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 张咏梅
(重庆市巴南区蚕桑站,重庆 401320)
蚕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茧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商品。养蚕业遍及全国26个省(区)的1 000多个县,拥有67万hm2以上桑园,1 000万户蚕农,丝绸工业年产值已愈1 000亿元,蚕农收入每年有100多亿元,蚕业曾经是许多区域农民增收的支柱或骨干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纵观近几年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全国蚕茧量迅速下滑,大部分地区快速萎缩,甚至无人养蚕,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巴南区发种量从2001年的45 068张下滑到2011年的7 190张。近五年的发种量下滑速度更是惊人,2008年减39.99%、2009年减47.04%、2010年减20.64%、11年减6.5%、2012年减38.87%、2013预计减产30%。
目前巴南区养蚕范围逐步萎缩,发种100张以上的镇街由2001年的17个减少到现在的7个,有7个镇已不发蚕种了。
自巴南区东泉丝厂、绸厂、渝满港公司关闭和绢纺厂破产后,该区唯一的支柱企业茧丝绸公司也于2009年关闭,至此巴南区在蚕桑行业无一企业支撑。
按照2012年春季收购均价24元/kg计算,平均每张蚕种最多能收入:24元/kg×40kg/张=960元,以一季蚕27d计算,平均每天收入35.6元(毛收入)。这还是没有任何意外事故的前提下,加之在我区除专业合作社外,蚕桑的综合利用开发基本是空白,就养蚕来看效益低下。
自区茧丝绸公司关闭后,巴南区蚕茧收购除了专业合作社收购比较稳定外,其余的收购单位都不稳定。一是表现在价格上,收购单位普遍存在压级压价,每年收购价都低于市物价局规定的中准价;二是在收购时间上,有的收购单位只收一天,有的只收半天;三是在收购地点上,有的收购单位不按规定在应设的点上收购,每季只在比较集中的地方收购,给蚕农的售茧带来很多不便;四是在利益上,在蚕茧价格不景气的时候或季节,有的收购单位就不开秤。
随着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巴南区以前建立起的蚕桑服务体系已经解体,专职负责蚕桑生产的人员基本没有了。
巴南区蚕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桑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曾经发种11万张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笔者认为要促进巴南区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结合重庆市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和我区位处主城的实际情况转变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寻找突破口。
平桥村新桂蚕桑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于2008年5月正式成立,现有会员2740名,有桑树145万株,其中良桑占80%,有132万株,小桑园55.67hm2,养蚕农户606户,占总农户的61%。在全区发种年年下滑的情况下,该合作社2010年养蚕565张,增长40.54%;2011年养蚕850张,增长50.44%;2012年养蚕940张,增长10.58%。2012年在综合利用方面,发展桑园林下养鸡户20户,共出售成品鸡四万余只,产值达224余万元。嫁接果桑1.33hm2,目前桑蚕产业已成为平桥村整村脱贫的支柱产业。
新桂蚕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践证明,以农户为主体的合作与联合,是实现农民自我服务、保护和扩大农民利益的有效形式,是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首先,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大市场对接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载体。
第二,有效地鼓励、扶持、指导社员 (蚕桑大户)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营造了主导产业的壮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性互动的氛围。
第三,合作社实行统一操作规程、推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升了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推广提供了组织保证。蚕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为宗旨,把服务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技术部门管不了、政府部门管不好的问题。把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在蚕种发放中,合作社利用社员覆盖面宽、带动力强的优势,逐户统计、提前预订、承诺服务、承诺扶持,改变了过去行政命令和硬分任务、硬压指标的做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避免了盲目性和蚕种的大量损失。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椹又被称为“民间圣果”。1988年,卫生部公布桑椹、桑叶与药食同源,科学技术检测为无毒植物。目前国际上正在掀起开发第三代水果资源热潮,被列为第三代水果之一的桑椹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称为第三代水果新秀,又称3G水果,其加工品被誉为21世纪最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无公害的果、蔬成了百姓的首选,桑椹现在成了宝贝。果桑种植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面临的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3.2.1 发展果桑的优势
一是果桑种植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我区南彭街道重庆绿丽草莓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国进,2012年5月引进80株果桑苗试种,2013年4月就实现了挂果,株产量达2kg,一分地收入达六千余元。张国进从事果树栽培多年,他的体会是果桑种植与其它果树相比,成本和投入相对较低。只要管理得当,667m2(亩)产桑果可达1000~1500kg,按批发价20元/kg计算,收入可达2万以上,效益优势明显。
二是果桑种植简单易行,可节约大量劳动力,果桑栽培管理技术简单,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劳动量不到普通水果栽培的1/5,省工省时,符合广大农民“望天收”的传统心理与耕作习惯。
三是区位优势明显。巴南区是重庆主城区的城郊型农业区,是主城的后花园,交通方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越来越重视,追求绿色、环保食品成为人们的共识。加之我区已有采摘樱桃、草莓、梨子等的人气市场,果桑必将成为下一个人们追求健康食品的目标。
3.2.2 种植果桑的模式
自由采摘模式。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利用成熟的农家乐、农业园区,果园等的闲散地,如地边、土坎等种植果桑,稍加管理即可快速投产。此种模式的优势是有成熟的环境条件,有人气市场,投入少。如在葡萄园的四边种植果桑,由于两者的生长时间差,既不争光,也不争地,却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业主的经济效益。在樱桃地的四边种植果桑,因果桑成熟季节刚好在樱桃采摘之后,可利用人气延续采果时间,增加果农收入。我区的萄源社和虎皮樱桃基地已加入发展果桑的行列之中。
叶、椹专用模式:引进有实力的业主,流转土地,成片种植,目前巴南区已有业主种植果桑6.7hm2。可生产优质叶、椹系列产品,如桑椹酒、桑椹糖、桑椹蜜饯、蜜膏,桑叶茶、桑叶咀嚼片、桑叶干粉、桑叶营养素等多种保健产品,拓展桑树综合利用开发,亦可丰富水果市场,或为相关加工企业提供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