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莉莉 戴 锦 林秀芳
(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感染科 浙江 台州 318050)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是儿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是肠道柯萨奇病毒[1]。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疱疹性咽峡炎患儿64例,经过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6 个月至7 岁小儿,其中男34 例,女30例。夏秋季发病,均有突然发热、流涎、拒食,咽腭弓、悬雍垂、扁桃体、咽腔疱疹,周围有红晕,部分出现溃疡。血常规WBC(3.5~13.5)×109/L,淋巴细胞0.15~0.85,未见异常淋巴细胞。
1.2 治疗原则及用药:在对症、补液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毒唑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若外周血象示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则加用头胞类抗生素抗感染,外用口腔炎喷剂,3~5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疱疹消失,无溃疡形成或原有溃疡面愈合。
2.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减少探视人员:家长进入病房要戴口罩,患儿不得私自外出,病房每日通风3~4次,每次30min至1h,循环消毒机每日2次,每次30min至1h。室内温度调至20~22℃,相对湿度50% ~60%,有助于散热和降低代谢率,床头桌等物品每日用0.1%含氯消毒剂擦拭,穿刺盘、听诊器等医疗用品每个病房单独备用,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双手用消毒液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2 饮食护理: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过凉或者过热,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
2.3 高热护理
(1)保持周围环境通风和安静,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4次,室内温度调节在20~22℃,相对湿度在50%~60%,有助于散热和降低代谢率,多饮水以利出汗而散热。先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物理降温常用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患儿的额部)、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和酒精擦浴,在物理降温无效时,适当选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我科常用的口服药是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滴剂或栓剂,根据病情可4~6h重复使用1次。
(2)对体温过高、吞咽不适、拒食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60~80mL/kg的1/5张的含钠液以补充生理需要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4 口腔舒适护理:因口腔部位黏膜和舌面均可出现疱疹及溃疡,患儿阵发性哭吵不安,吞咽疼痛,会影响患儿饮食摄入。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舒适护理尤其重要,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数次,用西瓜霜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复合维生素B溶液促进溃疡的愈合。
2.5 心理护理: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疼痛刺激,加之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患儿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急躁或者哭闹不止。在确诊疱疹性咽峡炎时告知患儿及家长此病并不可怕,预后良好,病程1周左右。护士应用和蔼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取得其信任,消除其紧张和陌生感,以使患儿感到亲切。治疗时,应采取鼓励表扬法,争取配合治疗,鼓励其多进食,以争取早日康复。
(1)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疾病,本病系病毒感染,好发于夏季。主要通过呼吸道、肠道(粪-口)或虫媒传播,如经由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2~10岁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婴幼儿,可为散发或小流行。认识到这点,家长们就可以从源头防治该病。
(2)疱疹性咽峡炎自然病程约10d。患儿经历了自然病程后就会自然康复,一般无并发症和后遗症。认识到这一点,家长们就可以避免盲目担心,更不必每天给孩子输许多抗生素了。因为抗生素不会缩短疾病的病程,而合理治疗和护理才可以加快身体康复[1]。
(3)必须提醒家长,退热药只在发热时有退热作用,不能预防发热,且退热药对原发疾病没有治疗作用,过多应用还会出现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过敏等。因此,不发热时不要应用。
(4)均衡营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加强 “三浴”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原体侵入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由于小儿感冒为常见病,家长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这种特殊类型的感冒常会侵袭小儿,不常被家长了解。该病起病急,体温高,传染性强,呈散发流行,主要侵袭1~7岁儿童,经过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抗生素治疗无效。突出表现为发热,尤其在高温的夏季,给家长和患儿增加更多的痛苦。通过对本病实施护理,使患儿及家长进一步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了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避免抗生素等药物运用不当,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本文64例患儿经过抗病毒治疗,合理的对症处理,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建立和谐的自护模式,针对性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1]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9
[2] 孙志华,张春梅.中国误诊学杂志[J].2011:12(35):8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