各种形式、各种题材的有声英语材料。(5)看原文影视节目。许多引入的光碟、录相中的英语电影、电视剧都保留了声音,而配以中文字幕。大学生在娱乐的同时,注意一下比较简单的表达方式,日积月累,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也是有好处的。(6)看英文教学节目。许多英文教学节目都是由英美国家的一些出版机构专为外国人学英语编制的。针对性强,语言地道,适合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特点,例如《走遍美国》、《走向未来》等等。总之,只有切实掌握扎实的英语听力能力,才有可能听懂外国人的话语,进而与他们跨文化交际。
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离不开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然而事实是,当问及大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哪个能力最难培养时,有些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说”的能力。他们说,尽管学习英语有一段时间了,积累了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但一有场合需要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所学的东西就不够用了,有时甚至张口结舌,力不从心。这反映出口语表达能力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口语能力,能够比较自如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直至在社交场合做到脱口而出,应答自如呢?这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要有一定的语言输入。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是一种语言输出,而这种输出又是在一定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正确得体地进行表达。否则口头表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输入一定的语言知识,就要多听、多读,通过各种渠道吸取知识。朗读和背诵一些常用句型和范文以及大量的阅读都是打好口语基础,增强语感的好方法。当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后,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不必为如何表达而苦苦思索,使正常的语言交际出现冷场。
其次,积极参加各种口语活动。除了存储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只有抓住机会,多做口语练习,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英语课上,教师会设计各种各样的口语练习,关键是大学生能否抱着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练习。课下,也应抓住一切机会和教师、同学们用英语交谈,练习口语。如有条件,可以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和社会上组织的英语角的活动等等。只有经过充分的语言实践,功夫到家,口语能力才能提高,进而形成熟练自如的英语交际能力。
再次,克服畏惧心理,大胆实践。畏惧心理,好面子,怕出丑都会影响口语能力的提高。试想,在一个人进行口头表达时,总考虑自己发言的结果会怎么样,顾虑重重,必然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不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不理想时,就会给自己造成一种思想压力,以后不敢大胆发言,失去一些练习机会,形成“恶性循环”,因而,对口语练习产生畏难情绪,这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是极为不利的。一定要扫除顾虑,敢字当头。人人都会出错,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正视错误,在错误中学习,才能迅速提高。因此,扫除顾虑,大胆实践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诸因素之一。
英语不是母语,即使讲得很流利,说到底,对于大学生来说,也还是一门外语。要用外语在涉外环境中成功地进行交际,不能不说是一道难关。这道难关来自于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包括习惯表达方式及是否地道、洋味足否等,更来自不同文化的积淀,包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简单例子,国人写文章,喜欢引经据典、抬出古人、名人或大作家来,以示文化功底深厚、论之有据等,很多人乐此不疲。英语写作却基本上是相反的,过多引用典故、成语、名家等反而会给人以缺乏独创或独到见解、满篇陈词滥调之嫌。另外,有些西方学者认为,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这种描述是否准确可以商榷,有一点是清楚的:当我们用英语同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组织和个人)交际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并尽量使语言地道,符合习惯表达方式,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以书信为例,中国的书信格式与英语国家的书信格式是大有不同的。学会了英式书信表达方式,才有可能与英语国家的人互相通信,让对方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就有书信这种文体实例,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格式,这样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英文书信体格式,我首先引导学生把中英文书信体格式进行对比,着重强调英文书信特色,然后将课文作一些“公式化”的概括,在课堂上让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做一些简单的替换练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后给自己的好朋友写英文书信,也可以引导班上的学生彼此互相写信,一起探讨,共同进步。书信内容可以谈自己的家庭、班级、学校的情况,家乡的面貌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促使学生们比较全面地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单词、句型,而且空前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能用外语写信了,原来英语绝不只是单调、枯燥的单词、音标、句型。
在现代社会中,各行业需要的是综合性英语人才。这类英语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进行跨文化交际,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大学生个人能力的时候也要激发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能力,在英语课堂上安排一定的练习,从各个角度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含金量”,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王静静.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基于认知隐喻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2]李维.提高农学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1,(7)
[3]长孙馥蓉.用电影教学加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