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雅兰
(重庆行政学院 文史教研部,重庆 400041)
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社会心态是与现实社会的深刻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心理的即时性动态,是急速的社会变迁所赋予的动态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态中的“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状态,就是指直接性;二是态势,指即时性;三是动态,指流变性。这三种表现形式统一成社会心态的“态”。
社会心态是一股强劲的社会力量,与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与社会环境互为因果,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作用,成为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随着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涌现出来了许多矛盾。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消极的社会心态呈现增多和蔓延态势,对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产生阻滞作用。
通过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分析以及对近几年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社会舆论、社会事件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权威部门对公民社会心态的调查结果,发现以下的几种消极心态较为显著并值得关注。这些消极社会心态具有显著的情绪特征和行为指向。
社会焦虑是社会成员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焦虑的特性是不确定感和无助感,是一种不安定的情绪基调。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转型期,大批社会成员为家庭基本生活和自己的前程奔波,很容易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的情绪,致使社会焦虑现象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比较明显的时代标志。
中国现阶段社会焦虑的表现程度和波及范围都是空前的。中国民众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焦虑过。《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焦虑过。受访的人群属于不同的阶层,其中涵盖了中国社会的各个群体,如公务员群体、企业家群体、白领群体、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学生群体。
社会焦虑普遍表现为急切、匆忙、无序。生活节奏的加快,预期目标的不断加高,竞争愈来愈激烈,与此相伴的是时间的紧迫感和能力的消耗感,无形的压力和急迫感困扰着大多数社会群体。政府也着急,急在GDP涨幅不够快,发展势头没领先;普通百姓也着急,担心供不起孩子,养不起老,看不起病,住不起房,就不到业。所以,加班加点是常事;节假日也忙出游,各个景点人满为患;读书的孩子也加入急迫的人群,周末、假期参加各种培训班。在这种社会慌乱中,身心疾患的比例激增,青壮年过劳死、忧郁症成了排在癌症后的又一个人类杀手。焦虑的社会,是无目标、无方向、无法持续发展的社会。
当下中国,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较早的三聚氰胺事件,接下来的染色馒头、激素黄瓜、瘦肉精猪肉、福尔马林血旺、近来的黄金大米、速成鸡等等,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吃到肚子里的食品是否安全,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中熏陶长大的中国人每天都生活在“食品恐怖”中。由于负面事件经常性发生,而真实信息又没有及时发布,那么谣言借助网络平台迅速传播。日本地震核辐射恐慌中,中国民众群起抢盐。世纪末日传言会出现3个连续黑夜,结果民众又囤积蜡烛。社会恐慌还具有传染性和迁移性。一地一处的事件造成的恐慌借助网络可以短时间内扩散到其他地区。吃什么都可能有毒的恐惧、被欺骗蔑视的恐惧、被社会抛弃的恐惧,这些都演化成惶恐、不安、无助的情绪。
习惯性质疑是指由于社会公信力缺失而引发的社会不信任,主要表现在对社会现实进行“问题化解读”与“罪错性归因”的负面社会认知和社会心理倾向。陈光标高调慈善,有人说他作秀;年轻的女干部升迁,被认为是潜规则或有不同寻常的背景;法院庭审中,法官被原告打倒在地,有人说他“假摔”;官员自杀,被认为一定与贪腐有关,媒体公布“抑郁症”,被认为是托词。实际上,习惯性社会质疑已经不是探究性质询,而是直接的谴责性批评。这种质疑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为了否定和谴责。公众对什么都不信,倾向于用一概否定的态度应对一切,是因为负面经验的积累所造成的社会信任崩塌。可以说,习惯性质疑是一种群体化的认知防御,因为无法相信,所以选择不信和质疑,其结果是导致社会戾气和社会不满的积累。
现在,上网浏览新闻,每一个关于明星新闻的评论跟帖特别多,不是就新闻本身发表看法,而是泄私愤,充满污言秽语,不堪入目。这么做的原因恐怕就是所说的仇富仇官仇一切比自己好的事物或自己没有的东西。
这就是社会怨恨。社会怨恨是由宿命性的无力感引发的强烈对抗意识的社会情绪。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是社会怨恨产生的认知基础。但社会民众的社会权利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侵害,又缺乏正常渠道维权,怨恨和愤怒就成为对伤害的阻隔和下意识的报复。社会怨恨矛头所指,一般是强势和权贵,仇富仇官是对为富不仁、为官不廉者仇恨的阶层泛化。从“李刚是我爸”、“药家鑫案”、“杨佳杀六警察案”等负面事件中可以看到社会怨恨的指向和情状:一是群体性非直接利益冲突;二是个体反社会暴力泄愤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社会怨恨情绪极易被点燃,社会心态已然失衡。
当个体遭遇挫折,需求与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考验:一种是怨恨愤怒,情绪出口向外,获得一种胜利的快感;另一种就是抑郁冷漠,冷漠是挫折反应的内向型情绪状态。社会冷漠表现为对社会事务漠不关心、人际情感淡漠疏离、社会行为冷酷无情。80岁老妇满堂儿女却无人照管;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亲生孩子被弃于草丛;中学女生被群殴,同学们在旁叫好;小悦悦遭车碾压,18路人视而不见,这样的事件一次又一次让人们感到震惊,大呼人心不古。“老人倒地不扶”渐成常识,“扶老恐惧症”延伸到好人做不得,看谁倒地了都认为是“碰瓷”的,是骗子。社会信任是社会合作的基本条件,据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2010年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调查》,居民对邻居的信任度为“基本不信任”,对陌生人和网友则是“高度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导致社会冷漠。社会冷漠是社会情感阻隔封闭的结果,充满理性计算而缺乏投入的社会是冰冷的社会。
以上概述了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消极心态问题,但其表现形态却是多样化的,并不局限于本文所列心理现象。消极社会心态的种种表现不是民众的主动选择,而是人们对目前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状况的应激性反应。社会快速转型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动造成诸多承续性断裂,打破了人们所熟悉的生活秩序,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洗牌”造成社会保障体系未健全及相对剥夺的分化局面,进而带给人们共同的社会心理感受,那就是不安全感。正是在不安全感的裹挟和困扰之下,呈现出各种消极社会心态。
“安全感”是心理学上重要的概念,首先它是一种感知,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的各种需要的感觉”,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同时,它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心理需要,是个体寻求环境的安全、秩序、稳定以及保障的需要。安全感是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发挥的基础要件。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把握,对自己的身份无法确认,对周围的人不能信任,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危险重重,就会丧失个体自身的确定感,丧失对周遭环境的控制感,呈现出来的就是不安感。
不安全境况引发一种紧张失衡状态,充满压力与风险。人们总想要做些什么,以图消除紧张,缓解压力,规避风险。上述消极社会心态的诸多表现都能从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对确定性的渴求上找到根源。对当下具有威胁性的事态感到不安全,表现为社会恐慌;对未来不确定的状况感到不安全,表现为社会焦虑;面对不安全的事态境遇,想改变现状又遇到很多阻碍,于是产生社会怨恨,以恨对抗不安。可以说,中国转型期的消极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无力改变和抗衡的社会现实的“不安全感”而引发的社会情感表达。消极社会心态实质上是应对社会不确定状况和没办法控制走向的社会心理防御,用以阻隔不安全感。但是,它不能消除不安,消极心态的过度蔓延还可能造成社会不安的加剧。
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不断深化的时期。这种不断深化的改革意味着以往社会经济利益结构要发生全方位和大幅度的调整,要重新构建社会利益格局,也就是说,许多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位置要重新洗牌。毋庸讳言,经济利益对于每个群体和社会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一夜暴富”和“一夜下岗”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同时大面积存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迅速崛起了一部分高收入者群体和一个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舒适的中等收入群体;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生活贫困的低收入群体。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动使得社会阶层迅速分化,社会资源均摊共享的格局被打破。相应地,在制度、财富、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资源配置上拉开差距,社会财富向政府部门、垄断行业、发达地区积聚。
精英群体的结盟,形成对社会资源的垄断,直接损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社会底层群体既失去了基本保障,又遭遇相对剥夺,陷入贫困境地。一夜下岗的工人,先是承担再就业压力,后是经历失业风险。离乡进城的农民工,由于农民的身份,在社保、薪酬、子女入学及参加高考等方面遭受不公平待遇。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大批年轻人“毕业即失业”的严酷现实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梦想打破。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个“拼爹”的时代,如果没有“背景”,缺少资本,生“错”地方,干“错”行业,错过机会,即使不断努力,也无法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身份不能确定、现实不可掌控、未来无法预期,在这种状况下,人所体会到的是无力感、挫败感、不安全感。消极社会心态则是各种社会伤痛的衍生物。
曾看到这样一条微博:中国最缺的八样东西。缺信仰排在第一位。“除了金钱,什么都不信”。信仰不是万能的,但信仰却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所必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一个民族的民众普遍具有信仰是一件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必需的事情,当然,不包括那些极端化的信仰。信仰是事关社会共同体的基本观念、整合、心理状况、长远目标以及民众基本行为方式的重大问题。民众如果普遍具有一种信仰,那么这个民族的民众心里就会比较踏实,民众的内心会比较强大,其行为会由于有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和坚实的底力而能够经得起许多诱惑、能够经得起许多挫折,其抗击打能力较强、进而减少消极情绪的困扰。
让人担心的是,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期,由于种种原因,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丢失了信仰。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现阶段许多社会成员的灵魂往往缺少一种坚守和定力。进一步看,由于灵魂缺少坚守和定力,心无所惧,为了自身利益什么都不怕,心中没有任何敬畏。这是最可怕的。因此,不少社会成员在面对诱惑尤其经济利益诱惑时,其行为往往会缺少坚定的信念、长远的目标取向和执着的精神,难免随波逐流,飘忽不定,没有“主心骨”,进而会陷入某种不安抑或怀疑、憎恨、冷漠等情绪中。这就是消极社会心态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就总体而言,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时,当人们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人们各种社会保障都很健全时,人们不必感叹“生不起病,上不起学,养不来老”时,当社会的基本规则体系真正建立并有效运行,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整个国家在法治下运行时,那么社会消极心态会从总体上减弱并逐步消失。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要消除消极的社会心态,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节失衡的社会心理,促进健康、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形成。只有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心理,才可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笔者认为,我们可从以下途径调节社会心理。
(1)消除社会心态不是个体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尽管消极社会心态以及连同产生的负面社会行为乃至群体性社会事件,都是通过个体、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来表达,但消极社会心态不能通过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调适路径来改变。
(2)消极社会心态不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是社会风险的“警示灯”。消极社会心态的存在,提醒我们找寻结构性根源,是“以负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行”,不能无视消极心态的存在,更不能靠强制粗暴的“维稳”手段加以清除,任何忽视和打压都是错误的应对。
(3)正如去除不幸的根源不必然收获幸福,消极社会心态的消除并不意味着积极社会心态的生成。消极心态减弱和消除与积极心态的引导是两条不同的路径:消极心态需要释放、疏导、化解;而积极心态需要构建、培植、褒扬。
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衡量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取向。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消极社会心态不是个体心理失衡,而是社会症结的显现,其最深层社会根源乃是公平正义的缺失。
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如果缺少了规则体系,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面临一种不确定性的前景,使人们的行为缺少一种可预期的长远目标,存在着诸如随意性、风险过多等情形。现代社会必定是一个凭借着规范、合理、公正、公平的规则体系而运转的社会。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速转型的时期,由于缺乏规范、合理、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而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表现得十分明显。所以,进行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重大的任务。而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需要根据一种基本的理念来进行。那么到底根据什么理念来进行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我们知道,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价值理念。所以,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理念依据。基于公正建立一种体制,这种体制下,底层人可以向上流动。改革行政审批、年检、准入、罚款等制度,充分调动人民创业、劳动的积极性,让每一个老百姓踏实干事,心情愉快,不去求人,成本很低,都可以致富。这样的社会,民众能普遍地参与社会发展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成果;可以保障民众公开透明地参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活动,不允许某些人谋取不当利益;在分配上兼顾全体公民的利益,防止过于悬殊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当民众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得到平等对待、有足够的尊严,劳动者“饭碗”牢靠、有足够的安全感,遵从社会规则又努力奋斗的人能看到希望、对未来抱有乐观的预期,社会才能呈现出安定有序的和谐状态。
社会心态有其成因,也有其影响因素。影响社会心态的因素中,媒介环境是重要的一部分。媒介环境特指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与人共同作用建构而成的社会情境。与现实社会环境一样,具有强大的讯息承载和传播功能的媒介环境,越来越广泛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的样式。现代传媒具有迅速性和跨时空性,人们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强,但一味依赖媒体,不一定是“知道”世界,而更可能是“遮蔽”世界。媒体即便是真诚的,它所呈现的也不是现实,而是“观念的构造物”。大众传媒自身负担的舆论监督使命决定了它对负面信息和社会问题的敏感,呈现出来的社会面貌与现实社会相比更多灰暗色调。受众通过媒介之眼,看到的往往是一个积聚并放大了的灰暗的社会景观,加之负面的东西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和警觉,于是,周围相对“平庸而乏味”的真实世界隐退,媒体所呈现的“拟态现实”得以现实化,产生消极悲观的社会情绪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社会心态的引导需要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对于大众传媒而言,要褒扬社会正义,承载社会担当,特别要注意把握“揭露社会时弊”与“发现社会善意之间”的平衡,避免一味消极否定,尤其杜绝虚假夸大、哗众取宠的浮躁之举,大众传媒对社会上的假丑恶和真善美都要报道出来;对于受众而言,要提高媒介素养,提高理性判断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对媒介环境负面效应的抵御能力,更要善于“推开”媒体,走进真实的世界,直面社会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传媒与受众良性互动必然促进理性平和社会心态的生成。
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焦虑、不满、愤恨、被剥夺感、无助、空虚等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果任由这些情绪不断积累,最终会形成危害社会稳定的巨大力量,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因此,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心理疏导机制,使社会成员的不良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化解和释放。心理疏导机制是和谐社会的“安全阀”。其一,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对有心理障碍的社会成员实施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其二,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社会成员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学会对情绪实施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其三,建立多渠道的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使社会成员可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缓和内心冲突。同时健全民意监测网络,政府可通过互联网、媒体、研究机构等渠道调查社会成员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取向、社会心态、行为倾向等问题,及时调节负面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平和心态的形成,真正体现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林金芳.缓解社会焦虑应有制度化渠道[N].中国青年报,2006-12-05
[2]吴忠民.社会焦虑的成因与缓解之策[J].河北学刊,2012(1).
[3]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