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高校就业工作

2013-08-15 00:44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杭广仓
电子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就业指导毕业生

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杭广仓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强调:依托网络,加大力度,为毕业生提供丰富、便捷、高效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这对加强网络时代的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1世纪中国已加速步入网络时代,网络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并对人类社会的生活、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数量已经处于高位。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应用和普及网络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载体和自我宣传的重要窗口,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观察社会、了解信息、塑造自我的重要平台。面对这一新的形势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网络时代加强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无疑已成为各高校必须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普及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

1.网络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了新平台。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和不断发展,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就业网站,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随之发生改变,高校通过网络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就业工作的主渠道。高校通过就业网站平台,设立政策与法规、指导与服务、求职与招聘、优秀毕业生推荐、招聘会发布、职业测评与教学、就业调查与分析、就业论坛等多个板块;开发或购买相配套毕业生信息查询系统、用人单位信息查询系统、学生个人求职简历自助发布系统、用人单位招聘信息自助发布系统,职业测评系统等。[1]这不仅使就业信息的传播更为全面、快捷、高效,而且也使就业信息的收集、传递、利用和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就业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2.网络增强了就业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众所周知,以往高校就业信息的传递速度慢、覆盖面窄、手段单一、渠道不畅,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信息资源匮乏、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困扰。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海量、开放、超时空、覆盖面广等显著特点,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从而掌握了主动权。同时高校就业部门也可以利用QQ群、邮件、飞信、移动信使等网络信息平台的群发功能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不仅增强了就业工作的时效性,而且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网络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瓶颈问题。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着“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师资队伍不过硬”[2]等许多不足之处,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网络资源的高度共享性和开放性,既有利于学生轻松自如地在信息海洋中获取所需的各种就业信息,也有利于从事就业指导教育的教师实时更新教育资源库,丰富教学研究内容。高校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设就业指导教育网络学堂,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系统、权威、实用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但能够为学生供连续性的就业指导,而且也可以解决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硬件资源和师资队伍资源两大瓶颈问题,降低师资特别是兼职师资成本,克服硬件资源局限。

4.网络满足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需求。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这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具有的便捷、高效、信息海量、覆盖面广等特点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就业服务,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咨询、测评等服务需求。有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利用网络隐蔽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就业社区的讨论和交流中接受老师和学生的鼓励与引导,化解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如自卑、焦虑和依赖等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就业心理成熟。

5.网络有利于对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管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新平台,采用计算机对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进行网络管理,采用系统操作实现数据的统一、规范、准确和及时,大大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效率。通过网络可以对每个毕业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等,便于学校对毕业生信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可以对学校毕业生生源分布、专业分布、就业状况等进行分类分析和统计,为学校了解就业状况、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政策提供依据。通过网络上传就业数据,可以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无纸化管理。[3]

二、网络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不良就业信息的冲击加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信息网络化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高校的就业环境更为复杂。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使网络上精华与糟粕并存,容易导致一些分析、判断、辨别能力较弱大学生误入歧途,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学毕业生急于就业的心理,在网络上宣扬拜金享乐主义思想,发布虚假信息,欺骗一些学生上当受骗。

2.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单向性和权威性受到了挑战。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性和权威性。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状况,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虚拟隐蔽性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信息,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他人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从而使教育者的社会权威逐渐削弱。

3.高校就业部门管理网络媒体的能力建设有待加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网络已经遍布高校校园,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高校就业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能力。然而,对于网络,目前高校就业部门管什么、如何管还有待大力研究探索,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更为突出的问题是高校就业就业网站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交互性,站点维护不完善,信息资源更新缓慢,内容过于简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以致访问量较低,覆盖面窄,实际效果不佳。上述情况说明,高校就业部门运用网络开展就业工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应对策略

1.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一要建立专门的就业工作网站,就业网站要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发挥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利用校园网的强大信息平台优势,不断更新就业教育内容和拓展就业途径,提高访问量,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二要开发和应用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和电子管理,创新就业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就业工作效率,推进高校就业工作现代化。三要探索网上就业指导课程、远程就业面试、网上就业咨询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新模式,利用网络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

2.培养适应网络时代高校就业工作需要的指导队伍。要适应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要求,培养建立一支既懂理论、熟悉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擅长从事网络就业工作的队伍。要加强就业工作条件建设,逐渐加大就业工作进网络的资金支持,不断发展和完善校园网络硬件的设施和装备,确保就业工作人员必须要拥有电脑和网络。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在学习就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为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另外,还要加强一些心理学、咨询学、社会学等专门人才的引入,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广度和深度。[4]

3.健全网络就业工作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发布制度。要按照实时、准确、便捷、高效的要求,把信息服务摆在就业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健全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就业信息网络实时更新机制,注重通过网络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充分发挥网络在就业工作中的实效性。二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处理和反馈制度。就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反映的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和回复,将信息处理和反馈工作制度化。三要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制度。要成立网络就业信息安全工作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应用和更新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就业工作安全知识培训,严格管理,把好审查关,确保就业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不断提高应对就业网络系统受不法分子攻击和破坏的能力。

[1][4]王庆波,等.高校就业工作的创新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王浩.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3]曲晓莹.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管理初探[J].职业圈,2007(2).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就业指导毕业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网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