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锐 付 欣 李 轮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0098)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高等院校功能与结构日益多样化,以高校为载体的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承担的知识创新,贯穿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既是教育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是教育质量发展的终点与评价标准。而高校科技创新,结合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三大目标,通过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衔接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桥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与支撑作用。
2000年以来,国家充分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作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199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科技部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安排》、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院知识产权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各类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权益,极大促进了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下,高校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高校科研人员达到27.5 万人/年,2010年达到29.0 万人/年,2011年总人数达到29.9 万人/年,每年保持3 到4个百分点的增长。除此之外,2009年高校科创专利申请数达到61579件,相对于2008年增长36.4%,至2011年,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达到9.6 万件,同比增长31.4%。第二、高校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增长较快,在2011年我国高等学校国内科技论文总数达到了111万篇,同比增长4.5%,其中在国外发表论文为21.8 万篇,同比增长19.8%,在国际上,我国高校发表论文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第三、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逐渐加强,2011年,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5 万项,同比增长17.8%,占全国19.4%,合同成交金额达248.8 亿元,同比增长26.5%[ 数据来源: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388 期,2010年12月19 日,总第514 期,2012年1月20 日,总第533 期,2012年7月1 日]。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也在不断高,在社会科研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数量与质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然而,从国家内外部发展需求来讲,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以及社会转型条件下,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存在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障碍与薄弱环节,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创新能力上的进一步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高校科技创新专业结构性缺陷。近年来,高等院校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从事基础研究占到了32.9%,从事应用研究达到了54.1%,从事试验发展仅占13.0%。按学科分类,高校投入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达到63.0 亿元,占总量17.3%;农业科学25.2亿元,占总量6.9%,医药科学31.6 亿元,占8.7%;工程科学与技术208.1 亿元,占57.2%;社会人文科学21.6 亿元,占6.0%。在62个一级学科中,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同比增幅较大,且明显成为科研重点,而农学、医学则有较大幅度下降。从高校职能角度讲,高校科技创新应当具有公益性质,应当以知识的创造、保存和传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旨,并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补充。就社会整体而言,试验发展领域占到81.1%,而基础研究仅有6.7%,高校科技创新更多地偏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建设。企业科研在社会创新体系中比重达到75.2%,而企业科研更偏重于电子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 数据来源:2012 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http://www.sts.org.cn/sjkl/kjtjdt/]
从数据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并且资源对于竞赛性质的学科专业更为倾斜,而对于一些具有实际意义以及见效缓慢的科研项目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更为重视的情况,而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则相对轻视。而人文类科学与经济管理类科学,则恰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这一实践环节,对于人文学科的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在我国,高校更多地倾向于将科技创新项目偏重于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快更迅速地获得奖项,以利于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本支持。
更重要的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短期行为多,稳定性与协调性差,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临时搭建团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另外,长期形成的院系建制与传统学科分类,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形成了阻碍。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偏科”现象。因此,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学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而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周期长、风险大。一般情况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研项目通常需要的研究周期平均为14年,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投入偏少,同时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或地方财政,没有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基金制度,在科研方面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方面,我国的研发效率相对较低。
同时,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着追求面子工程的问题。通常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大量科研项目的基础建设,是需要长期系统化的管理与鼓励。有一些高校一味追求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然而忽视基础研究,因此导致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形成大量的低水平成果,缺乏创新,甚至出现学术上的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高校科技创新区域差距明显,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结构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形成了较好的产学研结合,高校科技创新不再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与当地企业形成了相对紧密的联系,依托产业化改革,东部地区高校的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高等教育基础良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高于其它地区,在科技创新人员数量、科技经费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情况以及应用课题、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与专利数量和成果,都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然而,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并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的重要问题在于:地缘优势不仅包括经济潜力、市场动力等多方面因素,而是形成一个开放灵活的层次体系,对于高校而言,地缘优势可以促进高校充分吸纳政府资源,除了资金支持以外,还包括政策资源、制度资源等软资源,同时也可以综合地方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特点。然而,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趋利性会导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差距拉大。对于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而言,参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价值或业绩,因此资源在配置上不可能忽视高校科研能力的水平与潜力,因此资源分配会集中于科技创新相对优势的高校或高校团队,从而对于科技创新相对劣势的高校或者地域,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划分是目前不能抛弃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会不同程度阻碍科技创新的推动,同时,政府的短期行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由于高校自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地域与学科的结构性差异,包括高校对于科技创新工作认识的不统一性以及科技创新的艰巨性,使得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充分被利用,而高校科技创新的潜力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高校及高等教育正逐步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逐渐加重,对于科技创新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与内外部环境的客观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高校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某些专业领域存在过度设置的现象。再由于高校内部专职科研工作的人才偏少,因此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稳定。同时,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管理模式,导致校际之间,甚至是本校专业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交流很少,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上形成突破的最大瓶颈。因此,高校科技创新结构性瓶颈的突破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以往高校科研管理始终采用静态的直线式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分配通常以学校为单位,高校之间资源难以共享,交流平台搭建不够,交流渠道相对较窄。因此,通过区域企业与高校之间共同搭建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推动经济区域间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发展,形成高校间与专业间的有效互动平台,建立动态的扁平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以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结合公众最基本利益需求,通过各企业与各高校以及相应科研机构之间的共同创新,实现现代化的科研管理体制。
新的管理体制下,除了将科研管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之外,加强政策引导,减少行政干预以及政绩杠杆对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通过科学化与人性化管理方法,讲组织目标渗透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同时,对于科研工作评价要科学、客观,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有机结合,在质与量上达成和谐统一;对于科研相对空白领域的创新思维,要加强政策扶持与鼓励,并允许科技创新过程中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合理冗余与浪费。
第二、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长效发展机制。目前,相当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始终处于临时性状态,需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则在短时间内进行搭建;一旦项目结题,则团队状态自然终结。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交流相对较少,并且交流范围由于目的性过强而相对较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未能形成良好的传统。因此,在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上,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专家、教学人员、实验人员与在校学生四个方面的优势,在不同层次进行不同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与科创计划,结合科研项目自身所需的研究周期,以及高等教育主客体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将团队成员进行整体组合,组织科技创新梯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中,须不断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科研理论成果在第一课堂成为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同时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在学生活动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对高校各层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根据学校学科特点与资源基础,明确社团性质与目标,有条件扶持本校相对薄弱专业的科创社团,做到既依托学科优势,发挥专业资源,又能扶持弱势学科,保证教学质量。在社团管理过程方面,注重社团长期发展以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能够使社团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高校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其吸引力与生命力。加强科技创新本身的激励作用应当使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与特点,同时又能使其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物质激励应当有明确量化并具备可操作性,高校在设定物质奖励时应当在工作量考核与工作奖金或津贴两个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薪酬奖励,并且对于团队奖励实现个人与团队两个层面的合理分配,并加强精神层面奖励,尤其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绩效评价体系中,除了团队自身评价与学术同行评议以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工作中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机制构建,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以及团队发展潜力等软性因素。对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及时给予激励或指导性意见,促进科创团队向前发展。
评价激励机制作为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深层次的理念创新着手强化,目标在于促成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以及目标统一,信任感的加强有利于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加强科研人员对于团队内外部换环境的竞争性认识并给予积极引导,可以有效增强团队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在团队管理中形成理解与支持,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创建良好的人文氛围。
总之,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突破,可以推动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提升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层次水平,实现国家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
[1]康小明.从结构性约束看我国大学科研公共政策的改革取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30-33.
[2]魏晓卓,吴君民.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制约瓶颈与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2-108.
[3]郝敬习.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织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10):99-102.
[4]辛宝忠.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J].教育探索,2009(6):3-5.
[5]凌宗顼.基础科学研究所图书情报工作的任务与体制[J].图书情报工作,1981(05):4-9.
[6]王敏,谢再根.试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6(04):37-40.
[7]管晓霞.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8]杨新军,曹明明.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类型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4):1-5.
[9]黄韵雪.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D].中南民族大学,2011.
[10]张玲玲.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