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培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0)
寄生虫学检验是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和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感染(病)实验诊断技术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及检验技能,并能应用寄生虫检验技术对感染人体的寄生虫进行检查和鉴定,从而为寄生虫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寄生虫学检验的实训课与理论课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训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训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工作岗位的需要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寄生虫学检验知识、技能的掌握及临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实训教学采用单一的教师传授模式,每次实训课都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上课时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然后示教,由于学生围在一起,导致部分学生视听不佳,且示教时间过长,学生易开小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用显微镜观察虫卵),需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而一位带教教师远不能满足几十位学生的需求,致使学生实训操作质量不能保证,缺乏对临床寄生虫病诊断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教师在实训课利用多媒体可直观反映标本形态结构,并且示教内容统一,避免了认识上的误差。如进行蛲虫病原学检查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蛲虫成虫夜间在肛周产卵视频,生动展示成虫产卵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夜间肛周查成虫,清晨排便前用透明胶纸法在肛周查虫卵。用多媒体清晰展示蛲虫虫卵及成虫形态特征,有利于学生对其形态的掌握。原虫包囊的检查也可采用动画的方式演示操作步骤,使学生直观了解每一步骤怎么做。对一些耗时较长的实验,如钩蚴和毛蚴的培养,可运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整个过程的了解。多媒体实训教学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合,使实训教学内容得到全面表达,为实训教学创设了逼真的效果[2]。
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感官刺激,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枯燥内容生动化,微观世界宏观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习效率[3]。如弓形虫检查时,先展示多种畸形儿的图像,提出系列问题,然后用动画演示生活史,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其熟悉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及致病机理的前提下,快速掌握弓形虫检查时采集标本、选用检验方法、做出正确检验并快速发出检验报告的方法。课余时间学生可登录寄生虫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搜索感兴趣的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成果。
课件是集教学思想、手段、经验和编导水平于一体的智慧结晶。课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精心设计制作课件,达到图、文、声、像并茂。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若机械复制课本内容,以大段落的文字描述实训内容,容易引起学生视觉疲劳,或有些学生忙于记录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影响学习质量[4]。有的教师选取了很多图片,但与讲述的内容关联不大,且色彩过于绚丽,形式过于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击了主要内容,造成主次不分,从而不能体现学习重点和难点[5]。
教师在准备实训教学内容时,没有根据实训大纲要求选材、精心设计制作课件,而是将实训指导内容简单再现,讲授时照本宣科,重点不突出,布局不合理。
教师要对实训指导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重新优化组合知识结构,形成一个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框架。在形式上,力求清晰、具有层次感。每张幻灯片应有一个突出的重点。字体一定要醒目,注意色彩搭配协调,避免视觉疲劳。图片影像资料要清晰,动画形式要丰富多样,表格要简明,文字内容要恰当,重点要突出,整个内容要适度[6]。
多媒体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及实验影响因素。对教学难点重复演示,可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因此,实验步骤可采用流程图或者动画方式进行展示。如讲述改良加藤厚涂片的实验步骤时,先做好操作步骤的流程图,然后将每一步骤制作成动画,一步步讲解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传统教学中某些具有优势的教学方法应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补充手段,如实物的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教师的肢体语言等。教师艺术地使用板书展现重点和难点,如板书实训操作注意事项,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操作,避免失误;板书实训操作流程,使学生一目了然。总之,不同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教师不仅要有出色的实训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驾驭能力,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能正确指导和准确评价学生。
总之,在实训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对寄生虫学检验知识、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满足了临床检验岗位的用人需求。
[1]许郑林.寄生虫检验技术[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张向泓.多媒体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5):159-160.
[3]周云,李平,王国英,等.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91-492.
[4]石云,郭刚,张卫军,等.多媒体教学在临床免疫学及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2):379-380.
[5]宋子正,商琰红,臧爱民.多媒体在医学诊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弊端[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2):733.
[6]孙秀丽.论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要适度[J].科技创新导报,2009(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