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彭端淑,字仪壹,号乐斋,清代眉州丹棱县高桥翠笼山人,生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卒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享年八十一岁。彭端淑是蜀中知名的文学家与教育家,与张问陶、李调元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名昭著,政绩不俗,在清代的文人和官吏中,拥有较高的声望。 “端淑博洽,工诗文,诗学汉、魏,文学《左》、《史》,皆诣极精微。官京师时,与弟肇洙、遵泗俱知名,一时有‘三彭’之目。”①辞官回川后,又在锦江书院执教十余年,两度掌教锦江书院,勤勉尽职,为巴蜀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其门下英才济济,有知名戏曲家李调元等。彭端淑的诗文创作成就和对四川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
彭诗现存三百余首,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得到胡天游、沈廷芳、蔡雪南、王昶等人的好评,是巴蜀文学史上一笔宝贵财富。“国朝二百年来,蜀中诗人以船山为最,有彭乐斋者,以诗古文名蜀中,年辈在船山前,名相埒。乐斋诗近体不及船山,五古苍劲沉郁,有杜臆论者,谓在船山之右云。”②彭端淑诗学汉、魏,尤善于五言诗。彭诗质朴厚重,在诗歌创作上继承清初尚实学精神的同时又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创作主张不同于当时诗坛上的格调说、性灵派,坚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诗歌积极关注现实,是清代巴蜀诗人的先驱,具有开创之功。清初的四川,经过长期的战乱,文化凋敝,至雍正时期,四川的文化开始渐渐恢复,这一时期,彭端淑以其诗文为四川的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并潜心从事教育,造士尤众,迎来了巴蜀文化在清代从凋敝走向繁荣的乾嘉时期。
彭端淑一生忠君爱民,其诗学思想受传统的儒家诗学观的影响。他先仕宦京城,后又外放为官,清廉正直,勤政爱民,在官宦生涯中看到朝廷弊政丛生,官场黑暗龌龊,真实目睹了下层人民生活的困苦,察觉到了盛世下潜藏的社会危机。彭端淑认为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密不可分,主张诗歌应有所为而作,并应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儒家士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说,诗有感概,但必须有为而发,不能无病呻吟。且看他的《与友人论陶杜诗书》:
昔之诗人,未有无所为而作者,苟无所为,不作可也。汉去周未遥,其风近古。若所传十九首,及苏、李河梁诸章,皆起于君臣、夫妇、友朋间,君子犹有取焉。魏晋以还,专事雕绘,其所为诗者,不必尽出于有为,或半以供其宴饮、登临、往来、赠答之乐而已。其有诗人遗志者,吾得陶潜焉。潜处鼎革之际,屏迹躬耕,托意诗酒,澹逸冲融,别见至性。左、陆、潘、张、颜、谢、庾、鲍,其才岂下于陶哉?彼能工于诗,非尽有为而作也。唐以诗赋取士,上至朝廷,下及山林草泽,莫不为诗,故诗之盛,莫盛于唐。然其所为诗者,亦不必尽出于有为,或半以供其宴饮、登临、往来赠答之乐而已。其有诗人遗志者,吾得杜甫焉。甫之胸次近于陶,而抚时感事,爱国忧君,不得已形于诗。其自夔州以后,去君愈远,世变愈兹,故其诗郁然以深,幽然以渺,气格力量有非文人才士所能到者。然是二公者,其初岂意务为如是之诗哉?志动而为情,情发而为言,是以咏歌嗟叹,皆出于有为。虽使圣人见之,或不废也。③
彭端淑在这段话中阐述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认识,认为诗歌应该有所为而作,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咏歌嗟叹,皆应出于有为。他历数古人之诗,汉魏时期的《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对当时社会、自然环境的真实感受,针对自身境遇有感而发,没有矫揉造作;苏武与李陵诗,发悲怆之词,也是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一时期创作内容多关乎于君臣、朋友,夫妇间情感关系,可谓有为而作;汉魏之后,诗人中他推崇东晋末期的陶渊明,陶诗表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与真实的内心世界,托意于田园诗酒,躬耕自娱,平淡醇美,读来别有风味。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诗赋也是唐代科举的考试内容,促进了文人对诗歌的大量创作,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彭端淑认为,尽管唐代是诗歌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诗歌之盛莫过于唐,但唐诗中,也有许多奉和应制、宴饮赠答的诗歌,不因内心情感需要而发之为诗,不是有所为而作。在唐代诗人中,彭端淑推崇杜甫。杜甫忧国忧民,杜诗博大沉郁,他关心国家命运,同情人民疾苦,诗歌中真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动乱现实,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出了悲天悯人的仁者襟怀,这样积极关注现实的创作态度,正符合彭端淑诗歌应有所为而作的创作主张。
彭端淑的诗歌因情而动,缘事而发,诗歌创作时注重有所为而作。他的诗歌应有所为而作的创作态度,不仅受陶杜诗歌和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影响,与清初学术转向和社会思潮带来的文学观念的变化也有很大关系。清初的三位启蒙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都是抨击宋明理学的,虽然批判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文学的关注度和各自的文学观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明代心学的空言心性。这股思潮波及文学领域,就表现为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对晚明张扬个性、肯定人欲的思想观念进行扬弃,文学作品一改世俗化倾向,不再表现出率真俚俗的风格。在诗歌创作上,顾炎武认为:
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诗之用也。荀子论《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此诗之情也。故诗者王者之迹也。建安以下泊乎齐、梁,所谓词人之赋丽以淫,而与作诗之旨失之远矣。④
由此可知,顾炎武十分重视诗歌的社会政治功用。受他的影响,彭端淑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也认同诗歌的社会意义,注重在诗歌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关心时政大事和民生疾苦。
黄宗羲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和现实生活的情感紧密结合,诗歌应该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感,能体现出创作主体的情感。彭端淑在诗歌创作时也意识到主体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志动而为情,情发而为言”。彭端淑诗歌创作的主要时期在乾隆年间,这一时期,诗坛上王士祯的“神韵说”已趋没落,而翁方纲的“肌理说”才刚刚登场,诗坛上影响最大的是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与袁枚倡导的“性灵说”。彭端淑对诗歌创作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诗歌创作既不同于“格调说”,又不同于“性灵说”。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派,要求作诗必须“学古”和“论法”,创作时模拟汉魏及盛唐的诗歌,诗要写得温柔敦厚、中正平和,要坚持对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关注,格调雅正,符合封建制度里伦理道德的要求。彭端淑的诗歌虽然也关注社会政事与人民生活,但他的诗歌力度与趋于保守的“格调说”派诗人不同,“格调说”派诗人作诗温柔敦厚,而彭端淑更多的对百姓疾苦吏治昏庸进行有力的揭露,彭端淑也不反对学习汉魏盛唐的诗歌,但他的诗歌创作出发点是有所为而作,学习前人时也是从前人诗歌中有所为的方面学习,并不是拘泥于形式,一味地复古模拟。他在《雪夜诗谈》中说:“余最恶拟古。古人之诗已登峰造极,后之拟者能及之哉?不能及,不可作也。昔之善拟古者,仅一江文通,太白才高,无所不可,若工部昌黎诸公,则固不肯为也。”⑤袁枚的“性灵说”继承了晚明的重情传统,认为写诗应该吟咏人的真性情,诗歌是心灵感情的自然流露。彭端淑也认为,诗歌应该有感而发,不是无病呻吟,要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但他比性灵派更加关注现实。性灵派主张心是创作的源泉,作诗只需率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即可,忽略了诗歌的社会现实意义,是一种偏向唯心主义的文学观。彭端淑也认同抒发真情实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诗须肺腑中自然流出,不可依傍前人,古云:学步邯郸,未得其国能,先失其故步也。”⑥但他的诗歌是有所为而作的,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并非单纯抒写个人灵感性情。彭端淑这种诗歌创作思想,在乾隆年间的诗坛可谓有自己的见解,颇为不俗。
在审美上,彭端淑的诗歌没有刻意的雕饰,没有华丽的辞藻,不用夸张的铺排描绘和工整的对仗,也不使用生僻的典故。他在《雪夜诗谈》中说:“诗之造句,以自然为上,雄浑次之,秀逸又次之,琢雕粉饰其下焉者也。”⑦其诗语言浅近,质朴无华,流畅自然:
彭端淑一些写景咏物和表现生活闲适情调的诗歌,写得清新秀美,闲适恬淡。如《桂》:
阶前种桂郁葱茏,金粟团团万颗同。试看月华天宇净,香风吹入广寒宫。⑧
全诗清新流利,且情韵宛然,以平易的语言写常见的桂花,将桂花写得生气蓬勃。以“郁葱茏”形容桂树生长的繁茂,以“金粟”形容桂花之形,以“团团万颗同”形容桂花花开时的繁盛,再联系民间对嫦娥所居广寒宫种有桂树的传说,以桂香能随风香飘广寒宫来写桂花的馨香四溢,十分生动有趣。
同时,他的诗歌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许多句子明白如话,如:“官吏相庆贺,兵民胥欢呼。奔走街市中,不复畏泥淤。”(《元日喜雪》)并常化用前人诗句,有些句子直接套用《诗经》或杜甫、李白等人的诗句,如:“游子浮云外,举头望故乡,故乡不可见,道路阻且长。 ”(《北风》)“举头望故乡”一句出自李白《静夜思》,而“道路阻且长”出自诗经《秦风·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句,以及《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一诗的诗句“道路阻且长,相会安可知?”诗歌语言浅近,易于读懂理解。
彭端淑作为清代四川的重要文学家,其诗歌受以“诗言志”为核心观念的儒家诗学观的影响,积极关注现实,要求诗歌抒发真情实感,反对拟古,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创作出明白晓畅、朴实无华又意味深长的诗歌,对清代四川的文化复苏有开山之功。
注释:
①[清]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1778.
②[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下)[M].长沙:岳麓书社,1991:1147-1148.
③李朝正,徐敦忠.彭端淑诗文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457.
④[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力宗点校.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910.
⑤⑥⑦彭端淑.雪夜诗谈[M].续修四库全书170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⑧李朝正,徐敦忠.彭端淑诗文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251.
[1]李朝正,徐敦忠.彭端淑诗文注[M].巴蜀书社,1995.
[2][清]张邦伸.锦里新编[M].巴蜀书社,1984.
[3][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M].岳麓书社,1991.
[4]李朝正.明清巴蜀文化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5]李朝正.彭端淑的生卒年及思想初探[J].四川大学学报,1980(04).
[6]郑林森.彭端淑是现丹棱县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3(01).
[7]徐敦忠.论彭端淑的教育思想[J].天府新论,1988(01).
[8]李朝正.深沉悲惋的情调鼎盛时期的哀音——彭端淑诗歌创作轨迹检视[J].社会科学研究,1995(01).
[9]朱则杰.清诗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