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王宏敏
(佳木斯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所谓怀乡诗顾名思义是诗人怀念故乡为主题的诗歌作品的总称。那什么是故乡呢?故乡就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那里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都深深地印在你的记忆之中。当你远走他乡的时候故乡的点滴记忆都会唤起你的浓浓乡情。“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人们无论贫病、贵贱、穷通,只要离开故土,乡情便会油然而生。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起,诗人们便深挚、痛惋地抒写着自己对故乡的缱绻眷恋。众所周知李白的怀乡诗《静夜思》,其中表现诗人深挚的怀乡之情的诗句则是“低头思故乡”,对于这句诗清代的沈德潜就曾经评价说:“写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也正因其不说尽,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共鸣,使得历代客居异地、望月思乡的人,都可以借助于这首小诗来抒发自己所特有的怀乡之情。或者说,这十个字中涵盖了古往今来人们的千万种乡情。这也正体现了古代怀乡诗的博大和深厚。作为唐代与李白并称的“诗圣”杜甫也创作了大量的怀乡诗,下面就让我们按着杜甫生活的轨迹考察一下杜甫怀乡情感的流露。
唐代诗人大都有漫游的生活经历,作为盛中唐之交的杜甫也不例外,在开元十八年(730),十九岁的诗人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不久即返洛阳。次年,诗人开始了历时四年的吴越之游,这是他终生难忘的“壮游”。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又经历了充满浪漫情调的齐赵之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正象诗人在诗中描述的那样,此时的杜甫乐观,对人生也充满幻想。虽然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也曾受到过人生的挫折,那就是他科举落第未能金榜题名,但这并没有影响诗人的情绪。天宝三载(744)四月,杜甫作《赠李白》诗,表达了两位大诗人相识并一见如故的友情,诗中说道:“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这里的东都指洛阳,是杜甫家乡所在之地。秋,杜甫与李白、高适同游梁宋。《遣怀》和《昔游》中所流露的豪情逸兴足以证明此时的杜甫是一个裘马轻狂的诗人。这一时期杜甫的怀乡情感基本体现在对先祖的颂扬中。如开元二十九年(741),杜甫写了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他赞颂自己的先祖杜预说:“圣人之后,世食旧德……接着又表明自己的心情: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天宝元年(742),杜甫的姑母在洛阳辞世,杜甫为之作《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其中曾提到:“王父某,名依艺,朝监察御史、洛州巩县令。……远自周室,迄于圣代。”这里又提到了故乡洛阳。在杜诗中洛州、洛城、京洛等,都是代指杜甫的故乡。因为杜甫出生于巩县,当时的巩县隶属于洛阳。提到故乡当想起故乡的人和事,怀乡的情感自然就油然而生。而这种借用伊洛河、京洛、洛阳等地名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诗歌作品在杜集中也不鲜见。他如:《北征》中的“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等均是。
天宝五载(746),三十五岁的杜甫西入长安。次年唐玄宗下诏科考,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李林甫的操控,造成了“野无遗贤”的假象。杜甫则开始了在长安十年的求仕生涯。期间他曾多次向朝廷献赋献诗如《三大礼赋》《封西岳赋》等,无非是想谋得一官半职。均无果。因为仕途偃蹇,杜甫在经济上又没有来源,生活日渐窘迫,精神状态也日益苦闷,此时的杜甫更加思念故乡。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就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段悲惨的经历。这虽然是一首投赠诗,但诗中凄凉的自身体验让杜甫的怀乡之情油然而生。也让作者深深地思考为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别亲辞乡到底有何意义?杜甫在《醉时歌》中说:“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需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这首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的诗歌记录了已在长安住了八年的杜甫的遭遇,此时的杜甫已经沦落到与贫民为伍去购买减价官米的地步,而饿死的威胁也真的降临到了他的头上。于是他愤激地说“儒术于我何有哉?”不再幻想进入仕途施展抱负,只想着借酒浇愁和归隐耕田了。这当是杜甫的怀乡之情强烈释放的体现。
天宝十三载(751)冬天,杜甫在长安无法继续供养家小,于是他把妻儿送往奉先后只身返回京师。天宝十四载(752)十月杜甫被授予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授官后他前往奉先探视妻儿。在途中杜甫经过骊山,联想到此刻在华清宫中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正尽情享乐,而百姓却在死亡线上饥寒交迫地挣扎,杜甫心中百感交集。等他回到家中,发现幼子已经饿死,更是心如刀割。于是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嚎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在这首回乡途中所作的怀乡之作中诗人推己及人,由自己幼子的饿死想到广大人民更为深重的苦难,由思家进而忧国。这是杜甫怀乡情感的升华。
天宝十五载(756)五月,安史叛军逼近潼关,杜甫前往奉先携妻儿逃往白水,六月,白水告急,杜甫再次带着家小向北逃难。“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北征》)此时,杜甫因上疏救房王官事件触怒肃宗而放还鹿阝州(今陕西富县)省家。这首诗是归家后所作,因鹿阝州在肃宗行在所凤翔东北,故称《北征》。全诗表达了杜甫思念故乡及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以归家途中及归家后诗人的亲身见闻为线索表达了杜甫对政局的忧虑。乾元元年(758)暮春杜甫作《送贾阁老出汝州》一诗,其中“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句表达了杜甫怀乡的惆怅心情。诗中的贾阁老指的是贾至,因为贾至是唐玄宗旧臣,因而受到唐肃宗的排挤被贬为汝州(今属河南)刺史。贾至是洛阳人,他乡送故人这不由得使杜甫更加思念故乡,伤心惆怅。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于同谷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是杜甫一生中生活最为困苦的时期,“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这组诗歌淋漓尽致地叙写了杜甫极度艰难的生活状况和对家乡、对弟妹的刻骨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的佳句,同时也是杜甫的怀乡名句。杜甫明知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却偏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就是移情于物,是杜甫主观上对故乡怀有特别深厚情感的心理因素所致。这种偏爱,似不合理,却很合情。又如《述怀》诗云“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诗中说诗人自从去年八月告别妻儿,至此已有十个月了。由于兵荒马乱,书信不通,家人是生是死都无法知道。此时杜甫刚刚被任命为左拾遗,官位虽低责任却大,所以不能前往鹿阝州探家。于是诗人作此诗以抒发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把杜甫那复杂、微妙的心里状态委婉道出,写得细腻真切令人赞叹。
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携家室前往秦州同谷,年底到达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建立了成都草堂生活渐渐安定。这期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763年春天杜甫得知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喜讯时,写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其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就是杜甫为自己计划的还乡路线。那一刻杜甫欣喜若狂的心情我们是可以想见的。还有《远游》诗云:“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杜甫想到他将结束如风竹、江沙一般飘摇流荡的生活而大喜过望。看到有人出峡回京他非常羡慕。可是看来他要还乡还是有许多困难的:一是川资不足,“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奉赠射洪李四丈》),现在维持生活都很困难,要举家迁徙当然还得好好筹措;二是回去干什么?“圣朝无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朝廷是重视人才的,无奈自己如今年老多病,加以当初因为疏救房 而获罪被谴,恐怕朝廷是不会再任用自己的。那么何去何从呢?羁留在梓州或重回草堂,都要靠人资助,生活很不容易,而蜀中战乱不休,却又实在难以久留。所以他打算携家乘舟出峡,东适吴楚,再伺时局变化逐步作还乡之计。总之,杜甫这期间非常关注时局的变化,他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治乱安危联系得更紧密了。大历元年(766),五十五岁的杜甫在夔州创作了《秋兴八首》。这八首诗歌不纯是怀乡,但却笼罩着浓重的怀乡气氛。前三首皆描写夔州秋景,一曰“故园心”,二曰“望京华”三曰:“五陵衣马”,诗人的思绪已飞向了长安。于是从第四首开始,遂以回忆长安往事为主要内容。在《秋兴八首》中有这样两句话点明了杜甫终生的怀乡之情。“每依北斗望京华”,“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遥望京华,心系故园。这组诗歌体现了杜甫对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整体思考。杜甫之故园一在洛阳,一在长安,此“故国”即“京华”长安,诗人自己的追求和失败都发生在那里,唐帝国的兴盛和衰败也集中体现在那里,所以《秋兴八首》以飞动的思绪纵横于上下千年、南北万里之间,无论是视野之广阔还是思考之深刻,它都堪称杜甫在夔州所作的怀乡之诗的代表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从夔州出峡,漂泊在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五十六岁的杜甫作《江汉》诗“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诗中的“思归客”饱含着诗人还乡无望的辛酸和绝望,这种思归而不能归的纠结已把杜甫的怀乡思归之情表露无遗。大历五年(770)冬诗人病倒在去往岳阳的一艘破船中,伟大的诗人杜甫终于走完了他充满苦难的人生历程。
中国古代怀乡诗作的大量出现与战争和徭役以及离家远游的羁旅生涯密不可分。但究其本因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其民族心态息息相关。因为古代中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在农业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崇拜土地和祖先,浓厚的血统观念、家国意识都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反映在诗歌创作领域则出现了大量的怀乡诗作。可以说,怀乡诗是中国人乡土观念在文学领域的反映。除此之外,在中国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中,故乡作为士夫文人的精神寄托之所,构成了士人情感心理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怀乡思归诗乃是诗人情感心理的一种补偿。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说怀乡意绪所指向的家乡,就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故土或是充满伦理温情的家室,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归宿,是个人在困境中对归宿和人生意义的自我问询。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杜甫在35岁以前的怀乡诗作体现的是古代士人重郡望和重乡土的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士夫文人经常会“述祖德”,出生于“奉儒守官”家庭中的杜甫也不例外,他对于自己的家世也经常引以为豪,如在《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中他写道“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在《客居》诗中他又说“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藩。”这些话咋一看好像是自谦之词,但实质上却包含着诗人深深地自豪感,反映了杜甫对自己的家世及郡望的重视。所以对故乡京洛,洛城等地名的提及就带有深深的乡土观念了。当然杜甫此时的怀乡之情中也充满了衣锦还乡的热望和期盼。杜甫在35岁至44岁期间所作怀乡诗反衬出诗人十年辛酸求仕的生活。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杜甫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杜甫才远离故乡、抛亲别友 ,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宏大的人生价值。十年屈辱的求仕生涯,使杜甫更深刻地了解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政治的黑暗,沦落下层饱经忧患的经历又使杜甫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民的苦难。所以这时期杜甫的怀乡之诗对杜甫来讲更多的是一种情感需求,杜甫通过怀乡情绪的抒发表现出自己的追求,一种在追求中失落的追求。44岁至48岁期间杜甫的怀乡之情更多的体现在对盛唐平安生活的怀念上。安史之乱打破了杜甫的功名梦,动乱的现实、自身的遭遇,满眼的荒凉和凄惨,使经历过盛世年代的杜甫通过内心的今昔对比怀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怀乡情感,这种复杂的怀乡情感中即包含了对盛世的留恋又包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48岁至59岁期间,杜甫晚年的唐代社会依然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疮痍乾坤,此时杜甫的怀乡之情与忧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同感共应。如果说动乱和为官时期对杜甫来讲是一种心灵和情感的强烈震撼的话,那么动乱之后杜甫在西南漂泊的时期则是杜甫平静地对社会进行的深刻反思。杜甫由己及国,他的怀乡情节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故乡的层面而上升为更广阔的政治故乡的层面——国家。国家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政治意义上的故乡。思恋故国便成为了一种意义更为广泛的思乡。“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杜甫在晚年贫病交加的状况下,面对着疮痍的乾坤而又无能为力时更加心急如焚。忧国和思乡之情伴随着杜甫走完了他充满苦难的人生旅程。怀乡之情至死不休,令我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杜甫肃然起敬。