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问题研究

2013-08-15 00:50栾淳钰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载体马克思主义

栾淳钰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重庆 4013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当然,要使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内容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理解、认同、顺应和内化的科学理论以及行动指南,真正达到“大众化”的目的,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载体,尤其是“活动载体”这一平台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就是“以活动为大众化平台”之意,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寓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无形”理论内容于各类“有形”活动之中,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内容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群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感染、受到教育、提高认识,逐渐的认识、理解、认同、顺应、内化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此,有必要深入思考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优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法都相对滞后和薄弱,纵观全局,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权威性

据了解,有的地方党委和政府,由于自身认识和现实利益等方面的原因,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不作为”,不能很好地了解、认识、重视、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一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事实表明,举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才能实施,但目前社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构筑没有专项的资金投入,有关社会资金的支持力度也极其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落实,使有限的相关活动只是主要局限于部分区域、部分人群,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司其职,配合不足,缺乏密切的联系性。当前社会上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主要由宣传部门单独在搞,其他部门并未实质参与,而且没有设立或明确具体部门负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的统筹工作,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致使现有的相关活动缺乏目的性、组织性,活动分散、孤立,难以保证各类活动的协调性和连贯性,不能很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活动载体的权威和地位。还有,部分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意义认识不够,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够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为什么要参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等,因此,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积极参加相关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

(二)类型特色单调,缺乏丰富性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的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时代性不强,不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人群的活动需要。以大学校园为例,从内容上看,目前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文化的比重太高,与马克思主义有关联的活动较少,绝大部分学生集中在文娱体育、特长技能、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所策划的活动中,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知识的含量不高,从而导致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简单化、庸俗化和低层次化;从形式上,也主要是文艺晚会、舞会及各类体育比赛等传统方式,缺少有新颖特色并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校园的传播欠缺平台和场所;从方法上,部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的活动也只是局限于“宣讲”、“报告”等单纯性的理论灌输,活动内容也只是些肤浅的东西,致使人们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知识的学习,而且极易忘记,不能真正地入脑入心,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相背离。此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层次性不足,没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活动的安排“规范性”太强,往往以偏概全,难以体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色。

(三)贯彻落实单向,忽视主体性

长期以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活动的安排、落实中,忽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一方面,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认识不到位。他们不明白广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以致在活动中始终把自己摆在主体地位,以“导师”自居,对广大人民群众硬性灌输多,启发引导少,把“高”、“大”、“全”的理想要求硬塞给广大受教育者,而且极易产生居高临下、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仍沿袭“牵着走”的传统教育模式,极少交流。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遗留了一系列弊端,其中教育方法“单向性”极为显著。例如,当今在参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中,“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叫你应,我压你服”的被动局面时常可见,致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制;此外,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灌输式教育”影响下,习惯了“单向性、被教育、被塑造”的局面,养成了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奴性”习惯,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批判创新精神。

(四)掌握运用古板,欠缺艺术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2]然而,从社会现状来看,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不太讲究甚至忽视“艺术”的运用,往往仅凭“科学”来对待各个环节。处理各种关系,应对各种问题,不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去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相关原则和方法去安排、设置、实施相关活动。例如,在参与活动中,许多马克思主义传授者虽然坚持了“原则的坚定性”,能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和人民保持高度一致,但是他们往往缺乏“政策的灵活性”,不会选择时机、把握分寸,没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制宜;还有部分马克思主义传授者在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表达不明确,所用语言抽象复杂,活动中所涉及的问题与大众化目的关联不密切,显得随意、空洞,再加上语言语句的冗长、啰嗦,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困难,抓不住中心,使提问流于形式,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程式化、刻板化,其水平的提高、内容的深化受到限制。

(五)机制不健全,影响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组织、安排、实施以及反馈,离不开必要的组织运行机制、监督落实机制、评价反馈机制,以及激励奖惩机制等这样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机制系统。然而,当前社会各项机制内部以及机制之间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的组织运行机制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一般性号召多,实质性指导少,致使许多相关活动半途而废;另一方面,参与相关活动的绩效考核往往是提交一篇活动报告或心得体会,根据材料评选社会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团队。这种评价方法重结果、形式,轻过程、内容,影响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容易助长不良社会风气,扭曲活动开展的初衷;此外,各项机制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监督落实机制欠缺保障性、有力性,评价反馈机制缺乏及时性、全面性,激励奖惩机制忽视鼓励性、客观性,致使各机制之间没能形成一个科学有效合理的机制系统。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构建原则和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目的性原则

以人为本,代表人民意愿,反应人民要求,维护人民利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做到“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3],这不仅是增加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要求各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一方面,活动载体的出发点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方向要与大众化的最终目的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活动载体的目的必需具有可行性,必须有衡量目的是否达到的具体标准,即对目的进行分解,以便于操作;此外,目的必须分清轻重缓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面对的问题是复杂的,活动载体所承载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常常会出现多个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在规定的活动内必须权衡轻重,列出先后,分清主次,通过努力,一个一个实现,最终达到目标总体系的实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树立“三贴近”理念,坚持层次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群体,活动载体内容的设计、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选准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而言,要树立“三贴近”理念,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制宜,使活动内容、形式体现层次性。一方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入社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不动摇,围绕主渠道和主旋律,实事求是开展活动。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难度适中的活动,保持适当的张力,以调动人们积极性,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内容的灌输寓于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此外,活动内容要考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先进行类型分析和层次分析,因人而异,让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享受参与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愉悦,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这才有助于充分激发人们浓厚的活动兴趣和高昂的活动热情,更深层次地参与到活动中。

(三)树立“身教”理念,坚持效益原则

《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可见,身教重于言教。在当今情况下,能否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如何“说教”,而是如何“身教”的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感召力、号召力从来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更要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身先士卒,严于律己,做到“学为人先,行为世范”,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之中,并在活动中注意给予人们以支持和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者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互动中,特别要注重讲求实际效果和利益,争取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的有机统一,切忌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走过场。以其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为感召群众、影响群众,进而增强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情感,坚定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推动群众学习、接受、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四)树立“和谐”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开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大众化的实现及实现程度。人的思想理论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长时期接受教育、进行实践的结果,特别是部分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的群众,他们的思想欠缺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开展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要实现“可持续”,一方面,要坚持“和谐”理念,要注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系统内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中,各种活动载体都有各自的特点、功能及适用范围,都有他们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每一类活动载体的功能,更要交替、综合运用多种活动载体,使各类活动载体互相补充、合理组合、协同作用,以发挥其综合效应,形成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态势。另一方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制度化、组织化,与时俱进,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地向各类活动载体注入新鲜的元素和时代气息,保证活动载体体系的可持续性、永恒性。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现实要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同样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逐步的建立、健全、完善,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

(一)加大重视程度,树立权威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赖一定的活动载体来展开,活动载体有教育、服务、激励、凝聚、转化等多层多方面功能。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组织社会各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上“有作为”,根据不同地区的人才、史情、文化、景观等各类资源,不断地了解、认识、重视、把握活动载体,一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如出台规范社会相关活动的法律法规,广开渠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争取企业、社会对相关活动的资金投入,加强与政府部门及与社会团体、民间组织间的合作,吸收社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明确具体部门负责社会活动的统筹工作,国家各部门在进行社会活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依托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公益服务机构等场所,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大众、分层次、分内容的活动载体。此外,广大人民群众应树立科学、正确、积极的活动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把握好“为什么要活动、怎样活动、活动之后怎么办”三个问题,积极投身于相关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所学习、有所提高、有所感悟、有所成长。这样,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合力,以更好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活动载体的权威和地位。

(二)优化类型特色,增强丰富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的社会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教育者必须重视在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各样活动,善于寓马克思主义内容于活动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活动载体进行教育,同时也要求全社会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从横向来讲,以大学校园为例,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活动中娱乐文化的比重要与马克思主义有关联的活动均衡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文娱体育、人文素质、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还要策划、落实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含量高的活动;从形式上,在保证基本的文艺晚会、各类体育比赛等传统活动基础上,创办有新颖特色并具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和高层次化。从纵向来讲,活动载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必活动”,就是面向全社会,在全社会统一规划,各地区都必需举办参加的;二是“选活动”,就是设置若干层次类型的活动,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举办参加;三是“展活动”,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举办特色活动,相互展览,彼此借鉴。这样,立足实际,层次分明,能很好地优化活动类型,丰富不同类型、各个层次的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狠抓贯彻落实,重视主体性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6]马克思主义教育,在本质上说,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重要的是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自觉地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我认识,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实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活动的安排、落实,要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对人民群众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另一方面,在活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者要树立平等观念,坚持启发性原则,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多看、多听,启发他们多想、多思,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见解和言论。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者要努力去创造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活动氛围,并且在活动中要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便于人们敢于参与、勇于参与、乐于参与。还要注意使活动载体的构筑保持适当的“小坡度”,给广大人民群众一种“踮脚摸得着”的感觉,以激发他们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灵活掌握运用,体现艺术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科学性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性的活动。所安排设计的相关活动也需要讲求艺术性,注重灵活性。这不论是对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身水平,还是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都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现状来看,我们的相关活动不仅要用“科学”来对待各个环节,处理各种关系,应对各种问题,而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相关原则和方法去安排、设置、实施相关活动。一方面,活动中要伴随语言的讲解,注意语言的简洁、个性的突出。为了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传授者在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经过认真的组织、提炼,反复的推敲、选择,做到准确、精练,有科学性;清晰、流畅,有逻辑性;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并注意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巧妙结合。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广大人民群众复杂的思想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因人、因事、因地制宜,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适时的应对客观环境变化的现状,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表现出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进而使其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增强适应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活动载体,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进行,既然是一种比赛,就必然充满着竞争。人们有比劲、有争劲正是相关活动巨大潜能的动力源泉。当然,竞争除了需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外,还需要正确的引导,需构建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评价激励机制要坚持“面向群众、促进发展、广泛参与、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来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相关活动的效果,并将活动质量、效果与集体或个人的经济利益、业务绩效挂钩,来激发人们参与相关活动的主动性。此外,还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活动反馈机制,包括领导反馈、群众反馈、大众传媒反馈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度、影响力、运行情况以及最终效果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反馈问题,以实现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动机和效果相统一,以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整改,来适应时代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总之,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工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载体的建设意义非凡。这就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专业工作者重视活动载体的地位,更好地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载体的建立健全和优化创新,以借助大众化相关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中,真正地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4.

[3]胡锦涛在2003年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4]江泽民文选(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7.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4.

猜你喜欢
大众化载体马克思主义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