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电子科技公司组织惯性探讨

2013-08-15 00:43戴雪滢
电子测试 2013年14期
关键词:惯性战略

戴雪滢

(河海大学商学院,210000)

1 S公司概况

S公司是一家以信息网络开发技术为基础,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生产、开发、销售并慢慢地向服务产业发展的电子科技公司。S公司以系统集成、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点子商务运营服务、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等为主营业务。S公司也与诸多企业形成了比较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公司成立初期凭借着比较前沿技术以及较先进的产品理念成功推广了属于自己的主打产品并且奠定了公司在大型网络运营企业中的影响及地位。该公司是在计算机在中国新兴之初的时候成立的,随着公司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在行业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及地位。九十年代,公司凭借着规模效应以及成熟的销售网络熬过了行业的大地震互联网泡沫危机。然而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也遇到了瓶颈,产生了公司发展过快;行业技术创新迅速;资金需求剧增;产品更新速度缺乏等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公司一旦发生处理不慎的情况就会将公司陷入被动境地。本文以S电子科技公司为例,研究分析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组织惯性原理,在适时有效的调整组织战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司的固有资源和优势,帮助公司打破发展桎梏,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2 组织惯性理论简述

Cyert和March在1963年指出诸多惯性存在于组织生活中。在此以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在研究组织和战略理论的时候广泛运用惯性原理。组织惯性被理解为维持原状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按照以前的惯例做出重复的行为,组织惯性主要显示组织保持与原来一致的一种趋势。Haveman提出每个组织都可以理解为一个繁杂的群体生态系统,在面对内外部环境产生变化的时候,组织倾向于保持不变的情况,可以理解为组织惯性。Hodgkinson提出“认知惯性”这个概念,指出组织领导者在利用所采取的战略取得过成功,那么他会更加依赖于助他成功的战略,而一旦过多的使用同种战略会慢慢的使得他的思想僵化,忽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使得组织不能适时有效的调整组织战略缺乏应变能力。“行为惯性”的概念被sull提出,他指出忽视环境的变化,组织按照以往惯例做出行为反应的趋势可以被称为行为惯性。Nickerson和Zenger认为阻碍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中还包涵来自于组织在管理运营中的内生力量,而组织惯性就是这些中主要的内生力量。DannyMiller认为领导者的行动动机、行为选择的意识和可动资金的限制是竞争惯性的来源,并将竞争惯性分为战术行动惯性和战略行动惯性。王龙伟提出作为组织群体的共同期望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惯性的一个重要动因与管理研究对象。严家明认为组织对于保持其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的内在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组织的变革,如果没有特别的压力和威胁等外在力量的影响,组织会存在一种保持不变的趋势。

综上所述,中外学者们大都将组织惯性看成一种组织属性,并都把它与环境变化、组织变革相联系,认为组织惯性是组织运营过程或者一个阶段结束时组织维持现状的一种属性。

3 组织惯性引起的影响S公司发展的若干问题

管理思想僵化,组织应变能力下降。S公司成立和创建初期,由于适合公司以及适应外部环境的组织战略的制定,S公司正确的制定了公司的组织定位,找到了一条适合公司发展的道路,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并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者慢慢的思想僵化,公司战略未能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电子科技行业技术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不断改变的背景下,公司现今的发展已受到严重的制约。在公司规模已大幅扩增的情况下,S公司对组织的定位仍没有太大的改变,组织的诸多制度已很不合适,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候,公司很难做出及时的反应。正如组织惯性原理所认为的组织早就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个体之间的相互承诺以及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而这就在组织应对环境改变的时候很难做出反应,思想僵化,管理模式固化。

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随着S公司的不断成长,公司各层级、各部门之间多而复杂的联系形成了组织惯性。S公司纵向方面组织的层级不断增加,内部官僚日益严重,阻碍信息的上下交流和传递,造成结构僵化;横向方面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产生了交叉,各部门之间关系变的复杂。S公司的组织内部耦合性变弱,而对公司的管理工作也相应的变的复杂。公司信息的有效程度降低,信息正确性需要核对,产生大量重复无用的工作任务。由于信息不畅以及分工不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在下降,各项工作任务指令的下达到工作真正落实实施过程中,受到信息传达层级过多,部门互相推诿等问题的影响,组织工作效率被大大打折。此外公司制度的标准化、固有设备的老化、沉没成本等固有元素都使公司的管理成本在不断增加。

技术革新困难,组织竞争力下降。S公司是通过自身所拥有的一些如公司创立时所依据的核心技术以及骨干技术人员等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和稀缺的资源所产生的价值从而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因为这些固有的资源并不适合或者需要花大量成本来调整才能适应公司的新业务与新战略,公司的技术革新十分困难。然而,信息技术产业是一个技术高速变化发展的行业,这些年来,公司的一些新的技术跟不上行业水平,公司的竞争力正在明显下降。

4 解决S公司组织惯性相关问题的建议

建立学习型组织,增强公司活力。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彼得·圣吉是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代表,他认为无论是对于组织还是个人,要想有发展就必须努力克服因一直保持原有的习惯而产生的障碍。抛弃一些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有利于组织内部人员相关学习并且积累知识。公司如果期望青春永驻就需要学习,学习既是一种个人生存的手段,也是一个组织的一项生存守则。如果想要持久保持一个公司的活力,促进组织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学习。

科学地设计和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如果公司能够在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的时,适当的增加设计元素,并且扩大元素的功能,以此来促进组织功能的提高,建立如横向学习结构设计,二元分离设计,柔性设计等先进的结构模式,有利于克服组织惯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提高组织的柔性。建立多元的、弹性的结构模式,重视组织的柔性管理。、克服组织惯性有利于提高组织对环境的敏锐度,有利于吸收新的资讯,营造积极进取的组织氛围,使组织不会因年月增长或规模扩大,而丧失自主调试的机能与弹性。

提高决策者素质,用战略眼光领导组织。组织决策者是一个组织的掌舵者,一般是公司的航向的决定者,是一个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制定者。组织的决策者的惯性思维是造成一个组织的组织惯性的重要原因。组织决策者要充分意识到公司变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用战略、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和调整组织的变化。决策者要在仔细分析各种组织变革方案的潜在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主动积极探索适当可行的各种组织变革的方案。有效地克服组织结构和资源造成的各种阻力和障碍,适应市场要求实施战略性变革。

强化组织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并对员工适当授权与激励,提高整体员工应变能力和积极性。组织沟通是增强公司柔性,调解僵化结构的有效途径,既有利于领导者了解组织状况与需求,又有利于员工充分得理解与实施决策任务。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降低员工在组织变革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转换成本。建立激励机制,授予员工一定权力,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建立创新型公司文化。要想有效地克服组织惯性,公司应该寻求一种创新的文化,在这种文化里,当人们不断地向目前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行质疑和挑战,并加以转变时,不会有受到威胁的感觉。当公司文化为创新型文化的时候,一些关于组织当前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挑战和质疑将被提出,并且组织员工会主动积极地提出一些相应的改善意见。要实施变革,各种改变必须能深入组织的运做体系中,成为组织里的行为模式,变革才能彻底贯彻而持久保持。

[1]白景坤.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10,(2)

[2]颜爱民.刘志成,刘媛.组织惯例研究述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刘洪.创新战略、能力建设与组织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10(7)

[4]赵杨,刘延平,谭洁.组织变革中的组织惯性问题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1).

[5]孙国霞,吕亚靖.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30-33

猜你喜欢
惯性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冲破『惯性』 看惯性
认清生活中的“惯性”
走出惯性误区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无处不在的惯性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无处不在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