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义
(成都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教育(Education)最早源于古希腊,是完善人德行,增强生活经验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兴起。古希腊最有学问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知识即美德,认为科学的真知和道德的真知都是知识,人只要获得了善的本质的智慧,便获得了美德。”(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德克莎斯州地处美国正南,我访学的学院叫德州理工大学,该大学教育在全美4000多所高校中,排名第99位。德州大学附小(后交德州拉伯克地方政府托管)主要是大学内教职工的孩子,比邻大学几个街区。这所小学规模不大,共有200多孩子。每个班级按年龄和个人特点分段,进校的前几周为试教阶段,等孩子们熟悉学校了才正式上课。美国小学教育遵循1965年4月11日签署的《中小学教育法》,该法为约翰逊总统的大社会计划最重要的文本。另外,2002年1月8日联邦法律签署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NCLB)也是学校教学的政治文本指南,有了政府的精神文本作为向导,使其各州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德州大学附小在其基础上,根据学校具体的情况,从如下六个方面对学校学生施教:
学龄前幼儿进入学校首先要过集体关。在离开家长后,他们心里会产生恐惧,对周围陌生环境感到害怕,对老师和同龄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一情况,德州附小采取增强老师与新生入学儿童的亲和感,开展排除他们心理障碍的活动。第一天,家长可以到班里陪同自己的孩子上课,但是,针对那些有独立意识的幼儿就不必要了。让家长进入课堂,共同参加教育孩子的活动,这不仅很人性化,还让家长近距离接触老师,目睹自己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缺点,以便回家配合学校施教于孩子。学校前一周没有具体的课程安排,教师主要任务是设计游戏,陪孩子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感觉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老师是他们唯一的保护者。附小班中的游戏各种各样,有叠纸船,画动物,玩泥沙,踢球,甚至在地板上乱爬。通过一周的观察,教师对班里绝大多数的学生熟悉了,也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等。然后,给每人设计一个教学计划,报学校教导处审阅。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很有益处,这是美国小学独有的一种教育模式。
“自闭症”这一术语来自医学,主要表现为: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拒绝改变习惯和常规,并且不断重复一些动作;兴趣狭窄,生活中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件,或对物件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定形状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有自闭症倾向的儿童拒绝与他人接触,不理会老师发出的指令,但病态的举动和思维还会影响到班上总体教学计划的进行。按理说,一般常人是不会得自闭症的。但是,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在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压制下,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不来往,大人与孩子同样感到疏离。初触陌生的人与环境,孩子表现出一些有违常规的举止,在所难免。美国小学从教人员,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摸清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思维习惯。拉伯克教委每年有一次幼教教师研讨会,大家在一起交流经验,谈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对策。德州附小的教师解决儿童自闭症的方法是:加强语言疏导,近距离与孩子接触,用玩具、糖块等物品诱导他们,配合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带他们到郊外去游玩,抱住孩子观赏小动物,如小狗、猫、鸭子、兔子等吃食和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身体贴近老师,把老师作为除家长以外的另一个庇护人。通过各种方法和心理诱导,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班级,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德州附小的数学课很有意思,在给学生教授加减方法时,老师一定不是光靠书本和教具,而是与具体的活物相结合。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三排由三个苹果组成的算术,问它们的总和是多少?这是二年级的一道算术题。我考查的班级正好有一名中国孩子,她在理解老师提出问题后,很快在答案上写出“9”的正确答案。侧目再观察美国孩子,每一个人桌面上都放着9个苹果,并整齐按照3个一组排列成了三行。孩子们用手一个一个将其移位,嘴里同时念出:one,two,three,four...美国教师看见中国小学生没有动弹,急忙走过来问:“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干吗?)当她看见卷面上已经写出“9”的正确答案时,脱口而出:“you are smart”(聪明)。 中国学生的学校教育,注重技能和公式概念的死记硬背,看似掌握了要领,其实对大脑的记忆并不深刻。美国教育注重实体对人的直观印象,虽然起初有些慢,但记忆深刻,游戏中的教育方式在人的脑海里难于磨灭。
教学生动有趣,这是德州附小最大的特点,他们的教育不赶教学进度,而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避免枯燥的课本知识,增强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随时向学校申请,带学生去郊外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温暖。电影《音乐之声》有这样一组镜头,家庭教师玛利亚带7个孩子到山野去放歌,使那些捣蛋鬼也变成了乖乖娃。其实,这一剧情的设计,这并不是导演的奇想,而是美国教育的真实写照。德州附小的教师在可能的情况下经常带学生去郊外,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让教师与学生变得更加亲近。生动的教学方式克服了教材的呆滞、死板、教条的缺点,它冲破了教师与学生藩篱,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教学与辅助活动相结合,或许称“教”与“乐”之法为“Tenching the game.”是美国小学教育的一大特点,这样的教育与中国截然不同,他们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贺拉斯的“寓教于乐”的思想,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这也是美国教学在世界教育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足,终而不辍的法宝。
德州附小教学的另一样特征为食物共享。每逢周末,以家庭为单位,美国学生从自家带一个特色食品来学校共享,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品茗美味佳肴,这种“以食为友”食物共用的方法,看似与教学无关,实则密不可分。美国人天生性情豪爽,游玩、好乐、嬉戏在他们骨子里就带着有的。所以,河边垂钓、郊外烧烤、山野露营、远足踏青、品茗美食等是美国最喜欢的一些活动且乐此不疲。在学校共同进餐是政府所倡导的一种公益性事业,下至小学,上到高中,美国学校教育都提供免费的午餐。德州附小的“食物共享”活动是在这一基础上的衍生,它不仅建立了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同时,通过厨房劳作,还看出孩子家长的情况,你是一位称职的妈妈,还是一个不会照顾自己宝宝的家长。观察家长的参与公益活动,做菜肴的味道,对活动本身的态度等,从而体察家长的责任心和爱心。孩子在集体用餐的过程中,与班里的其他学生更加亲密,加强了友谊与互动。
因人施教是美国德州附小教学的另一特色,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学校会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学活动,重点关注那些有个性的孩子,特地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因人施教在中国是音乐学院学生独享的“专利”,用业内人士的话叫“上小课”。小提琴、钢琴、声乐课的实施都是这一方法,教师根据乐器的不同,学生掌握技巧和能力的差异,分配不同的老师。美国将音乐的教学法植入了小学教育中,先决条件是学生的数目少,教师的责任心强,同时具有爱心和忍耐心。我在观察德州附小时发现,教师将那些有个性的,有特长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教课本子上,利用时间接触他们,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业和手工制作。在搭建积木和开展其他活动时,这种思想始终贯穿全局,从而使学生在不同的心理层面上,满足教育的需要。
教育是考验一个国家人才培养最关键的环节,如果教育的关口没有把好,那么,我们所失去的不单单是一名学生,而是整个国家,人类的未来,乃至生命延续的全部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