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府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2013-08-15 00:44:16赵彦梅
地下水 2013年4期
关键词:泵站全县用水

赵彦梅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 府谷 719400)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府谷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促使我们必须全方位采取有效的调控和改善对策措施,实现府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基本情况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和毛乌沙漠南缘,榆林东北角。全县总土地面积3 229 km2。总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和相应的五道梁为骨架。地形地貌东西南北差异明显。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少雨,天气灾害频繁,蒸发强烈,四季分明。县境内受气候影响,降水量具有强烈的季风性,在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份,降水分布从西北向东南递增,2000-2012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 mm。全县水资源总量为5.35亿 m3/a。其中全县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4亿 m3/a(不含黄河);地下水资源量为3.82亿 m3/a,重复量为0.71亿 m3/a。全县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67亿 m3/a。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为0.19亿 m3/a,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48亿 m3/a。

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农村饮水困难,灌溉效益低

由于干旱缺水,采煤漏水,水质污染,工程老化造成部分乡镇虽然均有人饮工程,但供水范围有限,规模标准低,供水保证率低。饮水未达标的村镇多年来一直饱偿着缺水的煎熬与困苦。现有灌溉工程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前修建,经过多年运行,存在水源不足,供需水矛盾日益紧张;灌溉工程老化失修,灌溉水浪费严重;田间工程不配套,管理落后,灌水方式粗放;机电设备老化,灌溉工程及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问题,亟待更新改造。

2.1.2 工业用水困难

近年来,府谷煤电化三大产业链一体化正在形成,清水川、郭家湾工业园区和高家湾、天桥开发区等初具规模。规划的4处井田、3处电厂相继建设投产,该地区已成为陕北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地段和热点地区,生产和生活需水与供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据调查,目前府谷县工矿企业集中分布于孤山川、新城川等沟道公路沿线,用水量大,可供水源不足,缺水严重。在该区主要靠买水和惠泉水务公司供水解决工矿企业生产用水,买水费用最高可达30元/m3,部分企业因无水而被迫外迁。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水源距离过远,季节性缺水严重

府谷县沟道狭窄,洪灾频繁,村庄只能建在山上,水源均在沟底,人水相距太远,加之季节性缺水严重,部分村子仍需远距离拉水或买水。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大,干旱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枯竭,再加上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使缺水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2.2.2 水源污染严重

随着神府煤田的开发,厂矿企业的相继上马,产生的工业废水,厂区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生产中排入的农药,化肥残留物含量严重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农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危及群众的生命安全。

2.2.3 煤矿采空区塌陷导致地下水疏干

目前西北部侏罗纪煤田内煤矿分布密度大,大都为乡镇和个体办矿,开采工艺相对落后,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是只开发不保护,在煤炭开采中,由于支护措施差,采空区塌陷,破坏了地下水的的赋存状态,地下水沿裂隙带漏失,导致浅层地下水枯竭。

2.2.4 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配套程度困难,效益下滑

全县三分之一的自流渠道已无法通水,三分之一左右的机电井处于半瘫痪状态,天桥泵站、狮子城泵站和东山泵站也因设备、设施本身衰老萎缩,全县10座小型水库干枯没水。都难以充分发挥效益。

2.2.5 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不高

目前,大部分灌区,依然以陈旧的大水漫灌为主,喷、滴灌等新科技灌溉方式推广面积不大,灌水定额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至目前,只有一家污水处理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水价格体系没有建立,按成本收费难以实行,没有形成水利资金的积累。

3 对策和措施

3.1 作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编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指导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作,立足当地水资源,合理考虑可获得的区外水资源。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3.1.1 编写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主要是摸清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规律。对现状用水进行合理性分析;对可供水量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各类水源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对供水进行预测,提出水资源合理调整分配意见和国民经济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为府谷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地区国民经济规划、项目决策等提供水资源依据。

3.1.2 编写水资源节约和保护规划

制定节水标准,实施办法,组织、指导和监督节约用水;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进行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控制,监测河流、水库的水量、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来提出排污总量的意见,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1.3 编写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以府谷和周边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当地水资源条件,认真分析有效供给与合理需求,以工程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切实节水治污,然后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为中心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上游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保证全县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府谷水资源问题,促进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 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2.1 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强化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的基础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各类用水加强宏观调控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挖掘水资源的潜力。

(1)农业方面:根据府谷县的具体特点,以恢复、改造、配套为重点,按照“巩固改造,适当发展”的原则,尽快恢复现有灌溉工程和设施的效益。对全县灌溉工程及设施进行合理规划,重点对较大的9处灌溉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恢复建设天桥泵站、狮子城泵站和东山泵站,规划建设南部山区农田水利示范区供水泵站、墙头4号泵站和沿黄10座小型泵站工程;机井工程规划改造。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园田化建设;改革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输水渠道防渗衬砌和管道化,渠道防渗衬砌率达到80%,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5;喷灌和微灌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9。同时,结合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建设7个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搞集雨设施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旱作农业水平。

(2)工业方面: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全面促进企业进行节水改造。一是加强水务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指标,在各用水户水干管及支管安装流量监测装置,在运行中加强监督管理,用水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二是要求用水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大降低产品耗水量,增加循环用水次数,坚持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加强污水净化处理能力,使废水转化为再生水,以弥补供水不足,努力使用水大户零排放,促进废污水处理、回用,四是减少供水管网的损耗水量,加强管网的维修管理和漏水监测,完善管网检漏技术,安装新型优质管道,加强供水调度,控制管网服务压力,降低管网爆管事故率,对主要用水终端户进行水平衡测试,及时发现内部管网跑、冒、漏、滴现象,并采取措施。争取管网漏失率降低至10%以下,节约大量宝贵水资源。五是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节约用水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的建设,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节水方案、节水措施审核制度,要求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实行“三同时、四到位”。

(3)城镇生活方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合理调整水价,制定科学的用水定额,用经济手段促进节约用水制度的落实。实行户表计量,在彻底取消包费制的基础上,着力推广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加强供水管网监测、维护、管理水平,降低管网漏失率,完善用水计量设施。杜绝跑、冒、漏、滴现象发生,由粗放向节约转变。

在生态治理方面: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生态用水,大力提倡植树种草,适度进行退耕还林,切实搞好水土流失防治。

3.2.2 保护水资源,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水资源保护,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城市建设、工业布局和新区开发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一是配合山川秀美工程、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二是按照水功能区的主要功能和水源地保护区的等级进行监督管理 ,建立和建全水资源管理和水量、水位、水质的监测体系,制定水源地卫生保护措施和制度,应对黄河沿岸的天桥、浪湾、清水川、段寨、墙头、孤山川、阴塔和碛塄等8处水源地进行专门保护,设立三级保护区进行水质动态监测,预防和治理水源污染。三是加强防治水资源污染的力度,对厂矿企业要严格执行工业“三废”的排放标准,同时,加强煤炭开采中矿坑水和电厂、化工厂废水的排放管理。尽快修建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合理放置及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有效地防治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四是坚持保护与防治并重,法制、经济、技术、行政多种手段并举,从工业企业水污染入手,开展综合整治,逐步推广和应用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治理和回收利用的新技术。五是在水资源保护上,对污染严重的的河流要进行重点治理;强制关闭资源消耗高而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实行达标排放,对江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增加生态用水比例;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改进水环境监测手段,加强水环境的科学研究。

3.3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情况实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要妥善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各方面的关系。

3.3.1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一是合理确定取水次序,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外来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区内水资源,合理安排水源利用方向,府谷县黄河沿岸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是严重缺水的陕北地区极为宝贵的资源,按照优水优用的原则,尽快建立水资源运营机构和大型供水工程,统一协调解决县内工业集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二是按不同行业需求,在人民生活、工业、农业、环境、生态等不同用水需求上实行优化配置,以水定供,

以供定需,各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制约问题。上项目特别是上耗水多的项目,一定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力。新上改建、扩建的项目,要首先对水资源进行论证,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的工业服务业项目,满足经济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2 建立和发展水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和发展水市场,促进水资源从低效益的用途向高效益的用途转移。建立合理的市场机制,缓解供需矛盾,使水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流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立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经营机制和完整的水商品市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4 结语

实现府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以改善生态系统为切入点,制定水利规划;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为重点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中心,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和发展水市场;以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满足经济社会的用水需求为目的,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有力、高效协调的水资源保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全县水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保障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建发展。

猜你喜欢
泵站全县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机电安全(2022年1期)2022-08-27 02:14:50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节约洗碗用水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宁陵县举行中小学跳绳比赛
下一代英才(2015年2期)2015-05-30 22:39:57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晚晴(2014年10期)2014-10-24 10:53:58
一次性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