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还你无限精彩——一堂“生本”课引发的思考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23期
关键词:刘老师理念老师

周 琴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江苏 太仓 215400)

“生本”是目前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词,对它我早有耳闻,但在自己的教学中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教培研中心组织的“聚焦课堂、学会学习”教学观摩活动,明德高中刘道友老师的一堂生本课让我耳目一新,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真正认识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生本教育理念的真谛,同时产生思考并尝试生本教学的冲动。

一、“师本”教育理念与“生本”教育理念的对比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有这样一个理想:“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目前看来,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理想。

传统的“师本”教学是为了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学内容被严格的教材体系所框定;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及重难点都是预先设定的,并在课堂上严格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是课堂主角,要么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地填鸭式地教学,要么是预先设计好探究问题让学生循着教师的思路走所谓的启发式教学路;教学评价是通过考试由教师给出一个分数成绩,并以分数决定一切。这样的教学把教育的主体学生排除在教育过程之外,使“学”让位于“教”。

而“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郭教授认为,对待教育,如果我们表现出教育的文明和气度,那学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惊喜、感动。研究生本教育这一课题主要是为了学生好(hǎo)学,好学(hǎo)才能好(hào)学,把“教”化为“学”。 书读多了,什么都在里头了,意思、情感也就有了。在我们看到过的教育中,几乎都是以教为主。我们为教做了大量的有形无形的工作,包括有形的、可展示、可评比的部分,使得教育就是“教师教”成为不可怀疑的事实。而学生在哪里呢?他不发光,等待着别人照亮;他不产生水,等待着让人倒满;他的灵魂是别人设计的结果,他自己躲在“教育”的数字的下方,小小的。“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当前新课改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二、政治课堂渗透“生本”理念的注意点

我听完刘道友老师的课,仔细拜读完郭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对政治课堂实施生本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充分相信学生。

很多老师可能已经尝试过生本课,并卓有成效,但肯定有不少老师半途折回,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自信。这种不自信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经验欠缺,不知如何充分驾驭生本课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对学生的不信任,担心学生不肯讲,怀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活动的能力。我认为,实施生本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也有这个能力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刘老师的课更让我坚信这一点。他上的课题是《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课前刘老师布置了一些前置性作业:构建本框题知识体系;收集有关政府工作的相关资料。学生完成得非常充分,体系建构到位,收集的资料很丰富。课堂上学生敢于发言,乐于讨论,课堂展示充满自信。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以往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太高学生都做不好的事,明德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好呢?”现在的事实是他们做到了,而学生却做不到。难道真得做不到?反思自己的教学,什么时候又真正给过学生这样的机会呢?明德学生能具备这种能力与学校一年多来的生本实践是分不开的,我想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多给他们时间和空间,他们的表现完全会让人“出乎意料”。

(二)先做后学,先会后学。

想象一下你正在学习一门新技巧——游泳,教练让你和其他的初学者围坐在游泳池边的一张桌子边,然后开始讲解如何游泳,而你们就在一边认真地记笔记。事实上,他还跳进了游泳池,亲自做起了示范。然后,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背了下来,参加了考试——一次笔试,你的成绩名列前茅,是否意味着你现在已经成为一位游泳健将了呢?不,完全不是这样。光听游泳课,我们学不会游泳;只有下水游,才可能学得会。同样的,光听驾驶课,也学不会开车;只有动手开,才有可能开起来。

生活中如此,课堂上亦然。讲课是指导学生效率最低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现实中,它却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表面上看,老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在认真地听,似乎这一切都很平静很和谐。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你讲完之后满心欢喜地问自己的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回答的结果也许会令你尴尬或者不开心。这种“和谐”的背面隐藏着一个不和谐——老师替代了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人角色。“实践出真知”,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这样他们才能亲自动手并通过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生本课堂注重实践性,突出活动性,体现参与性,弱化理论性,强化感悟性。为此,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不需要太多,但要合理有效。刘老师在上《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这一课时,设计了两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第一环节由各组代表上台投影课前建构的知识框架并作简单说明;第二环节是政府满意率调查,老师在黑板上写好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由各组派代表上台投票并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在每组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质疑。通过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不仅学会了概括知识体系的方法,而且对政府形成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三维目标应该说都很好地实现了。

(三)应对生成性问题要有策略。

教育家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教学熟语时,课堂上那些“节外生枝”的生成性问题,便成为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师本”理念下的课堂,老师更关注的是课堂预设,在很多时候学生是“讨厌的”提问者,他们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学生对一些现象的观察的结果。同时从长远来看,“提出问题”又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如果学生只会研究课本或教师提出的问题,将来面对复杂的现象,可能就摸不到解决问题的门路了。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这种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则稍逊一筹;其根源就在于中国的学校教育注重解答问题,而不重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在“生本”课堂,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及展示中会产生很多生成性的问题,这时老师该怎么处理呢?绕过问题直奔课堂目标,可想而知,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重挫。我想我们还是应该积极地应对:巧用语言(特别是幽默的语言),是处理生成性问题的好帮手。记得刘老师那堂课上,在政府满意度调查这一环节上就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那么台湾人民也是国家主人,为什么我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台湾代表?”对于这一问题,刘老师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台湾人士代表,纠正了学生原有认识中的误区。接着刘老师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说台湾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不是父母不管他,而是想管暂时也管不了。刘老师的这一处理可谓机智、幽默,学生满意,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当然由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是由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产生,因此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对老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才识,从而充分相信自己,做到从容、镇定、灵活、机智地指导学生。

(四)不能只要学生,不用老师。

在生本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学,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把老师讲变成学生的展示,把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变成开放式的教学,但不能过了头,变成由学生从头讲到尾,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教师要当好“牧者”,发挥好引导作用,并且引导要恰到好处,即要“讲到关键处”。 由于高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比较片面、偏激,需要及时地点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另外,虽然教师在课前布置了思考任务并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但是教师对学生搜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并不了解,无法预料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容易出现学生的问题与本课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吻合,甚至是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情况。依然来看刘老师的课,在十二个学习小组中,绝大部分小组对我们政府工作都不是很满意。他们收集的材料、发表的观点更多的是围绕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腐败、工作效率低下……这与我们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在讨论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及时加以引导,使学生全面地认识政府,刘老师展示了自己课前收集的很多正面的材料,从而更有说服力。“生本”理念强调无为而为,“教育者表面上的、有形的‘无为’,隐含着实质上的有为”。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生本”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慢慢体会。

[1]“问题解决”让科学思维照亮校园.中国教育报,2004-2-20,第6版.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的“若干理念”.

猜你喜欢
刘老师理念老师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幽默的刘老师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六·一放假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