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珍(昭通市昭阳区永丰卫生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十分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产科患者的健康具有重大的威胁。为了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助产技术和预防产妇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发生至关重要。失血性休克的发生于患者的失血量和失血速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通常临床根据患者失血的多少来评估其休克的严重程度。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产科出血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效的防治干预措施。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20例出血性休克患者,最大年龄41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32.15±1.36)岁;其中初孕患者8例,经产妇12例,平均(2.51±3.25)次;农民18例,工人2例,文化水平为小学的患者14例,初中6例,所有患者由产科各种因素导致产后出血,既往血压正常患者舒张压低于6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既往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低于60mmHg,下降范围在20-30mmHg之间,脉压低于20mmHg,患者的脉搏细弱,脉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临床表现为四肢冰冷、皮肤苍白、口渴、烦躁、少尿(每小时尿量低于25ml)、精神疲惫。
1.2 治疗方法: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后为患者补充血容量。估计患者丢失的血容量,并行严格测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为患者输血[1]。初始以每小时1000-2000毫升的速度快速为患者输注平衡液或生理盐水,血压正常则失血较少;若血压未恢复正常,当HCT低于25%时;转院行浓缩红细胞或新鲜全血输注(Hb60g/L)。若输入的浓缩红细胞在1000毫升以上应行血凝指标检查。发生DIC时使用新鲜的冰冻血浆和其他凝血物质。低分子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等血浆增量及维持胶体渗透压,用量在1000毫升以下。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改善心脏功能[2]。
1.3 统计学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中的20例患者在医务人员的及时抢救、严密监测和对症治疗后,均成功纠正出血性休克症状。
3.1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因素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指的是发生在患者妊娠和分娩期间的休克症状,与妊娠和分娩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产科中常见的休克症状是以失血性休克为主,其次有感染性休克,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休克[3]。经常导致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有妊娠期流产、宫外妊娠、破裂,不全流产、前置胎盘、过期流产、血凝机制障碍、宫颈妊娠等;分娩期的阴道、外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宫颈、阴道等的破裂或损伤,帆状胎盘出血、阔韧带血肿等;分娩后的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胎盘残留或滞留,部分植入胎盘等。
3.2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防治对策:为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加强对产科孕产妇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临床诊断,患者住院期间,严密监测其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检测患者的脉搏、血压观察是否有口渴、尿少、甚至淡漠、冷汗、迟钝、肢体发凉等现象[4]。
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方式是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和改善其心功能。发现病情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输液种类、速度等。其中输血是最有效的一种抢救手段,对于一次性失血10%或500毫升以内的患者可以采用组织间液进入循环得到代偿的方式,对于输血量在10%-20%之间的,应在输入平衡液或生理盐水后输注胶体液,失血量大于1000毫升的患者应及时输血。全血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最有效的液体,对一般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量等同于失血量,但对于严重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输入超过失血量2倍的血液。患者失血时也会引起电解质的丢失,所以应抓住治疗时机为患者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血容量,保证组织关注,尽量避免休克的发生[5]。
刮宫是治疗胎盘残留患者导致的失血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刮宫的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失血量和休克程度,轻度休克患者可以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刮宫治疗,重度休克患者应纠正休克后进行。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患者的治疗应在使用缩宫素、子宫按摩等常规止血治疗,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破裂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子宫切除,而对于具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在抗感染和止血治疗科控制的情况下行撕口修补术治疗[6]。
减少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发生,除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后页应加强日常预防。其主要的预防工作是重视孕产妇的产前保健,正确的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的严密观察。加强计生宣教工作,对未婚人群做好避孕指导,尽量减少人流次数。对于具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应在治疗后生育,必要时在早孕阶段尽快终止妊娠,对于患有具有产后风险的患者应尽早入院观察,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正确处理产程。对缩宫乏力的患者行分娩后的缩宫素肌注治疗,并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增强患者的子宫收缩能力,减少出血的发生。胎儿分娩后10分钟,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一旦有血液渗出应及时处理。分娩后仔细检查有无胎盘、胎膜、软产到等的损伤。
[1]江学成.失血性休克复苏的争议——是充分-限制性液体复苏还是复温低温复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5(06):129-130
[2]吴耀建,曾岚,王文锋,赵国平,杨建涛,邱明霞.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2,10(02):143-144
[3]徐丽娟.S1P、LPA引起保存期间血小板功能改变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22(14):102-103
[4]艾宇航.ICU中的产科重症[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11,50(11):198-199
[5]陈晓新.妊娠子宫破裂、出血性休克、DIC、败血症病例分析[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44(20):114-115
[6]郭晓军.产后出血性休克12例临床分析[A].第三次全国妇产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2,12(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