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2013-08-15 00:48:28媛,王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董 媛,王 芳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社会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社会中的各方面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影响。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部分,同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并在社会大环境发展中与其他文化进行着融合,在如此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属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背景。面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悄然改变,关于教育方面的改革也在同时进行,以求取得教育理论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此列。在多元文化利益相互激荡、交融共存的今天,尚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由于思想正处于急剧变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容易因外界影响而发生巨大改变[1]。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不仅如此,在不断追求高效率的今天,人们同时也开始关注高效率背后的高质量。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的有效性,也逐渐备受瞩目。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影响思政教育有效实施的障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探求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也是在现实基础上开展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更多的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当真正的运用于实际时便会出现与现实的断层,进而不能有效地实施,也就从实践层面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不成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有效性的前提,当实施过程真正有效地作用于相关客体时,才能最大可能地产生所期望的教育结果。如今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科技的进步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深入,多元文化环境形成对思政教育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又因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思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出发点障碍。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着改革与创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的是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这也就使得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制定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以全面的、灌输式的方式为主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时,缺乏科学的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过于片面地强调“科学知识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机械化模式,特别是教育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化倾向,是理想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泛滥,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结构体系本身缺乏科学认识且把握失衡,结果出现脱离实际、方法单一、运行封闭、形式主义泛滥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沦为空疏无用的说教,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入死胡同,发展趋于停滞[2]。随着科学主义的发展,实证研究开始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但理论知识却开始被片面理解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定,也随着这种知识的偏差化开始与知识本质相脱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追求工作的高效化,开始更多地采取知识的灌输。这也从现实实践中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实施方法上,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从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障碍。

二是多元文化的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产生影响,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障碍。社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源泉,并且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相应地加快,网络媒体每天都在更新并产出各种信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来已久,从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文化中提倡的“仁爱”教育,到宋代的“三纲五常”等,有些传统德育教育一直沿用至今。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西方文化价值观开始进入中国,形成了一定的道德价值冲突,同时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多元文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必然导致价值体系的多元[3]。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包括理论灌输、实践教育、自我检讨等,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理论的教授,这些也是我党在长期的斗争中总结的经验成果。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心理咨询、预防教育、共享式教育等,更多的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这些理念大多是来自国外,或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进入社会大环境,经过一段时间融入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背景。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传统与现代应该相互融合,相互辅助共同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然而,事实上,人们过多地追求自由与个性特征,而片面地排挤和放弃传统。以致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面对多元化,有些人意识混淆,又错失教育重点,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又一障碍。

三是为了应对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实施的情感化和趣味化。在现实社会,有人提倡从娱乐中学习知识,提高人的兴趣进而传授知识才是最关键的。这样的想法过分强调了教育本身的趣味化,单纯地想要通过娱乐化的活动提高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需要情感熏陶和趣味引导,这也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必然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走向情感化和趣味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事是统治阶级按照本阶级的要求,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层面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同时按照教育规律开展的特殊教育方式。所以,其本身就带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政治性。如果,无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及形式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那么也就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政治性,从而也就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从另一方面说,多元化带来的是对个性及自由选择的推崇,但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过分地强调情感化和趣味化,忽视其政治作用,那么就从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二、分析障碍背后的原因

面对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在有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和其实施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要步骤。

一是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形成了障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过程的片面性。知识的建立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同时也是为人类社会活动服务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过多地对知识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宣扬,使得知识的探求开始偏离原有的发展路线,使得其具有了不尊重知识本质的发展特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求上,随着科学概念的不断介入,方法的创新开始一味地追求科学化,而不注重人的活动,从而也就出现了一定的机械化和知识的僵硬。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基础的,如果脱离了现有人的存在,只追求知识的科学化存在,不注重知识的实践性,那么其教育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探索是其有效实施的根本出发点,是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但多年来,学者更多地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从而忽略了对实施的研究,也就造成了一定的理论空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针对性、方法科学性、内容的丰富性、实施可操作性、对象差异性等方面的研究。这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为一个障碍的原因。

二是就多元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性形成的障碍而言,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多元文化的冲突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时代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的冲击,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深,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环境在社会环境中融合成型,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寻和实施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在这样一个多元环境里,传统的价值观和新的价值观处于冲突时期,中西文化也同时处于碰撞阶段,各方体系都处于模糊和不稳定的时期,政治方向和价值判断也就出现了一定的紊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就遭遇到了这样的现实障碍,在各种碰撞曲折中前行,有效实施不能得到保障。这也造成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分的批判和摒弃,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分青睐的局面,人们开始倾向于方法研究和实践过程的中立化、趣味化、生活化、利益化,这一系列情况的出现也就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

三、探求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措施

多元文化社会环境无法改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传播的重要过程,其有效实施就成为关键。应对面临的挑战,如何完善相关的实施措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的根本任务。

一是创新理念和思路,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创新是理论的突破点和关键点,只有不断地创新原有的理念和思路,才能更好地为理论服务。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坚持原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贴近受教育者,创新理论思路是发展的方向。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上,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加强思政教育的目标针对性、可操作性、内容的丰富性等,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理论基础上具有可靠的保障。全面考虑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际,根据社会实践建立较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多元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长久的影响,特别是传统思政教育和现代思政教育的关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在过去的时间里是有效的,特别是在特定年代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冲击的今天,其实施的有效性便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排挤和冲击,在我国的现代社会,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价值体系的不稳定时期,本质上带有较浓政治色彩且又带有一定社会任务的灌输式教育便是必不可少的。在面对现代思想的时候,不可一味地追逐,要科学地将其运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充分利用两者关系中的利弊,取长补短,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地体现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其有效性,形成较高实效性的双向交流。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消除多元文化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作用日益体现,其影响也在不断加强。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媒体的报道,媒体也在有意无意中不断成为引导人们的工具。大众传媒作为一把“双刃剑”,也可以被思政教育所利用。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影响力大、传播途径广泛的新技术[4]。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利用媒体的传播功能,将所要宣传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对人们形成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良好的社会影响有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大众媒体,可以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有利于切实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于此同时,还能通过媒体的正面报道,消除多元化带来的一些不良、负面的影响。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造成了影响,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在面临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仍要经历巨大的挑战。在探寻理论改革与创新的同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最好方式。

[1]张冬梅.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王群.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118 -119.

[3]冯永刚.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应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30-32.

[4]吕青.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78 -79.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